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將整個車身底部結構用一體式壓鑄法生成,如果成功,成本降低,效率提高。這無疑將影響整個產業的價格體系,當然目前這一技術尚有技術難點待解。智駕網對話業內專家詳解這一技術的可操作性與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它進入現實的時間并不遙遠。‍‍‍‍‍‍‍‍‍‍‍‍‍‍‍‍‍‍‍‍‍‍‍‍‍‍‍‍‍‍‍‍‍‍‍% a' s5 `# I/ n- ?& G. ~: j! f0 J
$ x1 I6 x _3 f8 y9 a
汽車產業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多項顛覆式創新。 . [% X0 `5 I! z: q @! b2 b# Y
* Z$ J5 K. B I& I
如今,在制造工藝上,特斯拉被曝實現了新突破,車身底部可實現一體式壓鑄,開發一款新車的時間縮短至18-24個月,同時造車成本也將再一次實現骨折式下降。 " U+ A. A( R5 ?6 k
+ D e. F1 `4 v4 J
這無疑將引發電動汽車市場新一輪價格戰。‍‍‍‍‍
. |1 W& @4 n; h6 C6 t- { l' Y/ `7 z$ Y, o/ X' G# a4 \+ w/ K
根據日前路透社的報道,特斯拉在一體式壓鑄技術上迎來新的突破,可實現對整個復雜車身底部實現一體式壓鑄。 3 C; D/ H2 U5 p p6 q1 H4 ?
~, x' ~; S' W. e1 S5 I特斯拉是最早將一體式壓鑄技術用于車身件的主機廠,并已帶動多家車企跟進。 ( U/ {6 @! N; N: u* p
* ~0 m3 |0 s: C3 _( ]5 E當前,車底結構從原來的數百個零部件焊接拼合進化到由前后結構件加上中間部分的三段式結構已經逐漸成為新能源車企的主流。 % ~# j" }1 f3 S7 P4 b
% o& a8 a4 w5 L5 c而特斯拉的目標,則是把這三段式結構進一步整合為一體化結構。 : o# @0 Y. v" o2 ~8 K* N2 x
! D* k/ n9 ]3 k: u3 e! u8 W$ j" p1 ]在電動車的技術創新上,特斯拉一直是全球市場的引領者。不過,這一次被曝光的的技術,還帶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 6 i" D- C0 I% l" G. n! u5 J( A+ N- ~8 X
) K& N0 [ s$ j
據路透社報道,目前特斯拉尚未決定是否要在下一代車型上使用這項新技術。從報道內容來看,主要原因在于雖然整體技術實現突破,但真正要投入量產應用還有多個問題未能解決。 " z, L# L" k+ [- |$ C: J
3 E) D$ m" h& z: c; M1 J0 `: _不過,據稱特斯拉本月就將決定是否要在下一代車型,即馬斯克說了多年的25000美元基礎款車型Model 2上使用這項技術。 2 G9 L" |, i" B0 Z9 V: F
c& u" a N# a- d
據海外博主推測,如果在Model 2上使用這項技術,應該會在2025年或2026年在德州超級工廠實現量產,墨西哥超級工廠建成后將在墨西哥生產。
5 o% @: f( t: c$ U5 \& A) l/ \3 I1 d% V. }
這也將是Model 2能以25000美元的價格銷售并實現相當利潤率的保障,其帶來的效率提升也將使得馬斯克宏圖計劃第三篇章8500萬量電動車隊成為可能。 ) {( l) O0 ?6 n%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