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新聞的時候迷迷糊糊看見,五菱搞出了一個甲醛發(fā)動機,燒甲醛,動力還賊強。 5 r! y' N$ o# m# K- n
我大喜,這玩意,放我家不就成永動機了么。 ( Q1 B$ i, o3 _/ U6 h* s3 u
結(jié)果定睛一看,喜早了,人搞的是甲醇發(fā)動機。 . t0 b, k, `1 J% \! v9 W1 X' p
: {& s0 Z: w8 F- U* n7 V
雖然看岔了,可要說對健康的危害,甲醇可比甲醛猛多了。攝入 7g 致盲,攝入 25g 直接就原地重開了。 3 B4 y: W9 s7 A1 N: N
要命的是,甲醇這玩意因為氣味和口感和乙醇非常類似,經(jīng)常會被黑心商家拿來做假酒。 " a+ Z6 T$ V8 J, ^5 x$ ~; Z1 l
而五菱這臺發(fā)動機,就是用甲醇代替汽油作為發(fā)動機的燃料。你別說,乍一看數(shù)據(jù)貌似還不錯。 " Z( r n2 c8 L' U `1 |( U: @" f8 u
最大功率 105 kW ,最大扭矩 200 N·m ,從圖片上看體積也不大。
: w" h/ ^% b4 _$ N. C9 T8 q
論數(shù)據(jù)和賣相,基本就是個小排量的汽油機。 那么問題來了,從新聞里看,想搞出個像樣的假酒發(fā)動機難度也不小。最后搞出來數(shù)據(jù)也和汽油機差不多,
" c* p: X0 H0 e費這個勁,圖啥? 簡單點說,雖然原料是假酒,但甲醇發(fā)動機其實解決了內(nèi)燃機目前為止最大的問題:環(huán)保。
- X/ m+ W7 V, R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是靠著時不時跑出來的新技術(shù)。但其實,真正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環(huán)保政策。 就比如往前倒個十幾年,街上的車最少都能是個 2.0 。六缸八缸比比皆是,甚至在脖子哥的老家小縣城里, 12 缸的奧迪 A8 和寶馬 760 都能偶爾看見。
! a0 r) f* q( \; b' J2 {0 X
, B: f' @* F# X1 L
主打的就是一個排量就得大,環(huán)保那啥啥。 然而隨著環(huán)保政策,特別是歐洲那邊的排放法規(guī)的收緊,這些油耗排放都大的車,慢慢就成了不符合政策趨勢的異類。 所以傳統(tǒng)大牌們要么轉(zhuǎn)向新能源,要么就是把小排量發(fā)動機的經(jīng)濟性玩出花,什么可變壓縮比、預燃燒室甚至是壓燃就都來了。 3 i! }9 T9 _. Q4 _
原本主打大馬力的性能車也是紛紛減配,甚至連 AMG 都用上了 4 缸加混動,真就爺青結(jié)。 : u2 W- X+ e+ g
9 O% k! ^9 e6 S5 w+ l8 h; m6 x
而這個甲醇發(fā)動機,恰好就能在污染物排放上,把汽油機吊起來錘。 就比如二氧化碳,根據(jù)論文《采用汽油與甲醇燃料的 C 級車 CO2 排放對比分析 》,汽油的理論二氧化碳排放量是 23g/km ,二甲醇的數(shù)據(jù)則只有 10.9g/km ,也就是只有不到汽油的一半。 5 I9 {8 B7 K4 ~, `: D% [
: I/ ?. X* r0 l' w8 f4 L
實際情況雖說比不上理論數(shù)據(jù)。但根據(jù)五菱的說法,他們的甲醇發(fā)動機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上比同級汽油機減少了 20% ,總的污染物則能少排 60% 。 這不比設(shè)計各種復雜結(jié)構(gòu),最后才增加一丟丟燃油效率的方法香? % C# p$ T2 \: p6 r7 ^' v+ g: c6 l
而且,發(fā)動機燒假酒甲醇的優(yōu)點還遠不止環(huán)保。 比如甲醇的價格就特別的便宜,現(xiàn)在 92 號的汽油價格每升大概在 8 塊錢上下,而甲醇則只有 3-4 塊錢。而且因為甲醇的化學式里帶有氧原子,這玩意不用太多氧氣就能完全燃燒,燃燒效率比汽油還要高。
8 Z L9 I7 s- m4 p3 R
& V* K+ Y V+ E8 i7 S
最主要的是,燒甲醇的發(fā)動機和燒汽油的基本沒啥差別,只要把現(xiàn)有的汽油機稍加改動就能喝假酒。實現(xiàn)的難度比起什么氫燃料電池、純電動汽車都要低上不少。
5 V. l8 D! G! h: U% [
1 j% J- L0 c/ v7 `3 `$ m$ x
所以這么一看,甲醇那就是又便宜、又環(huán)保,動力強還沒技術(shù)門檻,這不就是完美的清潔能源么!
