一臺自動噴膠機正在給流水線上傳輸來的蘋果耳機零部件噴涂UV膠。“90后”女工趙卜蘭坐在工位上對噴膠效果等進行檢查。4年前她從事的是手工噴膠作業,是機器人把她從手工勞動特別是直接接觸有刺激性氣味的化工膠水中解放出來。8 ]% K' k/ m# k1 s& p% r
% U' ^+ `* G d ?3 C4 E
這是蘋果公司供應商立訊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設在江西吉安縣的一家工廠。“機器人當然好!UV膠水雖然是綠色膠水,但它有刺激性味道,保護不好皮膚會過敏。有了機器人我就不要用手碰膠水了。”趙卜蘭站在空調溫度適宜的車間里說,過去一條生產線要四個人手工涂膠水,每人每天手工傳遞2000多次2斤重的鐵板模具,4個人手工作業一小時完成1000件;使用機器后整個噴膠工序只要兩個人,每小時噴膠作業1200件。
; v O) T' J* X9 G0 i2 b) E
- f; ^4 U$ z& l% I3 ~這家工廠使用的30多臺噴膠機,是立訊為智能制造而專門成立的機器人公司研發的眾多機器人之一。“一臺噴膠機成本十幾萬元,4個工人一年的工資20多萬元。通過節省人工費用一年就可以收回機器成本,但關鍵是提高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工人也不會對接觸膠水產生不安情緒。”立訊機器人有限公司(吉安縣分公司)負責人蔣瑞說。- u/ K$ c" ]8 J- }" S B
: x+ z, ^& r& ]# P# r8 L4 B
作為一家從珠三角轉移至內地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立訊公司十幾年前就感受到“招工難”的困境。立訊一邊向勞動力集中的內地轉移,一邊積極布局機器人研發項目,開啟“機器人+新工人”的新生產模式,利用自動化彌補用工短缺,同時加快智能制造轉型。- ? r% i+ R. F( n& ^7 x6 i6 R
5 A3 |3 c' k0 _, t- p2014年,立訊在吉安縣設立機器人研發項目,研發人員50多名,年投入研發經費超過3000萬元,擁有各類高精度機器加工設備近百臺,每年可研發自動化設備上百款。
, m8 x/ z! u0 @' o
/ X% B* l3 X E“這些機器人設備,近八成是瞄準勞動強度較大、對員工身體健康可能有影響的工種崗位而設計的。盡管我們仍是半勞動密集型企業,但我們在員工的職業病防護方面,已經不是過去那種低層次戴口罩手套式的防護,而是利用智能化改造,用機器代替人操作有健康風險的工作。”蔣瑞說。: P! ]' L/ h5 k5 Y. A
6 a! r3 `8 X' v" A0 j3 Q
離自動化噴膠作業不遠處的一條流水線上,有一臺全自動掃描儀正在對耳機進行產品二維碼掃描。過去,這道工序是由人工手持操作柄掃描作業,工人的眼睛一天好幾個小時直視操作柄的紅外線可能會感到不適。
) e. l/ u8 y2 A' O5 Y, }4 d: H2 L6 V' `& T5 o
“這些年內地電子信息企業紛紛轉型升級,立訊機器人公司市場廣闊,每年增速都在百分之四五十以上。目前我們不僅服務立訊旗下的工廠,還承接了大批市場訂單。”蔣瑞說,今年他們預計生產機器人自動設備800套。! x& M- ]7 \4 r8 o- q9 y3 |
7 }# e2 H2 [, a7 h }/ B: f一年前,為生產蘋果藍牙耳機,立訊新建了吉安市立訊射頻科技股份公司。走進寬敞明亮的車間,記者看到在熟練操作或配合自動化機器作業的工人中,既有“80后”“90后”年輕的面孔,也不乏“60后”。借助電子屏幕的放大,年長的工人也能使用鑷子飛快地進行“毫米級”的工藝操作,一氣呵成,速度一點不輸年輕人。
) M" Z2 z3 }* K+ C1 {* g
$ H6 a( n. J) I! W/ W; I40歲的女工楊長秀在立訊務工6年。“我只有初中文化,過去聽到老板說要用機器換人,我特別怕會丟了工作。現在我參加了工廠的培訓,一邊學習一邊上工,每個月工資從三千多元增加到四千多元。我不擔心機器搶飯碗了。”0 G! P. S( c9 @$ u8 c" e4 z
* z! B( o" }" {. V4 B8 r“平均每名員工培訓2周上崗,自動化讓員工加速掌握新技巧。”立訊射頻項目的生產經理陳雪梅說,生產一個拇指大小的蘋果藍牙耳機,工藝環節多達400個。按照蘋果公司的生產線設計,這里的一條生產線原本要用工900多人,通過自動化改造,現在只需600來人。* X: |" }: I0 h
) L5 E8 u& }. U$ ?: e目前,立訊射頻項目已建成2條蘋果藍牙耳機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采用自動化設備不低于300套,今年還將有4條生產線投入使用。“我們發愁的不是機器爭搶員工‘飯碗’,而是如何用員工填滿這些‘高大上’的生產線。”陳雪梅說。0 T! ~% y* G* }' Z3 [- ]
9 ~( C& N5 ~ s/ Z6 f& t
吉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少華說,“機器換人”不但沒有沖擊就業,反而通過企業提質增效穩定了就業,將工人從低端重復勞動中解放了出來,通過培訓和實踐掌握了自動化設備操作技能,實現了“單條產線用工減少,總用工規模擴大,員工素質加快提升”的變化。
1 n8 D9 U7 u+ a! G, |9 b$ }1 P" D4 \: M% H' N
自2005年起,立訊在吉安縣周邊陸續設立了9家工廠,其生產的高端藍牙耳機已占蘋果的一半以上份額,在蘋果產品供應鏈上“獨樹一幟”。立訊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朝飛介紹說,2010年公司在江西用工約1萬人,人均產值約12萬元;去年底用工增加到1.6萬人,人均產值達到30萬元。通過創新驅動,立訊在江西的投資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8 m! K; e! c$ f
6 y$ D9 P& J3 k9 |$ N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彭迪云說,透過立訊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已經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機器人+新工人”的知識型“智造”企業轉型,機器人不僅提升了效能,還有效促進了職業病防護、農民工技能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