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引導組織追求卓越績效,提高產品、服務和經營質量,增強競爭優勢,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國務院頒布的《質量振興綱要》的有關規定,特制訂《卓越績效評價準則》。2 C: m2 D$ T6 _" y/ P+ w
本標準參照國外質量獎的評價準則,結合我國質量管理的實際情況,從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以及經營結果等七個方面規定了組織績效的評價要求,為組織追求卓越績效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準則,也可用于質量獎的評價。
! t$ w2 W/ g4 w' G5 ?, ~5 T' X本標準與GB/T19001的最大差別在于它不是符合性的評價依據,而是為組織提供追求卓越績效的經營管理模式,強調戰略,績效結果和社會責任。
_6 z1 J: e& u9 d. N本標準的制訂和實施幫助組織提高其整體績效和能力,為組織的所有者、顧客、員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會創造價值,有助于組織獲得長期成功,并使各類組織易于在質量管理實施方面進行溝通和共享,成為一種理解、管理績效并指導組織進行規劃合作的學習機會的工具。9 t# m" X) {0 `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 ?* E+ X( l' E. S
范圍% C# u# q- o# A. f8 T+ \* e
本標準制訂了組織卓越績效的評價要求。: V4 \, T9 G2 k$ }% e( H
本標準適用于追求卓越績效的各類組織,為組織追求績效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準則,也可用于質量獎的評價。# V6 i: }9 R# s$ l2 ?! A
2、規范性引用文件
" r3 {' H5 A/ J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甄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準則。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O5 p, @/ c+ j
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idt ISO9000:); T. A" h$ D4 s" ?0 z
GB/T19004-2000質量管理體系業績改進指南(idt ISO9004:)- l( X7 ?' B; u% t8 }
術語和定義/ |$ P4 }% t V; ^6 g
GB/T19000-2000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d% P0 ?( }& U7 a9 k9 n0 p
3.1卓越績效) x5 Z4 f/ u: v j
通過綜合的組織績效管理方法,使組織和個人得到進步和發展,提高組織的整體績效和能力,為顧客和其他相關方創造價值,并使組織持續獲得成功。
: a4 W4 B8 _& p5 @* x3.2治理( }2 w& n- |9 S6 ~; k o* ]7 s1 k
在組織工作中實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統。包括批準戰略方向、監視和評價高層領導績效、財務審計、風險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動。! ^! G4 X: b; e
3.3標桿
( R4 I( F9 I2 J% O針對相似的活動,其過程和結果代表組織所在行業的內部或外部最佳的運作實施和績效。
- x8 g& E; j5 x$ S0 H: F% n3.4價值創造過程* b) z: D; g6 E% K9 J
為組織的顧客和組織的經營創造收益的過程。- w* d; J! E2 D1 a
注:價值創造過程是組織運營最重要的過程,多數員工介入這些過程,通過這些過程產生組織的產品、服務,并給組織的股東和其他主要相關方帶來實際的經營結果。4 u7 u# B$ e! y6 [; ]; U% }$ [' L
3.5支持過程" d' N( G7 O y0 V% A2 [
支持組織日常運作、生產、服務交付的過程。$ _- n1 z2 A7 [4 i
注:支持過程可以包括財務與統計、設備管理、法律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公共關系和其他行政服務。這些過程雖然不能直接為顧客增加價值或創造價值,但為價值創造過程的實施起到保證、支持作用。組織須識別全部支持過程,必要時確定關鍵支持過程。
. a! {5 N$ z+ M4、評價要求
: r4 `2 U" u8 x7 B8 @; z4.1領導5 ]" E; J# t. b- N; Q. @* S
本條款用于評價組織高層領導在價值觀、發展方向、目標、對顧客及其他相關方的關注,激勵員工、創新和學習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組織的治理和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K, ]. T2 n+ {* ^+ u% h* |
4.1.1組織的領導0 [; Z" C) X* j* p) M
