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電系統近年很熱,應用很多很尖端。找了幾篇文章,是簡介性質的,拋磚引玉,希望專業人士參加討論,希望初學者在選定自己專業方向的時候可以參考。]
0 T, q, f7 |; ~( z4 `) `' v" b# Z
/ u- y- ]2 o7 P一分錢硬幣大小、頭發絲粗細,這樣的描述語我們都很熟悉。但是,要說一分錢硬幣大小的飛機,頭發絲粗細的馬達,你可能就要瞠目結舌。微機電系統(簡稱為MEMS)就是這樣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微型智能化系統。 % x+ k$ A+ W6 L4 `$ b: _
汽車工業廣泛使用微機電系統 9 x; f! g5 J) W% {$ L
“像人體要感知外界環境變化一樣,傳感器要敏感地測算物質世界的速度、壓力、溫度等信息。隨著微加工技術的發展,微機電系統應運而生。”說起自己的本行,MEMS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孫立寧侃侃而談。 $ I" j3 g6 |5 n% |2 g" c) ?
“目前,MEMS器件應用最成功、數量最大的產業當屬汽車工業。”對于它的應用,孫立寧告訴記者。
( n% d4 |+ f& X4 t% @% Z 現代汽車采用的安全氣囊、防抱死制動系統(ABS)、電噴控制、轉向控制和防盜器等系統都使用了大量的MEMS器件。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發生方向失控和翻車事故,目前各汽車制造公司除了裝備ABS系統之外,又研制出電子穩定程序(ESP)系統與ABS系統配合使用。發生緊急剎車情況時,這一系統可以在幾微秒之內對每個車輪進行制動,以穩定車輛行車方向。 9 n6 R9 Y$ a; l0 S U/ ^
近年來,國際上MEMS的專利數正呈指數規律增長,MEMS技術全面“開花”,各式各樣的MEMS器件,已成功地應用于自動控制、信息、生化、醫療、環境監測、航空航天和國防軍事等領域。其中微型壓力傳感器、微加速度計、噴墨打印機的微噴嘴和數字微鏡顯示器件(DMD)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美國ADI公司的集成加速度計系列已經大量生產,占據了汽車安全氣囊的大部分市場,年銷售額約為2億美元;TI公司利用MEMS技術生產的DMD顯示設備,占有高清晰投影儀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 ^$ [7 a3 `4 s3 f
重大專項瞄準產業化 3 k; m6 Z2 }& a. U0 q9 H
我國MEMS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初,起步并不晚。經過10年的發展,我國已有數十家科研機構在進行MEMS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幾個MEMS研究力量比較集中的地區,并且研制出了微型加速度計和微陀螺等多種樣品和樣機。 1 i' j) @6 A: T; k8 Z( H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成果基本還處于實驗室階段,國內尚無一家批量生產MEMS產品的企業。與此同時,一些國外公司已開始在國內開展業務,進行與MEMS相關產品的合作生產,企圖占領國內市場。 * W! Z2 i! T0 j9 Y, M1 C5 K9 H4 x
“由于力量分散,再加上投入嚴重不足,在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實力和產業化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說到這里,MEMS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孫立寧話鋒一轉,“但是,由于MEMS產品的多樣性,并且是一種正在發展的高技術,所以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并不能壟斷MEMS市場,我們尚有很大的創新和發展空間。”“一旦放松,則會坐失良機。”孫立寧補充說。 4 I9 t# W& b$ I+ W# H
他告訴記者,研究國外MEMS的發展進程表明,政府行為在初期發展起到了主導作用。如1992年美國把“微米級和納米級制造”列為“在經濟繁榮和國防安全兩方面都至關重要的技術”。美國國家自然基金會(NSF)把微米/納米列為優先支持的領域。日本早在1991年開始啟動了2.5億美元的大型研究計劃———“微機械十年計劃”。這些國家微機電系統如火如荼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
4 G! S/ l) g% O3 J/ Y9 r1 M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02年,國家863計劃適時啟動“微機電系統重大專項”,確定了MEMS重大專項的總體目標:針對國際MEMS發展趨勢和未來的產業化前景,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核心技術發展戰略,以支撐我國MEMS產業化發展的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為切入點,重點研究MEMS器件、集成系統、先進制造與測試技術及應用,逐步建立我國的MEMS研發體系和產業化基地。圍繞醫療、環境、石化等行業,開發出若干小批量、多品種、高質量MEMS器件及微系統,推動MEMS可持續發展和未來產業化的形成。
; T8 p# o- }4 u- y0 t 微機電系統化產品全面“開花”
* P( O3 s; |# h+ Y6 c5 ]. w 去年9月,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基于MEMS的加速度傳感器工程樣機在山東泰安野外“一炮打響”。
