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個帖子:一位大廠程序員覺得自己已經做不到把所有精力都給工作了,能力也有點跟不上互聯網節奏了。正好有一家國企給他拋來offer,雖然要降薪50%以上,但他還是選擇了國企,準備用低薪換取后半生的穩定。' V! |5 X/ Q' k: q3 {* t5 q9 `
+ G1 t8 P) @2 _9 V% M3 u因為在很多人印象里,國企收入穩定、工作清閑,是年輕人首選的好工作、父母眼中的鐵飯碗,要不怎么有人說“職場盡頭是體制內”呢。) t* ~& s. M# `3 ~/ P7 I) \6 k8 @1 T
8 {& m- a4 B/ v5 c1 [! o, I3 p可進國企沒幾天,這位程序員就后悔了——在國企工作一點兒也不輕松,加班加點是常事,工作壓力并不比在大廠小,人際關系還比大廠難搞。, I' B7 v w" C. U1 Q
8 b1 S# x7 f0 f) A5 K* y" d, f國企,可能早已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9 J1 S# [* X1 l# R$ O" g8 J. w6 h; |" U: c3 ]# |5 U4 x
穩定,那是10年前的事
' L! ^5 k# L% x8 }& @3 a& m& i' _( l6 W7 H
這是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想到國企養老躺平也不可能了——國企也不穩定,也有裁員和降薪。7 N) n& M7 O; S q* N3 ~
& p* C; [( ]& ^. N/ T
隨著國企3項制度改革(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入,高管也沒有保險箱了。
) {: {: q4 B2 t8 \- L% f; I( m
, @/ Y+ u& l1 Q! i# ~' e從前你只要是高管,就一輩子直到退休都是高管,享受高薪酬高福利。哪怕你的業績再差,也依然安全。% ~: {; I j5 Q5 {
, g$ o: u& l0 d' |7 Y
如今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現在的高管一個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 C+ t* Y! d9 A: I6 H2 r$ L% _
0 O9 v6 C0 m2 d$ V( f" S# f說國企是養老的好地方,大概是說國企的福利好,這個毋庸置疑。
n2 N& b) e2 M% J+ d* j: h& P9 `5 a7 z) ~' w
各種餐補、通勤補貼、節日慰問金、電話費、體檢和帶薪休假…商業保險(意外、醫療、重疾),有的還給員工配偶和子女也買了商業保險。
( M$ b* V) }& F; l, F! y( A# g s
可再豐厚的福利也難抵現實的焦慮,現在的國企,即使是央企也不再穩定了。
9 i) s( U w$ H) i
! d$ |' R* m5 T大企業病,船大難調頭
1 X! l1 u$ @* A6 L* d/ O2 o U, R2 G z8 M0 k" ~
國企做事很講規矩,遵紀守法,不會像一些小企業無故克扣員工薪酬福利、加班不給加班費、裁員不給補償……在國企,處處都有流程與制度來規范企業和員工的行為,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行。
9 ^% l ?1 p, ?1 V2 B% S4 P1 a
可過于遵循流程與制度,又會讓企業喪失活力:團隊安于現狀又墨守成規,公司內部層級過多、機構龐大臃腫。決策復雜、行動遲疑、協調困難、信息溝通不暢…這些都是國企常見的大企業病。. g& w" r5 }, f! k2 X
) g1 D0 Q2 A X2 \: L5 z我清楚地記得一位前領導抱怨說,有一回他一個提案做了28個版本,匯報了28次,向一個老板匯報一次改一版,最后提案改得面目全非;天天開會,卻總是議而不決。
2 q) ~& G! ?1 }. K* j
! [; z7 |/ r( m而很多硅谷公司,都在努力把企業內部的會議時間壓縮到0,因為這個時代充滿不確定性。既然環境變化太快,想清楚戰略越來越難,與其在會議室里浪費太多時間,還不如到市場去耕耘。據說馬斯克每次決策,給自己留的決策時間就是10秒。. J1 k5 R' {2 _* D3 z
+ z/ g! \1 C" g2 V g2 z* H國企,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沒有那么糟,關鍵看你追求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