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張麻子 于 2019-3-29 10:52 編輯 ; _( ^7 b9 ^4 k2 j# s6 ]( T9 j
7 s1 |+ r, b" f8 S1 @# w2 ^- }
城市居,大不易。 根據易居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8年,受監測的中國50個城市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9,相比2017年的14.1下降了1.4%。 “房價收入比”首降,這是2018年樓市下行的體現。不過,與樓市整體趨勢的下行相比,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仍舊居高不下,部分城市房價收入比相比于2014年翻了一番。 哪些城市房價收入比過高?哪些城市處于合理水平?房價收入比的高低,對于未來城市房價有何影響? 1 T2 a1 `1 M, R% d7 c# D9 n. X
01房價收入比排行:深圳最高,長沙最低,三亞趕超北上廣 , l0 n& x( v1 [7 J$ S% {+ n7 B
什么是房價收入比? 房價收入比,顧名思義,就是房價與收入之比,一般以住房總價與家庭年收入之比來計算。這一指標衡量的是普通居民家庭購房的難度——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夠買得起一套房。 這是2018年全國5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
3 u# E8 v f0 G​* ]! C& ^0 N1 B7 R, N* v6 W
整體來看,以房價收入比來衡量,深圳全國最高,長沙最低。而深圳、三亞、上海、北京、廈門、福州等6城房價收入比超過20,這意味著在這些城市,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20年以上,方能供得起一套房。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房價收入比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榜首,2018年房價收入比高達34.2,不僅遠超北京上海,而且接近廣州兩倍。 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3-6為合理水平;而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飛速發展,住房需求快速釋放,房價多半都會經歷快速上漲過程。以此來看,房價收入比6-9均可視作合理水平。 以此來看,在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只有長沙、烏魯木齊、煙臺、韶關、沈陽、洛陽、貴陽等城市處于合理水平。 與2014年相比,幾乎所有城市房價收入都大幅提升。
1 R( i: G2 d% c
2 H0 y9 I: b& R1 Y6 v​
0 k) ~$ v8 z+ [4 J& Y石家莊、上海房價收入比翻了一番還多,而福州、南京、西安、合肥、鄭州、濟南等熱門二線城市增幅均超過70%。 這意味著,在這些城市,房價漲幅遠遠超過收入漲幅。
/ A' g8 T* @. T5 M, G
02長沙:反炒房戰的勝利
8 O+ v( S" V- f; g' U _與深圳常年霸榜房價收入比不同的是,長沙則是連續多年墊底。 作為中部省會,長沙的GDP規模早已過萬億,位居全國第14位。從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來看,長沙2018年的數據是50792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左右,在一二線城市中位居中上游。 6 c' T" Y/ v k. H. u/ o) |
, }, N8 K2 ]' Z! \% @​: ^+ ~1 M) ?: C" R5 _
經濟規模不弱,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樣不弱,長沙房價收入比為何常年墊底? 這要從長沙樓市走勢說起。在2016-2018年的樓市上行周期中,長沙啟動最晚,結束時間最早。 長沙之所以啟動最晚,是因為在2012-2014年,長沙供地井噴,帶來大量住宅供應入市,從而“拖累”了房價啟動的速度。直到2015年和2016年,長沙有意收縮土地供應,房價終于步其他二線城市后塵上漲。 然而,長沙房價啟動未久,12歲兒童和85歲老人搖號中簽等亂象頻發,當地黨報帶頭質問樓市調控。隨后,長沙打響了聲勢浩大的“反炒房戰”,樓市調控接二連三,幾乎所有政策漏洞都被堵上。
1 t1 x) s: e8 @2 ^% W. S1 r 7 P$ I' d- F: s1 h+ u
