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看到zerowing大神的帖子《玩一玩數學(螺紋)》,我自己也有這個想法好幾年了,現在狗尾續貂的把自己瞎想的受扭和受拉兩種模型寫出來讓各位大神多指教!(有很多內容參考很多前輩的研究,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540233360\QQ\WinTemp\RichOle\4`~~N{Q``P0QH%6J@}YY~UG.png這不是論文就不注明了,望前輩們原諒)* V( D* W) z4 V. L7 g7 y( i0 L
/ v( ^9 i }( ~. Q3 E# |# h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540233360\QQ\WinTemp\RichOle\4`~~N{Q``P0QH%6J@}YY~UG.png
5 o5 s( K. u. ?+ i' |/ r/ x' h5 }
; F- S) m0 I8 M9 T: k, _" z: V0 p1 ^0 T
3 p+ C* P$ C4 H' v5 ?補充內容 (2016-6-7 08:40):
4 R# h( y1 f) ?. c2 I$ L螺紋軸向力的意義是為了+ J) n* X! K. H' I7 ^& A
1.得到每個牙的受理分布;) h4 o* t) I, K3 D: m/ ?
2.檢驗設計的螺紋是否滿足使用需要;9 P3 u2 i4 P8 n( |# [! L
3.得到最大預緊扭矩(上扣扭矩);
6 D9 M0 e# R) a7 u- u+ Q, C! h% w4.得到扭矩與軸向力的關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