組織應說明高層領導如何確定發展方向,完善組織的治理以及如何評審組織績效。* T0 I& I& z, w& o& ~
4.1.1.1高層領導的作用
1 J0 Z; N3 h) q$ _: N+ P _. f5 r組織用從以下方面說明高層領導的作用。
1 n2 I2 J- ]) k& A1 X) n高層領導如何確定和展開組織的價值觀,長短期發展方向及績效目標;如何在績效目標中均衡地考慮顧客及其他相關方的利益;如何向全體員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伙伴溝通組織的價值觀、發展方向和目標;如何確保雙向溝通。
) P/ m0 h/ z( S) `& v" ?! a% H高層領導如何創造有利于授權、主動參與、創新和快速反應環境,促進組織學習和員工學習的環境,遵守法律法規的環境;如何恪守誠信經營等道德規范,并影響組織的相關方。
5 r% z; h' r% G4.1.1.2組織的治理5 x, D! P6 C7 O8 \: E q
組織的治理如何致力于以下關鍵因素。6 B1 a' ^# O( G
組織行為的管理責任;
! j9 @" j0 e* H @( N4 Z/ c# A財務方面的責任;3 W6 |2 z' g7 ^- d$ C6 l2 H; m
內、外部審計的獨立性;
3 Y: d3 m! [& o- y: x$ p& r股東及其他相關方利益的保護。; E+ V1 n- @6 P1 }
4.1.1.3組織績效的評審
. t) T1 F' ?' h( W組織應從以下方面說明如何評審其績效。
5 i% d5 _$ d7 V+ c5 ?! o高層領導如何評審組織的績效和能力,如何通過評審來評價組織的成就、競爭績效以及長、短期目標的進展;如何通過評審來評價組織的應變能力。1 A/ d8 W2 H8 W/ }; q1 d+ d
說明高層領導定期評審的關鍵績效指標及近期績效評審的結果。" Y* X8 f& L# e) N* H" C
高層領導如何根據績效評審結果確定并落實改進關鍵業務的優先次序,并識別創新的機會;適當時,如何將這些優先次序和創新機會在供方和合作伙伴中實施,以確保與組織協調一致。
* |" J$ _5 k, U9 H9 K; a! m0 B組織如何評價高層領導的績效;如何運作組織績效評審的結果改進高層領導及領導體系的有效性。
+ N5 _ J9 l3 Q1 G" x; Y, m4.1.2社會責任
' ]" [; j, j6 p5 m組織應說明其在履行公共責任、公民義務及恪守道德規范方面的做法。! W) b7 X; i# _2 V% A* K4 O0 {
4.1.2.1公共責任
2 U$ m2 z8 i9 X$ C/ W2 l( T3 q組織應從以下方面說明如何履行公共責任:8 u: g) @0 L6 _
組織的產品、服務和運營對環境保護,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產品安全、公共衛生等社會影響所采取的措施:說明為滿足法律法規要求而采用的關鍵過程、測量方法和目標。8 ~5 l6 n, O7 l
如何預見和應對公眾對組織的產品、服務和運營中當前和未來對環境保護,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產品安全、公共衛生等方面的隱憂。, J+ ~, Q' W7 b8 H
4.1.2.2道德行為
* F. y$ n2 s j$ X0 _6 U! w如何確保組織行為符合誠信準則等道德規范;說明用于監測組織內部、與主要合作伙伴之間以及組織的治理中行為道德的主要過程及測量方法和指標。$ b8 C# ?$ ~6 A1 I2 U
4.1.2.3公益支持( R t2 ]( S/ Y! u# Y8 y2 b! }
組織如何積極地支持公益事業,確定重點支持的公益領域并積極參與;高層領導及員工如何為此做出貢獻。- t* j( n: f' I
4.2戰略0 K4 {+ m+ ^3 o( I& V7 g3 t
本條款用于評價組織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規劃的制訂,部署及其進展情況。
0 J k6 L, j7 O. K2 c. g# i4.2.1戰略制定
! z1 T/ q. Z) K/ r/ ~組織應說明如何制定戰略,確定戰略目標,包括如何提高組織的競爭地位,整體績效、以及如何使用組織在未來獲得更大的成功。# y; p& I( y5 B; L* x8 U5 ~( ^
組織應描述其戰略制定過程。主要步驟、說明主要參與者及長、短期計劃時間區間,時間區間如何設定,戰略制定過程如何與長、短期計劃時間區間相對應。
: l# w9 a. R5 s9 K4 a0 h- m3 t- f組織如何確保制定戰略時考慮下列關鍵因素,并說明下列有關數據和信息是如何收集和分析的。# U' P2 N! E2 v- ~) a; u7 l- C- S
----顧客和市場的需求,期望以及機會;7 |, l% G: P4 Y# v. v+ \
----競爭環境及競爭能力;. @+ U1 r4 \, i$ {7 v- V8 K' W' S' \
----影響產品、服務及運營方式的重要創新或變化;
4 d; E8 D) V5 I6 b- }7 Z* u----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方面的優勢和劣勢;
& F, a- R+ U+ a/ z8 l& s----自愿重新配置到優先考慮的產品、服務或領域的機會;
9 z5 o* {& h' [! N6 n. T5 d- ]----經濟、社會、道德、法律法規以及他方面的潛在風險;
, ?4 @, R* T6 k4 N6 g" `8 @----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支持有的影響經營的因素,包括品牌、合作伙伴和供應鏈方面的需要、組織的優勢和劣勢等;