9 e6 s) }' m# j$ D! Y; k
可這都 2023 年了,電動車都迭代好幾輪了。甲醇汽車說實話也不是一個很新的技術(shù),咋都沒見過落地量產(chǎn)的呢? + h- F% W" G( `# ]3 {* C& \
主要還是因為現(xiàn)階段的甲醇發(fā)動機,還有著一堆不太好搞定的致命缺點。 嗯,是真致命。 就比如一開始說的假酒有毒,這玩意不僅是喝著危險,因為甲醇本身的揮發(fā)性賊強,這玩意聞著也是毒性拉滿。
4 A0 D6 z/ T4 S: }$ [7 I$ C1 m
如果不想開著開著人麻了,甲醇汽車的整個動力系統(tǒng)就必須做好嚴格的密封。
; D& h# x7 R6 `; @) |+ f& \
% I4 \! Y; D. ~% F4 G! V$ T; C7 v, \- p
這其實不難,但要命的是,甲醇這玩意不僅對橡膠有腐蝕作用,對金屬還有溶脹效應(yīng)。 一般發(fā)動機用著用著,可能就漏了。漏著漏著,可能就成這樣了。 8 k& q s F/ P1 c
* U) w6 I# j$ n
所以,就得車企花精力研發(fā)足夠牛逼的防腐蝕和防漏系統(tǒng),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而且就算機械層面的問題都搞定了,甲醇本身的一些特性似乎也不太適合當燃料。
6 u# J' N3 H, k
就比如,這玩意燒起來,可比汽油快多了。 雖然甲醇的燃燒效率高,但這也意味著它只需要更少的空氣就能燒起來。
8 o0 O5 M$ t* n& v# z
就像同樣是吸一口空氣,汽油燒了一小杯,甲醇就得燒個一大壺。而且論熱值,也就是能量密度,甲醇也只有汽油的一半,所以甲醇消耗起來的速度會比汽油快很多。
. `! r8 S+ s9 T3 L4 ^& Y* H# e# r9 Y
& \3 O( i0 _2 V% [3 k
一天去一次加油站,擱誰也頂不住。 還有像是甲醇容易吸水造成燃料不穩(wěn)定、低溫的時候容易結(jié)冰導致冬天啟動不起來這些問題,也都是甲醇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 ~( b1 Y. M( U# Q% U
不是不能克服,但就是感覺沒有必要。 但比起這些,脖子哥覺得甲醇技術(shù)沒鋪開的主要原因,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玩意壓根就不環(huán)保。 因為雖然排放低,但是制備甲醇的過程其實說不上清潔。
* c- v! a6 _" x, h8 f! ]. N% [6 B
比如,制備甲醇的原料大部分都是煤礦、煤氣和天然氣,其實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
* G5 p; W5 O, }) X# r& {/ U" _
% j4 J! s6 c6 a
而煤炭制甲醇的工序因為非常冗長和復雜,中間會消耗大量的電能并且排放出非常多的廢氣。最后燒甲醇的時候省下來的污染,制備的時候全給補回來了都。 % K3 E/ G# k* [: [; c) |# k5 z& `
頗有種火力發(fā)電的既視感。 3 p3 @) I% K6 x$ ^% `
但和能從太陽、風和水力這些可再生資源里獲得的電能不同,因為我們的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現(xiàn)階段制備甲醇基本還是得靠煤,短時間內(nèi)還沒有完全清潔的方法。 $ |: |/ y2 a) n% F( V
再加上電池、電機這些電車的配套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也比甲醇內(nèi)燃機好,所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大趨勢,還是倒向了電力驅(qū)動。
+ W: a+ l; U. L0 k( S
那么還是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既然現(xiàn)在看來啥啥好像都不太行,那為啥還要花這個力氣去研究甲醇發(fā)動機?
: ]# j0 y4 c/ p; D/ d: t$ ~6 L
這就要和另一個故事放一起看了。
) L- T$ i" K7 \4 O, }
上半年的時候,歐洲通過了一個在2035 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法案。只要是燒汽油的車, 2035 年以后就都不能賣了,甚至連混動車都沒有放過。 7 M8 J! ?( P( E
$ s) [5 U) e f' Y
而歐洲作為目前主流油車廠商扎堆的地兒,這個政策一出,基本上就意味著我們常說的燃油車退出歷史舞臺,離我們可能真就不遠了。
* A2 S& x* s; F6 V
有意思的是,如果內(nèi)燃機車用的是完全碳中和的燃料,那它在 2035 年以后還是可以繼續(xù)賣的。 - Y) L* m( j: ?) l6 p
" ]1 M/ H( {8 D
而這個條款,則是保時捷拼死拼活才爭取來的。 0 z% x" O* i; { M) W/ j/ M
他們在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建了一座巨大的工廠,通過風力和太陽能發(fā)電,通過固碳的方式收集空氣中的碳元素,最后合成出完全可再生的燃料 e-fuel。
' P% M" K0 s) D
5 F3 z8 U( D! }! }3 E& e( a
用上了 e-fuel 的汽車雖然也有碳排放,但對環(huán)境來說卻是增減抵消,不算污染。也因此,燒 e-fuel 的燃油車也被定義成了新能源車,讓內(nèi)燃機的形式得以延續(xù)。 ) I4 O2 }, J2 u1 n- h$ c
而這個 e-fuel 的主要成分,其實就是甲醇。
2 t; ~4 P3 @: M, ]4 p% j
所以要說研究甲醇發(fā)動機的意義在哪,我覺得或許就在于,當汽油內(nèi)燃機正式被淘汰的那一天到來以后,我們的耳邊依舊能夠聽到引擎點火、燃料爆炸、排氣轟鳴的聲音。
; e$ L: P( ^ r1 }# K
或許就在于,以后我們向小車迷們介紹內(nèi)燃機的時候,不是在博物館和紀錄片里對著模型和視頻,而是還能讓他們坐在發(fā)動機后,方向盤前,自己感受人們所說的汽車文化,究竟是個啥。
; Y2 |; Z+ s8 O/ f4 U/ E
m( F3 _$ g& M& }0 X4 R
縱使甲醇燃料目前的制備工藝還不太完善,可再給它點時間,又何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