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Mate 60 Pro手機搭載的麒麟9000S處理器,將公眾視線再次聚焦到了國產芯片制造之上。
* z" c- t* c8 ]# L( D4 {; n
雖然目前代工廠未知,工藝未知,甚至GPU、CPU核等都有很多未知,但不妨礙大家的興奮和猜測,那就是沒有EUV光刻機,我們能不能國產7nm的芯片?
; E4 X0 E7 D5 g4 I
![]()
) C5 Z- u0 ~- i {
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ASML目前在售的DUV光刻機中,有四種高端的浸潤式光刻機,分別是NXT:2100i、NXT:2050i、NXT:2000i、NXT:1980Di。
0 a: C2 H& V$ M
這4種浸潤式光刻機,最高都是能夠實現7nm芯片工藝的,怎么來實現呢,用的是多重曝光技術。 0 L7 ?' H( C4 i# g
并且目前這種多重曝光技術,還有三種不同的方案,三種方案均可以在沒有EUV光刻機,僅有浸潤式光刻機的情況之下,實現7nm工藝。
+ w# V. I: f& C# X
![]()
t0 f R% b; m0 |$ o5 W! Y- H1 b
這三種方式分別是LELE、LFLE、SADP。 ! }* z# B m8 S' S! w0 B- s+ P6 D
具體來說,LELE是指將原本一層的電路,拆分成幾層進行光刻機,這樣即使是DUV光刻機,也可以實現7nm。
5 x" A* m! S9 |- }; p
LFLE與LELE差不多,區別就是LELE是直接拆分成幾層來光刻,而LFLE則是將第二層光刻膠加在第一層已被化學凍結但沒去除的光刻膠上,再次進行光刻,形成兩倍結構。
* ~! U# t( X0 A: n1 {
![]()
n! n1 S1 ]1 E' h; v M, H' f
而SADP技術則與上面兩種完全不一樣了,SADP又稱側墻圖案轉移,用沉積、刻蝕技術提高光刻精度。 9 E& T P4 W) D
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不管是LELE,還是LFLE,或者SADF技術,都提高了對刻蝕、 沉積光刻等工藝的技術要求,同時對工作臺的要求也非常高,因為多次對準,不能有偏移。 # l2 p: W# \/ N6 S" Y
而通過多重曝光影響也比較大,一是會導致良率降低,畢竟多曝光一次,誤差肯定就會變大,所以良率就會降低一些。
+ }6 P& u( |( J1 A' b
同時多曝光一次,就相當于光刻的工時翻倍,效率降低一半,那么成本也會增加一倍。
' e7 D" l& K6 S. ]+ E/ V) H" y
所以如果光刻機精度跟得上的情況下,一般不會采用多次曝光的技術,因為效率降低,同時良率也會顯著下滑,最終導致成本可能成倍數上漲,非常不劃算的。
1 ?3 G+ Z b, }/ @; u
只有在買不到高精度的光刻機,又急需工藝較先進的芯片時,就不去考慮成本,不得不采用多重曝光技術了。 # Y" r1 _% `6 `3 v6 W
所以我這也算是給大家解釋了,為什么沒有EUV光刻機,也能夠生產7nm芯片的原因。不過要進入5nm,就必須使用EUV光刻機,因為DUV光刻機精度有限,不能無限的多次曝光,按照專業人士的說法,目前的DUV光刻技術下,最多4次曝光,最多也只能達到7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