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算,先要進行所謂的‘推定’,就是那個‘模式’是不是合適? 模式合適了,計算結果就有效,, }. B2 B. Q% i
. y0 H% g4 L5 k) k; R4 c+ e
以前手算這些典型東西,也不是一個大設計院誰都會的,一般是大型設計院設備部門有2-3個家伙會玩,其它是‘看客’,年長的工程師出席‘論證’,就是挑毛病,挑你那個‘計算模式的毛病’,大家都挑完了毛病,其模式基本就沒問題了,再計算,就是個精度問題了,不啰嗦了,說具體的對象,
% ^5 N" z8 Q4 c1 f2 K7 n9 q9 ^" l# N& T$ w* N4 L
1,這是一個采用彈性力學的理論,用材料力學具體實施的算例,2 A$ Z6 n: x" a1 e u+ f7 G0 x
/ B3 _- l/ A. i5 Z1 _2 ~9 R
2,直接算,比較復雜,直接就可以采用到穩定性計算,一般家伙玩不了,能玩的方法就是,切成環帶計算,自上而下,4 t0 r$ }. W D4 i+ `& N" m3 I" ]8 V8 l/ P
+ I( S) n5 I# B3 Q4 |: S2 u/ }$ _9 I3,常規計算,首先從上面切出一個環帶,上口大,下口小,假如是直的,就直接計算‘圓筒失穩’就可以了,但其是收縮筒,一個方式是在環帶‘切邊條’計算徑向擠壓穩定性,主要是下口,再一個是直接采用‘經驗系數法’計算,都可以,
( d3 }8 Z- y7 O7 i( ~9 y8 \3 P6 C; x+ P* z* k
4,多環帶計算聯立,以前是自己編程計算,即所謂的‘嵌套’計算,
4 K+ H+ m# I& O- n' b
. p# _7 O( M1 H4 o1 |, Y3 l' ]5,其實上面說的是個過程,在驗算的時候,其實主要計算上下的穩定性,對于薄殼,一個是‘上環帶非均載失穩’,假如可以完全均載,就單純計算‘下環帶’
- N4 ]1 @4 Z8 F8 r% J2 @
, C j* s7 Y7 Y* Y( E6,下環帶,主要是計算‘受擠壓穩定性,這是最薄弱環節,一般是從這里開始’可賴頗西‘的,所以,下口都有重法蘭支撐,并且有穩定勁,就是這個緣故,( x1 v1 N# i9 t7 y1 n: n/ A) G
( N, X$ g4 L$ ^. Y" f( K0 [% v
50年代都是手工計算,錢剛回來的時候,國內’山寨‘一個’毛熊火箭‘,怎么發射都掉下來,錢把資料拿來看了,把玩這個的指鼻子臭罵一頓,再就沒事兒了,; L2 ]9 V! R7 N2 u
+ g0 l& N% C# k) R
我年輕的時候,為了去’諾斯洛普‘工作,沒轍,只能學這些,因為唯一一個途徑就是有’大?!畮闳?,這就必須要求你在大牛說完開場白,說’我助手給你具體解釋下面的問題‘的時候,你在米國佬面前可以開口,人家不會哄堂大笑,0 ^7 M% I/ |& d+ ?0 [7 C
# C7 `. \# R8 m" P' d, l& H+ E現在年輕人不懂,為什么會坐諾斯洛普的格子里’放聲大哭‘,哈哈,- B7 J b3 }+ s6 L/ u& f' j p8 H
9 R3 e$ H) q6 R8 U
現在年輕人沒有學這些的了,但米國年輕人還在學習,作為一種基礎技能,
! F; z+ S) ~7 \* C& K0 O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