​: a: o6 e( e* e! G5 i
長沙不僅打擊捂盤惜售,而且限購政策全面升級。以往在長沙,落戶即可購房,而按照新規,新落戶必須滿1年或繳納兩年社保,方能獲得購房資格,這就相當于堵住了“搶人大戰=變相松綁限購”的政策漏洞。 不僅如此,在長沙,父母投靠子女兩年內不得作為單獨家庭購房,未成年人和集體戶口大學生不得購房,夫妻離婚按原有家庭套數限制購房……同時,企業購房被叫停,限售加碼到4年,重拳出擊之下,長沙樓市直接消停。 長沙的經驗說明,只要按照人口流入速度加大土地供應,只要不任由政策到處漏風,只要保護剛需限制投機,樓市調控的威力遠遠比想象中要高。 當然,反炒房戰能否堅持到底,考驗著所有城市。 2 s4 V3 v6 Y1 E5 Z
03三亞廈門:外來投資者的狂歡 / ~; V. Z4 h& _' g: H
三亞和廈門一直都是異數,房價雙雙趕超一線城市。 這兩大城市都是旅游城市,環境氣候宜人,投資和投機需求向來極為突出。所以,外來需求相對強勁,房價早已與本地居民收入相脫離,因此導致房價收入比居高不下。 先說廈門,2016年限購升級之前,廈門樓市的外來需求高達70%以上,且以福建省內的購房者為主。福建民營經濟相對發達,手頭有富余資金的小企業主比較多,而廈門正是他們投資購房的首選地。 同時,廈門城市規模不大,面積不到廣州的1/3,尤其是島內土地基本開發殆盡,這就導致廈門房價趕超一線城市。 與廈門相比,三亞更有甚之。數據顯示,近年來,三亞島外購房者比例保持在85%以上。 若論對房地產的依賴度,三亞在全國沒有對手。2018年,三亞房地產投資依賴度高達67.7%,位居全國首位。與之對比,深圳的房地產投資依賴度僅為10.8%,而北上廣全部低于15%。 8 f6 B) \3 |7 u; O
​, |5 K# {0 J3 y2 |! _! b
正因為如此,當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廈門樓市率先經歷一波過山車,最高跌幅高達20%以上,直到2019年春節前后方才企穩。 三亞也是如此。2018年海南全域限購之后,三亞樓市應聲而落,當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大降20%以上,這是過去多年都不曾出現的情況。
, X1 i3 y9 [& ^1 y0 V. A
04哪些城市需要特別注意? * [) C# P$ C" F
衡量一個城市房價是否合理,有兩大指標。 一個是房價收入比,即住房總價與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另一個是租金回報率,即租金與房價之比。顯然,房價收入比越高,購房負擔越重;租金回報率越低,房地產市場泡沫程度就越高。 1 y* \/ `% P3 C( [0 l4 s8 ] d/ V
​, a" \; K' u2 [! `) {3 {
綜合來看,廈門、三亞、福州、石家莊的房價收入比和租金回報率都相對突出。房價收入比高,租金回報率低,這些城市值得給予特別注意。 當然,這并不能一概而論。 房價收入比,衡量的是普通家庭的購房負擔。而房價天花板到底有多高,則是由高收入者決定。 所以,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房價收入比過高,并不一定意味著泡沫風險。但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房價收入比過高,甚至超過二線城市,則必然存在著泡沫風險。 同理,在房價上升周期中,因為房價漲幅過快,而租金則受到收入的約束,租金回報率顯得異常之低,也是正常的。 然而,一旦樓市進入下半場,房價上漲預期不復存在,那么租金回報率就成為衡量一個城市房價泡沫程度的重要標志。
/ F, W, m' w. Q z' n _
05幾個結論
& M/ A3 u: p/ D7 q
房價收入比雖然無法衡量樓市泡沫程度,但對于購房投資并非毫無用處。 其一,經濟、收入和人口基本面相似的城市,房價收入比越低,樓市安全邊際就越高,反之同理。換句話說,在剝離投機屬性之外,房價存在向基本面回歸的傾向。一些比長沙房價收入比還高的三四線城市,需要謹慎了。 其二,靠外來投資或投機支撐的城市,樓市容易受到調控政策影響,波動頻繁。一旦樓市調控收緊,樓市就會應聲而落;一旦樓市調控松綁,樓市也會迅速反彈。這是兩面性所在,也是這類城市的投資機遇所在。 其三,房價收入比快速上升的城市,需要謹慎。這意味著,房價漲幅遠遠超過居民收入漲幅,整個城市的平均購房負擔上升過快,這對于樓市的可持續性并不利。 其四,樓市上半場和下半場的玩法完全不同。樓市上半場是普漲行情,閉著眼買房都能從中獲利;樓市下半場,普漲行情結束,樓市大分化開啟,一二線與三四線,人口流入的城市與人口流出的城市,經濟向好的城市與經濟衰退的城市,將會產生巨大懸殊。 1 p5 U# Y( e! }$ `! E* \# O
本文來源:國民經略(ID:guominjinglve) 作者: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