$ z8 K! \5 j; {1 w! P6 @----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相關因素。
/ F1 `% ^# T3 b% ~6 q4 i組織應說明關鍵的戰略目標和對應的時間表,戰略目標如何能夠均衡地考慮長、短期的挑戰和機遇,以及所有相關方的需要。
H4 v2 @# n$ p& \* C組織應說明如何進行戰略調整。3 U7 M- h, r y
4.2.2戰略部署. \- Y) C1 j) Y0 F; u4 H
組織應說明戰略規劃的制定與部署,以及如何進行績效預算。
& |9 p) K; P/ Z4.2.2.1戰略規劃的制定與部署
5 F' E; n& }6 \; U" @4 t% Q! ^" U組織應從以下方面說明將戰略目標轉化為戰略規劃的方式,組織的戰略規劃及相應的關鍵績效測量方法和目標:
; S( ?" F: _, O- P2 p: `8 j: v1 T如何制定和展開戰略規劃以實現相關鍵戰略目標,說明主要的長、短期計劃,包括關鍵的人力資源計劃,并說明在產品和服務、顧客和市場以及運營方面的關鍵變化。+ g# ^7 U' I* Z9 E( r3 v* n' \
如何配置資源以確保戰略規劃的實施,如何保持戰略規劃所采取的相關結果;! J6 g/ `0 X' Q4 Z
說明監測戰略規劃進展情況的關鍵績效測量方法和目標,如何通過強化測量系統確保組織的協調一致性,如何確保測量指標系統涵蓋了所有關鍵的戰略部署領域和相關方。) A8 _. z# O0 h
4.2.2.2績效預測" D3 R2 v( {' G1 D9 b% p
組織應根據所確定的關鍵績效測量指標對績效進行預測,并說明組織的長、短期計劃期內的績效預測情況。如何將所預測績效與競爭者的預測績效相比較,如何將其與主要的標桿、目標及以往的績效相比較。
4 E- k3 n5 _0 J: j- G4.3顧客與市場
% I7 W8 M% }9 N" A, ~8 F本條款用于評價組織確定顧客和市場的需求、期望和偏好、建立顧客關系的方法;確定影響贏得、保持顧客、并使顧客滿意、忠誠的關鍵因素的方法。/ ^: A3 l' E4 o" \+ H6 U1 c1 K
4.3.1顧客和市場的了解
/ M, W( n% Q& ~* I. J* \組織應說明如何確定顧客和市場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確保產品和服務不斷符合需要并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
# `3 u! |' ~8 W如何確定顧客群和細分市場,在這一過程中如何考慮競爭者的顧客及其它的潛在顧客。9 a+ F/ k& }7 W$ m4 g0 Q5 _5 e
如何了解關鍵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這些需求和期望對于顧客購買決策的相對重要性。如何針對不同的顧客群采取不同的了解方法。如何使用當前和以往顧客的相關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用于產品和服務的設計、營銷、過程改進和其他業務的開發。
" M" ~# K7 Q( C9 C2 b& s! A如何使了解顧客需求和期望的方法適合戰略規劃及發展方向。7 o3 a$ R, ^+ ]5 F T8 l6 D
4.3.2顧客關系與顧客滿意9 @5 I9 p E# j g' K+ ?, ~
組織應說明如何建立和完善顧客關系,以贏得和保持顧客,增強顧客忠誠,吸引潛在顧客,開拓新的商機,并說明如何測定顧客滿意,提高顧客滿意度。, F, [$ N& P0 w, _
4.3.2.1顧客關系的建立0 O8 N( l, }3 ^& ] Q2 Z( C
組織應從以下方面說明如何建立與顧客的關系:
, u: I/ c1 }0 k4 V7 Q5 t如何建立顧客關系以贏得顧客,滿足并超越其期望,提高期滿意度和忠誠度。' y/ n1 ]( l' i# z5 P& }
如何明確顧客查詢信息、交易和投訴的主要接觸方式,確定關鍵顧客對接觸方式的要求,并將這些要求傳到組織內有關的每一位員工和過程。
3 Y, J! k; ^ ^' p6 B% I8 q L明確組織的投訴管理過程,如何確保投訴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如何收集、整合和分析投訴信息,將其用于組織的改進,必要時,用于組織合作伙伴的改進。& [. J8 ~3 r$ F" B t
如何使建立顧客關系的方法適合于組織戰略規劃及發展方向。0 ^' U# F/ U: }0 f
4.3.2.2顧客滿意的測量' d+ u6 @5 E m
組織應從以下方面說明如何測量顧客滿意:; j. q& W4 ~2 ]& ?- S# d9 P% l
如何測量顧客滿意,測量方法如何因顧客群不同而異,如何確保測量能夠獲得可用的信息。如何將顧客滿意的信息用于改進活動。" q* i6 U! W/ R, C8 d* J `
如何對顧客進行產品,服務質量跟蹤,以及時獲得可用的反饋信息。
5 `6 D r/ T$ U如何獲取和使用可與競爭對手和(或)行業標桿相比較的顧客滿意信息。. f0 O- n* p; b& X! D
如何使測量顧客滿意的方法適合于戰略規劃及發展方向。, H1 }7 {' v# E; c
4.4資源* L& g' \. I$ G4 P g
本條款用于評價組織高層領導為確保戰略規劃和目標的實現,為價值創造過程和支持過程所配置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及其它的財務、基礎設施、相關方關系、技術、信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