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2-10-11 13:21 編輯
2 y* l4 I! k7 j1 h
0 F/ H% Z$ W7 d2 f+ Q& Y如何畫出更多的形態?如何畫出更漂亮的形態?怎樣推敲形態?怎樣推敲設計?怎樣把控完整的設計流程,輸出高質量的設計?+ P" p; S0 O0 v+ h, I7 j
5 F5 \0 Q; k$ H- z
相信很多小白設計師在設計初期(草圖概念發散階段)都會遇到無從下手、力不從心等系列問題,同時這些問題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也是我平時在設計或畫草圖時會不斷思索的問題,希望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規律、方法、套路,從而達到每次都能夠輕松地應對相關的設計任務,能有一個高效的、系統的設計思路及完整的、心思縝密的設計思維。以下是我十幾年設計實踐及教學所給出的一份思考。
1 R3 @0 M. J: W# l$ F1 q1 z. f( N. ?8 L* @/ r! M
01 什么是形導思維?
8 j) ^ y( W7 H4 @6 I2 n: h4 T1 y$ J y* e
形導思維是什么?
! `5 C6 C1 _/ w: L3 c2 h, l* Y* f8 h( S6 ~7 g
形-可見的、可觸摸、可感知具象的物,我們基本都能理解。思維是一個不可見、不可觸摸的抽象概念,大家好像知道這個東西的存在,但觸摸不到,又有一點難以理解,其實這就是有趣的地方,設計很大程度上就是有形和無形之間的一個轉化過程,用有形的物去表達抽象的概念,亦或者從抽象的概念提煉出有形的物。7 U8 i7 B! g1 H. U2 g
2 |2 k. I+ n+ |+ A6 W3 a: e1 z
& H+ M& Y. O% ~
6 n, s& f% E+ w; `6 M
# k7 z8 k4 M* t. q但這也恰恰是它的難點之所在,這里面其實也蘊含著太多的知識體系包括心理學、行為學、哲學、邏輯學,說設計是門交叉學科一點也不足為過,它應該是叉叉叉型學科才是。9 K+ V5 |! P- y n2 f( m9 @
; J, w& K& h, v; ]8 h9 M6 Z' k/ t1 t, e
02 如何從形到思維?
: C% x8 H& N( Z9 g& a) @
7 L3 w9 p# E! k6 G7 k) g/ |如何在形和思維之間進行轉換就是思考的核心
0 N7 m* I' ~1 V. C7 o6 m7 `* b
$ J5 ]5 m$ v( ^* d2 |, G3 {如何在形和思維之間進行轉換?如何鑒定轉換的成功?轉換的標準?這些概念在設計師心中基本都是漂浮不定的,經常我們會聽到這樣一句話-設計沒有對錯,存在即合理,這會讓設計師在創造的過程中更加疑惑百出,我該如何去設計?如何思考?) Q y _: f5 T0 x; e4 {
; ?8 U8 C, E4 p7 Y設計的標準、普適性其實都存在的,這些是靠設計師大量的設計實踐、歸納總結沉淀下來的結果,在短期內培訓不可強求,很難教,只能育,這個不在我們教學目的考慮之內,設計方法及過程的管理、設計轉換,整個過程的合理性,可被設計師及他人理解這點,是無關經驗性的,所以這是形導思維的重點。8 Z: M2 u @$ @7 t8 F
2 a" ]& l! v0 B
5 l& J$ \) x/ U2 }5 n( @
; Y+ N: P# \/ {- H* t
- `$ x0 ~! ?% v n1 u1 Y我覺得一個合格的設計師是可以通過后期學習、培訓培養的,那么這就需要一套非常合理的教學思維模型,幫助人們去建立感知,理解事物客觀規律,最終形成系統方法論。# ~5 f0 Y5 H: K4 y; Z" C W7 ?" p1 r
$ I9 T2 d7 a2 G9 O
- a9 Y! `6 h7 u- g6 m03 形導思維教學思維模型
8 Y4 h* ~% ^2 t& \1 t. o+ q1 z7 a, f. ^& v |6 u
1/造型邏輯思維模型0 u* U" ]! ~# A3 U
8 U5 E! B. a8 q3 e% h解決設計師在畫草圖或設計思考過程腦中無形的空洞時刻,利用造型方法的推演運用,能夠快速的創造出無限的造型,實現從0到1的蛻變。解決設計師在畫草圖或設計思考過程,造型單一、思維局限,采用變形方法推敲造型,能讓你的造型從1到N的發生無數不斷裂變的過程。4 T& U7 ~3 _9 {: W# f+ \# m
