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9-2-22 10:10
正文摘要:目前情況是這樣的,有一臺設備,功能機構如下圖所示,是一個龍門式的直線坐標式的模組,下機架是用方通(方管)焊接的,現在遇到的問題是運動的線速度在1m/s的時候,設備發震抖動,機架下面也加了整塊鋼板(重量300k ... |
似水流年ilovepc 發表于 2019-4-12 13:19 1. 理解沒有問題,重心在錐面內就可以有效減震; 2. 大多數設備沒有做到,肯定會有震動。但并不是每臺設備有要求隔振的,比如14Hz以上的震動比較明顯,一般會想辦法消除。10~14Hz的話對光學設備有影響,選擇性消除。10Hz以下的低頻震動,高精密儀器才有需要減震; 3. 配重是為了有效降低重心,10倍的理想值就是為了將重心接近平面,5倍經驗值的話不超過頂端。 |
ahway 發表于 2019-4-9 19:15 繼續請教!首先, 感謝您的回復!根據您提供的這個資料,我大致理解是這樣:理想狀態下,假設機臺裝四個蹄腳,將四個蹄腳理解成您圖示中的4個減振器,機臺的重心高度不應超過蹄腳間距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是正方形則最多按長邊的1/3算),如果重心不居中,則理想重心高度還應下降。引伸到臺面上還有運動部件,那么運動部件的移動必定會導致機臺重心的移動,理想狀態下,重心也應該是在那個根據機臺長寬生成的虛擬棱錐體的體積內移動才平穩。(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 可我還是困惑, 如果是這樣,實際我們在做項目時,多數設備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我們平時做設備焊接的機架,用方管和鈑金,都不算很重的,底下就四個角上焊接厚一些的鋼板裝蹄腳和輪子,機架上面裝臺板,臺板上再裝模組,那么這種組合,即使把運動部件單獨剝離出來,機臺加上那些固定構件的重心基本上也不可能在那個虛擬棱錐體積范圍內的(一定會高出和偏出那個體積范圍),這個時候,因為不能滿足那個標準,有運動部件起/停時,機臺必然會晃動嗎?您之前說的,底座重量是運動部件的10倍,是就為了補償這種重心不在理想范圍內的偏差嗎(比如機臺重心和運動部件重心距地都低于某個值時,重量比5倍就行,若機臺重心和運動部件重心距地都高于某個值時,重量比就要10倍?)?或者說,是如何權衡“運動部件的重心位置及其慣性沖擊力”,和“固定底座(機臺)的重量及其重心位置”之間的關系? |
似水流年ilovepc 發表于 2019-4-9 14:40 有行業經驗數據: ![]() |
本帖最后由 似水流年ilovepc 于 2019-4-9 15:05 編輯 ahway 發表于 2019-2-22 15:25 您好!想請教一下,如果不考慮重心越低越穩這個理想化前提,有時候沒有條件在機架底部單獨加配重,僅靠機架臺板以及模組排布,最后機臺的重心做不到很低, 就像現在這個案例,他的機架重心離地800MM,他的運動部件高度離地1300MM(實際上可能這是運動部件的外形高度,重心還會低些)。那么問題來了:1.機架的重心離運動部件的重心多少距離是極限?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能否用它們分別到地的距離求一個比值,然后再看比值是否在合理范圍內?有沒有什么公式或經驗參考值? |
小人Mτ 發表于 2019-2-27 16:27 目前還沒解決,在重新設計做一臺新的,到時候有結果了在這邊說下,謝謝哦。 |
zrq0111 發表于 2019-2-23 13:50 臺達的,好像是什么增益調的不對引起的抖動,具體怎么調的不知道,我是機械,當時是明顯感覺到一走一停。 樓主的問題解決了嗎?是怎么回事? |
1m有點快啊,你把速度降下來調試,看振動問題有沒有明顯好轉,先排除是不是裝配不好的問題。還是抖的話就是配重和剛性了,要配這個速度的話 |
![]() |
曉昀 發表于 2019-2-22 19:11 那你這就不好說了,那要多大力啊?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9-29 19:38 , Processed in 0.07360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