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體是處理污水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有機物質(zhì),通常可作肥料使用,但大多數(shù)時候,垃圾填埋場才是它們的歸宿。不過,美國普瑞特藝術學院的學生 Garrett Benisch 開發(fā)出另一種用途,他把生物固體制作成圓珠筆和墨水。
& [1 i6 @8 l. S& a) K: b& h! W
![]()
* w* o0 A4 y- ?1 B& t
▲ 圖片來自:Garrett Benisch
) o$ X2 I8 E. t9 Z- {& J
Benisch 從紐約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找到了一種名為聚羥基鏈烷酸酯(PHA)的材料,這是一種提取自污水的生物塑料,制作方式是將生物固體喂給特定類型的細菌,由后者將其轉(zhuǎn)化為天然聚合物或生物塑料。PHA 具有與普通塑料相似的特性,同時又可被生物降解,兩個月內(nèi)即可在土壤中被分解。
9 m* ~' e& x; H+ @7 S: H8 H' O1 M
![]()
▲ 圖片來自:Garrett Benisch
% b, h9 h- Z* F: V/ G: D雖然 Benisch 在自己的畢業(yè)設計作品 Sum Waste 的原型中采用樹脂材料制造筆桿,但他認為 PHA 可以取而代之。此外,Sum Waste 的墨水也是來自生物固體。Benisch 利用光照和菲涅耳透鏡使生物固體碳化,再將碳化材料研磨并懸浮在天然油中,得到油墨。
/ l$ ?5 L. X F" x4 I& d' {' R
![]()
▲ 生物固體碳化制成油墨的過程 圖片來自:Garrett Benisch
U0 u4 P* X+ }
5 p; A+ y7 H+ j$ ~. tSum Waste 的設計也有不少巧思,熱成型的頂部可輕松拆卸并更換墨盒,黃銅筆尖在紙張上略微用力按壓即可縮回筆桿,無需借助彈簧等部件,Benisch 還表示此筆簡單的流線型設計也可以「減少現(xiàn)有圓珠筆生命周期中的碳」。
1 `# u/ v0 @9 e
![]()
▲圖片來自:Garrett Benisch
0 `2 s+ p8 B6 `9 F6 L5 g) x
根據(jù) Benisch 的說法,過去十年來,紐約市平均每天向垃圾填埋場傾倒約 1400 噸生物固體,美國每年還有一堆一次性圓珠筆被丟棄。而 Sum Waste 的筆桿和墨水都是為批量生產(chǎn)設計的,其價格比由石油衍生制品制造的傳統(tǒng)圓珠筆更有競爭力。
Behnisch 認為美國在污水廢物利用的探索上遠遠不夠,荷蘭當局在這方面要積極得多,他們甚至請來設計師提供幫助,腦洞豐富的設計師們已經(jīng)用來自污水的生物塑料造出了骨灰盒、和服染料等。
4 w4 ~- f" E& B! v# M
愛范兒/吳羚
5 j* S# s/ L;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