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瞄準了機器人生意。
6 g3 H- h, d: i) y4 p6 P& a; \6 z/ b/ x) |9 G' f* A: f
勞動力短缺的歷史性拐點已至,機器人替代人工作業成為大勢所趨,大佬們迎風而上,或投資或親自下場。4 r8 b- W3 {, l' b$ h! ~& e
9 Y. t W7 d. ] M 稍遠的如,阿里巴巴小蠻驢;京東室內運送AI機器人;獵豹獵戶星空的智咖大師等。
l/ ]4 B) A2 i! B6 e9 n
稍近的如,騰訊機器狗Max和Ollie;小米CyberDog鐵蛋;美團自動配送機器人;百度的汽車機器人等。
9 @' ^0 i7 D6 o$ Z& U整個行業似乎沒有天花板。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由仿生機器人催生的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700億美元。 : z9 J2 q0 B: ^) d; H: Z
看起來,風頭無兩的餐飲物流等服務機器人與久在低谷的四足機器人都將迎來新的增長極。 ! h; e8 u* N, p1 c
但實際上,倉儲市場大而隱秘面臨不少難題,仿生市場更是因為研究門檻和居高不下的成本等阻礙很難賺到錢。
9 N* G3 V. F- Z/ K' e( N$ C
而就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如果機器人生意這么費力不討好,為什么巨頭們還趨之若鶩呢?
' A: T; h4 u" d, | 巨頭暗戰機器人各路干將顯神通
! o x# i$ j$ S% t9 j2 {/ L$ }* h$ J" ]
想必大家也發現了,不少互聯網大佬都迷上了造動物。 ( t: S" I4 U' M
馬化騰去年牽出機器狗Max與輪滑小子Ollie相繼沖上熱搜。雷軍8月牽出的仿生四足機器狗“鐵蛋”引起熱議。 6 N4 E. j g$ o( t9 }7 }
同月還有百度汽車機器人,憑L5級自動駕駛能力與語音人臉識別等能力搶盡風頭。 3 ~- L- Q$ j/ v h
* W! p' x) m3 @" O! |
國產機器人進入下半場,兼具噱頭和真實需求的仿生機器人或將成為黑馬。 7 _" b( `9 F9 q9 `7 @0 b
基于被設定的結構功能,仿生機器人有兩大應用場景。一類是To C,以人機交互能力提供家庭陪伴與娛樂潮玩。 9 S" k+ F: d+ \/ K8 s% g# j
另一類是To B ,憑借高動態、高適應、高穩定性以及高負載能力,執行巡檢、救援、偵查、安保等任務。 5 x8 D, T; r v. {% k8 E
躊躇不前的仿生機器人因為巨頭的涌入重新成了香餑餑,而伴隨著快遞外賣與本地生活等業務興起的服務機器人也正嶄露鋒芒。 0 z, V% L: q2 |
6 B# F* w2 G! a( G1 V4 U2 ] g0 N
剛剛結束的冬奧會上,除了頂流冰墩墩,賽場上各種黑科技產品也賺足了眼球。 ! x5 \, h3 H- L) z
譬如獵戶星空的智咖大師,一款由兩條六軸協作式機械臂組成,能獨立完成取豆、稱重、取水、上水、沖泡等一系列流程的智能咖啡機器人吸精無數。
. M" ~) \% R/ R; T4 D
智咖大師能像咖啡師傅一樣展示拉花工藝,與其一道顯神通的,還有炒菜機器人,防疫機器人,以及無人配送物流機器人。 K2 S: F3 D1 H5 c: z5 \% \
為了填補末端配送的人力缺口,阿里達摩院在自動駕駛混戰中孵化并量產了小蠻驢。據相關報道,小蠻驢從誕生一年后送出100萬份快遞,但在去年,單是雙11期間就集中送出了100萬份包裹。 1 V! \2 o; \5 A, k% C# K
配送機器人的實力顛覆預期,時至今日,應該沒有人會質疑倉儲物流數智化轉型的必要性。
0 a7 f) n/ g% |4 D! g: {
于是你會看到,在物流最后一公里這塊試驗田,國產機器人最先結出果實,不止有送快遞的小蠻驢,還有各種各樣的服務機器人。 7 S$ ?3 C% p0 p) z |0 W- w
京東“亞洲一號”倉庫的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分揀、集包、運輸機器人。 : B& g: k) z. _& i' P4 a/ n
