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海怎么輸送? 國家電網 風電 等新技術的發電量不能超過一定比例 否則電網有崩潰的可能. p ?6 G) ` w0 c
搬大象的小螞蟻 發表于 2010-7-9 11:12 ![]() $ q# H6 r( {5 Z+ T8 d: E
& z6 K& T0 R/ P/ ]4 N
4 X1 `! a2 t* s8 ^5 m4 ?
【在深海怎么輸送?】——
' q p- L* ^3 q4 t6 x. C4 f# B在深海發電,應該有其特定的用戶——海島等等。那就不存在輸送的問題。
2 G# V4 a6 \* v& I- w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當和火電相比尤其優越性時,那么輸電就不是問題了,在大規模發電下海纜輸送是經濟的,起碼可以在沿海及大量的海島上近距離輸送,替代火電或“國電網”的供電。) C% k: X8 x6 F; _7 A9 d* q
6 q6 O: p4 [. H$ u【 國家電網 風電 等新技術的發電量不能超過一定比例 否則電網有崩潰的可能】—— 那么就又提出一個“課題”:就是要想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整合資源集約化管理。 因為,目前投資較大的一個原因是:每個獨立單元或發電站都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風浪不停,發電不止”的海浪發電,在用電低谷的夜間,多余的電力怎么處理? 1 、 一種方法:就是用蓄電池“調峰”備用,用海水淡化、制冰、點解水制“氫和氧”等技術消化多余的電量——也就是自產自銷。這一些“附屬設施”,都占用“投資”,這樣就消弱了其經濟性(當然也有一定的效益)。 也就是一個海下電站就要備用一套,那么如果想甩掉它,那不但減掉配套的這一些設備,還應減掉應用上的投入,更主要的是減掉了一大筆投資。 2、
: C9 a1 T b6 ?4 t. z那么這個課題如何解決呢?那就是成立沿海岸線的“直流供電系統”——為“沿海水下發電長城”配套的獨立“直流配套輸變電系統”,好處多多。 2.1- I8 f- p) Q% s% |
當形成沿海海浪發電到一定規模時,就應該建立平行于“國電網”的供輸點系統,多余的電可以買入,需要的用戶可以賣出,自成體系,徹底去掉配套的“包袱”。同時還對各個用戶起到“穩壓”的作用。 2.2
9 a& |% D6 s: z, [" h其結果不但又大幅降低了自身的成本,還大大提高了本技術的經濟競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