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的一個公司,在上海,算一線城市了吧,公司就幾個人,汽車行業非標設備及自動化產線,老板租了個廠房,面積不大,100來個平方吧,里面裝修了下放了幾十平方的辦公司,旁邊還設了個小倉庫。 技術上就是老板和一個電氣工程師,老板機械主設計,老板和電氣都是80后,然后還有老板娘負責行政 財務采購等一切后勤。。。。老板主要負責技術和銷售,還招了2個工人,這個是長期的工人,機電都搞/ V/ B' j7 {/ `* }8 y
活多了的時候就招臨時工,老板也創業10多年了,22歲畢業進公司干汽車非標線設計,26歲出來創業,說實話我很佩服這個老板,機械設計干了3年多就自己單干接活了,論壇里經常有人7,8年入不了門,還有甚者,有的人說機械不干個10年8年的都不入門,這純屬誤導,如果機械行業需要10年入門的話,那待遇絕對不是目前這個樣子,10年在計算機行業人家早已月薪3萬5萬了
b$ x7 [% S' z, Z8 U3 L 這里不是討論這個老板機械設計多強,而是說說他員工的事情( `6 h' F w+ x. v0 J) C& z! i* x
公司的人員開銷就是老板兩口子和電氣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社保加工資一個月要15000的,兩個工人6500一個月,無社保合同保險醫療,我很奇怪工人居然愿意。。。。兩個工人跟隨老板也10年了。。。。8 s& b7 F# G+ K) |
老板的人員成本就是28000加上老板個老板娘的工資 總共加起來要5到6萬的,很多人可能奇怪老板娘和老板為什么也有工資,聽說這里面牽扯財務稅收啥的) @, v, i6 T# _& Q9 H2 g; f7 w' j- q
其余就是廠房租成本了,聽說一年要個大幾萬的,也是不小成本
y% v4 V4 E4 B) q1 V 近幾年一線城市制造業越來越難,訂單越來越少,利潤越來越低,所以如何降成本就成了大學問,成本越低競爭力就相對越強,像這種不交社保,招聘退休返聘的,實習的都是在社保公積金上做文章,還有外地組裝開廠的,走的是降低廠房地皮的成本 ( h3 r. r% T% ]3 W) W4 ^
總之成本兩大塊人員和土地,這兩塊成本還有無限降低的空間。。。。 當然其他的機加 采購等成本也很重要
& b+ U B# Z, ], T親們說說你們如何降成本. z& a) d/ n3 ^4 k: a$ N) l; B
2 V( B, o/ V% h$ Z"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