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電價竟然為負,賣一度電虧8分錢! % ^2 k. {& l- o: G) e% l
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間,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實時交易電價波動劇烈,區間為1047.51元/兆瓦時至-80元/兆瓦時(約為1.05元/度至-0.085元/度),累計出現46次負電價,持續長達22個小時。
8 K$ Y# }% ^( h! b% t0 p e# }+ ?
但是,跟普通人沒啥關系。
) A6 A; e! U2 `) n$ f% J
負電價,不算壞事 山東之所以出現負電價與電力現貨市場有關。2017年,山東等8個地區成為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第一批試點。
9 d; s7 U1 l% O! M, ]$ q1 l
作為中國電力現貨市場改革的先鋒,今年3月,山東發改委發布一份草案規定,正式將其電力現貨市場上的最低價格設定為低于零,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個將電力現貨市場價格的下限價格設定為負值的省份。
0 n# O; [4 I& E6 w/ Q
而該政策從今年4月開始正式執行,最低成交限價為-0.10元/千瓦時。于是,就出現了山東的負電價登上熱搜這一幕。
! Z5 u8 \* l, m( Y負電價,意味著電力供需失衡。 % g& @; J0 p8 K% Q& n
而用電量作為經濟“晴雨表”,最擔心的莫過于,山東是不是經濟放緩?一些人將矛頭指向山東產業結構調整,認為轉移了大量高耗能產業,產業外遷之下,新產業尚未培育,因此企業用電量少。 * r) R% f: |! o- d- L/ \
其實,此次負電價是階段性供過于求,“五一”假期部分工廠休假,整體電力負荷下降了約15%。 4 ^: z( l) n0 Q3 g
近幾年來,山東用電量一直名列前茅,2020年,山東用電量已經超越了廣東,躋身全國之首,2021年又被廣東反超,2022年數據暫未出爐,但也不會差。
C: K5 x9 ?! Y5 b. x& B
而在山東總用電量逐年上升的同時,其工業增加值逐年上升,坐穩工業大省寶座。
/ E `! H; ^; \% a
![]()
4 Q) r& A$ M. [
由于山東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成熟產業也集中在石化、能源等傳統工業領域,全省傳統產能占工業比重70%左右,重化工業占傳統產業比重70%左右,“雙碳”目標下,產業結構調整勢所必然。
% G7 _9 ~* l. T2 T+ {
而山東又是傳統的火電大省,電力結構較為薄弱。2022年山東省的火電發電量占比高達88%,遠超全國58%的平均水平,這意味著不適合發展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 . Q e% [. u P1 W
![]()
3 V5 ?9 f2 g4 s
像四川、云南這樣的西南大省,水力資源豐富且清潔,水電發電量占比高達80%,顯然更適合發展耗能產業。在國家規劃下,山東忍痛把魏橋集團的近400萬噸電解鋁項目轉移到云南。 % s7 I, |8 X5 t, M
魏橋集團擁有646萬噸合規電解鋁產能,按產能計算,位居世界第一,全部位于山東濱州。2019年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政策下,61%產能一舉轉移至云南,去年文山州項目已建成投產,紅河州項目今年開工。 , D# a2 b$ F' k' G4 ~, I- l3 ]
某種程度上,負電價也是山東能源結構調整的結果,山東已成為國內光伏裝機規模最大的省份。 截至2023年3月底,山東省光伏累計裝機量4551萬千瓦,位列全國第一;風電裝機量2334萬千瓦,兩者分別占全省總裝機的23.54%和12.07%,合計35.61%。
# o3 [7 V) ^" W* Q( u
在五一假期期間,山東白天光照充足,夜晚大風,風光發電量大增,疊加工廠放假用電量下降,煤電機組低容量運行,電力供應整體大量超過用電負荷,如果停止發電,成本更高,所以部分發電方更愿意通過付費來進行電力消納。
$ Q+ @& Y8 N" X* U
這也是新能源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的普遍現象,國外也是如此,例如大舉轉型新能源的歐洲,荷蘭、德國、西班牙、丹麥等國家可再生能源普及程度高,電力市場已相當成熟,負電價時常出現。
8 D# m' w* I: W: @- u& h2 l3 J
![]()
1 y% G* C: T$ U$ u% d3 {, N
也就是說,隨著我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交易,未來負電價會越來越普遍。
# j; T( M) X' `6 i6 ~
歸根結底,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具有波動性和不確定性,難以匹配電力市場需求和用電負荷,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往往分布分散,與用電負荷區域存在較大距離,輸送成本高,無法實現削峰填谷,這也愈發凸顯出建設配套儲能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