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說一說,這大半年來的工作情況。
# _+ c) f# S8 S8 B3 Z+ O今年總共參與了2個項目,一個成功一個失敗。4 d. E! Q3 ?7 _7 i! U
1.第一個項目是我剛進公司沒多久,還在車間實習的時候。 領導讓我參與了公司有史以來難度數得著的非標項目。 這次是失敗的經歷。 N! R7 n% z8 Y) a( N0 }/ N: P
這是一個模仿國外生產線。 該產線由若干工位組合而成。每個工位我們的工程師通過各種途徑努力的努力,抄襲的抄襲,模仿的模仿,全部設計完成。, ~; P# _6 W, x
但是很多設計只有等到調試的時候你才會去試驗出來你的機構能否完成功能。 很不幸,這臺產線的主設計師也是經驗淺,你讓他簡單設計模仿行,真要調試,返工,新研發,他不行,我也不行。8 r: U: m q, l6 l1 E0 T- f
這臺設備最終就卡在了某個工位上,大家不知道怎么實現? 機構如何設計才能實現?總監也沒辦法,車間里頂級的裝配,動手能力超強的工人也沒招。 項目卡殼了。 工期被耽擱了2個月。
8 M! M0 z) u* N U2 |( D) T1 } 最后的解決是一個同事提出來,機構設計,改進,各種苦思冥想沒用,不如參考某某項目的機構拿過來直接試。 于是把別的項目設備的某一個工位拉過來直接使用,解決問題。
* a9 z8 l4 P" K/ _- F. {/ ?! |5 V! N4 h5 A 總結: 我們項目成功了,我們設計失敗了。 我們看別人的視頻沒有模仿出來。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是失敗的。
. W, \% Y O3 Y) u; J 這個項目給我的震撼很大,那么多優秀的機械工程師,總監,經理,資深工程師,工作30年,20年,10多年的機械工程師都不能解決一個機構的問題。
/ b1 r0 ^0 ~, W! p9 u' q, U 機械是復雜的,因為沒有實驗,完全憑經驗設計,機械結構和機構到最后就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 而一旦修改,就涉及到成本,周期。 所以機械設計經驗很重要,實踐很重要。 能 抄襲的盡量抄襲,能模仿的盡量模仿。抄襲多了,模仿多了,你才有決定設計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