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樓主 |
發表于 2009-5-19 08:06:52
|
只看該作者
汽車工業,我們實際就是個組裝,自己創新還談不上,
1 {- P( `: ?: ]# m$ L8 n1 U
5 R1 T, p" u: s, A. K; \汽車工業是一個龐大的環節,突破一點是沒有用的,從車體設計,鈑金拉伸到電氣控制,都是一個環節,不僅要有芯片,還有一大堆和實際實驗相關的東西,即使我們能 ...
3 x4 ?" o( e7 u, o過街蛤蟆 發表于 2009-5-18 10:06 ![]() 0 F, o4 |3 J* X+ [
.
: V# N5 S3 T: G# Y$ y4 b過街蛤蟆 及 卓信 、螺旋線 三位友好!
7 n- R& ?$ w1 Y7 i.
$ } M j9 t2 |; Y- [& s9 s, _對于你的上述說法是認同的!. ^7 A' X) f7 ]4 O% d
.6 i" k' e% ?- K U h9 \1 h
是的,做為整機的研發來講,控制部分與機械部分是需要通盤考慮的,“斷章取意”
9 D7 Y1 w' b( M. ~- Q式的國產化工作是很難得到原設計思想中的“真蒂”。
7 y, Z, Y* t% |+ S6 S.
+ Q( N7 ?/ y/ v' E4 K3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對高技術附加值商品(產品)大規模的引進,一個與之有5 P9 h& ?, w _( Z6 m
關的一個名詞被人們提到的次數多了起來,這就是----高技術附加值商品(產品)) ?8 L6 j9 h$ c: t7 W
的國產化率。5 _7 ]5 l4 } r( \, c
./ y& f* a7 i! e2 V
在電視中常常聽到的是某某產品國產化率達到了多少多少,有一段時間確實為這些
( a$ M8 p! Y p7 z, f產品的國產化率的逐漸的提高而高興過。但慢慢的發現,這個愿望尤如高等數學中- l. p! @* B* E
的那條“漸近線”,既永遠在逼近,卻永遠達不到,有時在想,剩下的百分之幾沒
2 \( `3 r& [/ c8 a- O8 v" l能達到國產化,也沒什么了不起,也隨著大多數國人沾沾自喜起來。/ a7 a7 \- d7 f6 l& H
.) |. C6 P1 h8 E4 G4 F) f8 K
但,隨著我對計算機、單片機等控制項目的參與、操作、學習、掌握,使我越來越$ S: f% D/ j! y9 V9 o9 I: l
感到這剩下的百分之幾的厲害程序,千萬別小看這區區百分之幾,它是可以要了我
l1 o8 S8 w3 z0 Y& x& C/ _們這些產品的“命”!!7 [! V9 w6 m% J3 l" L. W& x
.
4 [! p. g' W- J3 U1 P) r7 osyw 090519---08.08/ C! p: W8 n" 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