& r* A( }: \( Z" [ G. ?1 [
$ Z8 d/ K) Z/ g; y5 s# ^& @![]()
# X+ C/ Z4 E8 h3 X3 L7 c, Q9 }- P
5 a! P' J: g& L F1 i# b2/美學邏輯思維模型
+ z! Y4 F5 \1 T2 I" O
$ A% K% n4 w+ e( e. e) i通過美學邏輯思維模型的學習,我們希望解決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造型陳舊,無新穎,造型混亂的現象,并且解決設計師用隨性、直覺等感性手段,低效率的手法進行草圖設計,設計師應該用理性的設計手法提升設計質量及生產效率。* `& I! j* m1 h
' ]3 {2 a; b- i2 a! c
" K' C* _* u. Z
6 T$ }3 M0 P n4 b3 w![]()
9 ^: {0 ]" C+ T1 k& [8 m1 u' l% G& G; C% j* |
3/感知邏輯思維模型
: @( o* {# u" [/ J A/ s. s, _, z1 `; d6 w4 W
產品形態除了好看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去思考和探究的點就是感知,好的產品形態設計,通過設計師精心的設計組織與編排,可以給使用者很多不同的感知信息,比如好用、好玩、有趣等等,其實就是要求設計師能夠用感知邏輯的構建方式去構思設計產品的形態,這樣產品的使用者通過表面的形態元素理解并解釋出了設計師預埋在里面的感知,這時就會產生共鳴,這樣你的設計就是成功的。
; C6 b6 o ^* z. l* W2 L1 h
, A/ j9 W7 ^8 D* Z
; H' O/ ]3 z F& J# N
0 v6 b6 H0 B' o( j
6 I1 D" z- p5 K8 S8 u3 N2 J% r![]()
& D# L R" C! J( N
1 D6 x" Q8 R7 l( t4 S
5 f9 [7 k" b! E/ p& O+ n4/制造邏輯思維模型
9 _8 {* o9 B' E( n. F( U
V+ T( o3 \5 g" Y常常我們的設計從草圖-2D-3D-手板-量產整個過程下來,很多設計師經歷了一個設計效果滑坡的情況,還不是小概率事情,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為設計師把設計與制造剝離了,所以這個模型是把制造邏輯貫穿到了草圖思考階段,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效果滑坡的情況了。
2 |8 _6 a, x/ T# u, M
6 N V# t* d x% o4 m* O3 _8 d
* h+ Y4 J8 T2 u5 ?# d% E" T$ B同時這個思維模型的使用也需要建立在設計師了解材料優缺點的基礎上,能夠發揮出材料的優點去做設計,或者在設計概念階段就可以預知材料缺點,選擇合理的規避方式,或者把缺點通過設計思維變成優點也是可以的。3 F# E; ?" F$ S, i* x
2 B% v o, v& N
& G9 L$ s& D/ I' h2 }- G![]()
, W/ b" y% e. f I1 D( U$ l/ i8 ^- L
04 小結2 o7 ^: e, k: U1 J) k
! N1 q$ e+ }3 V" I
總結一下,設計是從無形到有形的轉化過程,每個過程或每個表象之下,都需要底層邏輯去支撐,這樣才能讓你的思考有理有據,有章可循。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了4個思維模型-造型邏輯思維模型、美學邏輯思維模型、感知邏輯思維模型、制造邏輯思維模型對應的去解決相應的問題,一定遵循以上幾個邏輯去思考設計。更要反復強調的是,如何才能在設計的草圖階段,讓草圖從表面效果(技法)到設計思維、設計考量的階段轉變,其實就是要用今天的4個思維模型去貫穿到整個設計思考的過程中。' y' T( X; P( a4 o8 X" I
# N- H/ q1 r! Y# d$ h1 d: S: ?- \
/ O0 \. K3 t I1 T& g. ?4 r0 k% W* ^- c% y# \% f+ D9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