去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京東對外展示了L4級別自動駕駛智能快遞車、搬運型AGV機器人、六軸協作機械臂、可穿戴AI仿生手…
1 k0 ~8 j1 ~# {7 A1 p- N
同樣是基于自身業務造機器人,京東擅長打通“鏈路”癥結,而美團則試圖緩解外賣小哥的“系統”壓力,推出了面向室外全場景的新一代無人車魔袋20。 按美團副總裁夏華夏的期待,未來,美團無人配送將持續與騎手形成協同,為用戶帶來更高效更好的服務體驗。
# P# h# _( ~. Y" @ 有錢人的高級玩具最難的一關是賺錢* c8 q: F$ y+ }- z# D5 d7 P2 h
3 g2 o- p4 C& t8 m
8 |: t) Y& S. z# e# n- k" h機器人的服務領域五花八門,控制成本的路徑卻大多相同。
8 ^6 F+ L3 w& _
誰能最快掌握先進技術做大規模,誰就能率先實現降本增效。即所謂的“算法換規模,規模換成本”,形成“提算法-降成本-規模化-提算法”的良性循環。 只不過科技實力的養成需要時間,受制于算法優化的速度,大多數企業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控制好成本。
, \& W1 J1 V3 X' @: u
而且像無人配送車,現在即便有了量產的條件,性價比還是不如人工。一臺機器20—25萬元的造價,足夠養4位外賣小哥一年。 7 P- f! Y# K0 C( A; [3 d/ Z7 h
理論上講,除了量產,還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來控制企業成本。以送餐機器人為例,你要是自己買大概要2-3萬元,租一臺就便宜多了,每月大概只要2000-2500元。
7 q0 C: L1 w8 G- k; O9 v
顯然,對資金流并不富裕的中小型企業主而言,租賃硬件的方式要比部署一套自動化系統來得劃算,然而此消彼長,機器人廠商基于此營收去升級技術規模化產品是遠遠不夠的。 ; G' p" d! L( s/ s1 `# P
從目前看,不論是哪款物流機器人,因為用戶接受度,技術、成本等問題,離真正的普及都還有一段距離。備受大佬寵愛的四足機器人也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5 y& X0 O8 r: \. k: l8 [# b
關于成本控制,能做好的企業并不多。宇樹科技低配版本Go1售價1.6萬人民幣,而蔚藍科技的第五代C系列阿爾法狗售價也是16900元起。 % S3 G: I3 Y1 k f2 `& d$ F% j" ?: N
就連一向熱衷打“性價比”牌的小米,賣出的鐵蛋也要9999元。這個價格看似擊穿了四足機器人全行業產品的萬元大關,但其實是門虧本生意。
3 x1 T% c% \$ D; J% ]
5 W/ o) K/ c- R3 Y' |3 V
雷軍曾透露,光鐵蛋搭載的芯片就要3000元,小米副總裁常程也曾透露在賠錢。懷疑大佬沒說實話,自己也可以算算這筆帳,要是鐵蛋的成本真能達到5萬,那么小米每賣出一臺就意味要虧4萬。
* _4 ], Z1 l4 c2 \9 m
商業變現始終是機器人規模落地繞不過去的坎,在To C市場常常陷入了一條尷尬閉環。 7 H2 \5 a5 T+ R p5 B. s* r7 Q
如果當產品定位陪伴娛樂,要想鎖定C端用戶,價格就必須降下來,但較低的BOM成本又會導致硬件性能跟不上,而硬件受挫又使產品的價值止于好玩。 7 ^( \# H: L9 z5 N- E: b& K
在商業模式方面,還有一個更加尷尬的行業現狀,那就是,To B市場的高不成低不就。一般的履帶和輪式機器人足以應對簡易的工作內容,而過于復雜的工業應用目前的智能四足機器人又無法應付。
3 V. f5 B" m$ H: B4 P
從這個角度分析,看似前景無量的仿生機器人,實則不管To C還是To B都很難見到錢。 : G3 m$ ~) _: W0 b( k; l
如今大多數企業都認為,機器人的誕生是為增強人而不是消滅人,正如亞馬遜回應,機器人并非要完全取代人類,而是從人類手里接過重復性的工作,讓人類專注于決策和判斷。
' o& g6 J( P4 W% Y0 D; ^
那現實如何,未來的人和機器到底是否能夠和諧相處,還是要打個問號的。 巨頭財經 3 q& P) ~4 F/ [2 T9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