/ i+ u6 x k; x* }3 c0 A1 Q 在石油勘探中,傳統的檢波器頻率響應低,信號敏感度低,測油層時要像織漁網一樣布陣,每隔大約10米就要埋一個,通過炸藥爆炸產生地震波來檢測。就是這樣,勘測的精度并不高。 8 e0 s/ l! t0 i, Q* {+ A
如今,過去的所有工作只需一個硬幣大小的微加速度傳感器就輕松搞定。把微加速度傳感器放入一個盒子里,插入地表1米左右,測出來的數據準確無誤。目前,山東威海雙豐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微系統所、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等單位正在聯合攻關,攻克微加速度傳感器的設計、制造和應用等方面的難題,進行批量制造和產業化開發工作。 ! ^* m4 c4 d7 q* r) e! h& g/ R
“比如奧運會體育場館周邊的氣象情況,隨時隨地都知道。”孫立寧拿著一個手機大小的儀器說,局部氣象檢測全靠這個“小家伙”———便攜式氣象檢測微系統。 7 c2 G# @* p# I/ R( ?; E% _
別看它小,溫度、濕度、風速、風向、氣壓、能見度等氣象參數,一測便知,指標還高于傳統風向標的精度。對于野外、海上作業人員來說,絕對是個好幫手。“我們正準備把它集成到手機里,就變成了未來的智能手機。” & X9 e. I# v% U# n6 H9 ~
“其實,這些相關技術和器件幾年前就有了,但一直處于實驗室階段,重大專項推動了從概念和原理樣機到實用化的進程。”孫立寧說,通過專項確定的產業化目標的實施,帶動了MEMS從設計到加工的技術平臺建設,提高了我國MEMS的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的能力。
$ ~2 {. ~4 y4 w* `; ^ 他解釋說,10年前,MEMS能做出來,就轟動一時;5年前,MEMS能動能轉,就很了不起,但只能演示和少量的使用,還不能完全實用化。而“十五”期間,MEMS不僅能用上,還能小批量生產。像MEM加速度傳感器、特種壓力傳感器、人體腔道診療微系統、微型血液(生化)檢測微系統、氣象檢測微系統等MEMS器件和微系統基本達到實用化水平,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 " b( l2 l9 D t. g
■我說863 7 G1 @4 p( x7 W" i6 _. u, T1 E
孫立寧(微機電系統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 ' v! y, |) \0 N0 {# j3 s
微機電系統(MEMS)重大專項的定位是重點研究MEMS器件、集成系統、先進制造與測試技術及應用。“十五”期間,專項的工作重點是打基礎,通過平臺建設,掌握MEMS設計、制造、測試、工藝、裝備與系統集成等方面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建立我國的MEMS研發體系和產業化基地,同時研究與開發具有創新性的器件與微系統。 0 L$ H6 z8 I. h# f3 A" _* c3 G
目前,專項已突破了若干關鍵技術,加工能力和成品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為國內的MEMS研發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和平臺。圍繞醫療、環境、石化等行業,開發出若干小批量、多品種、高質量MEMS器件及微系統。若干MEMS器件和微系統達到實用化水平,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MEMS加速度傳感器、特種壓力傳感器、人體腔道診療微系統、微型血液(生化)檢測微系統、氣象檢測微系統等MEMS器件和微系統取得可喜的進展,基本達到實用化階段,并積極開展了多種方式的產業化工作。此外,在柔性傳感器陣列、微型燃料電池、致冷器、透皮藥物釋放微系統等方面取得創新研究成果,為MEMS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 k! F1 f- [8 {/ Q# s* r x% [0 a* g 針對國際微納技術發展趨勢和我國未來的產業化前景,“十一五”將繼續完善我國MEMS制造技術與研發體系,形成MEMS的自主開發與批量制造能力,部分MEMS器件與微系統實現產業化。圍繞環境監測、醫療與健康、公共安全快速檢測與預警等國家需要,研究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納系統設計與制造核心技術、系統集成技術、關鍵裝備和單元產品,提升我國微納系統自主設計和微納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并在某些方面進入國際領先水平。
; ~# K& R) W4 m: J ■鏈接
8 o S! D0 M- \# s4 q8 o 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簡稱為MEMS),是融合了硅微加工、光刻鑄造成型(LIGA)和精密機械加工等多種微加工技術制作的微傳感器、微執行器和微系統。
4 K' t3 i. m& L. y 它是在微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又區別于微電子技術(IC)。在IC中,有一個基本單元,即晶體管。利用這個基本單元的組合并通過合適的連接,就可以形成功能齊全的IC產品;在MEMS中,不存在通用的MEMS單元,而且MEMS器件不僅工作在電能范疇,還工作在機械能范疇或其它能量范疇如磁、熱等。 : d4 J; E3 N) w# @7 Q& F+ A! q. u
1987年,美國UCBerkeley發明的微馬達,引起國際學術界的轟動。1993年,美國ADI公司采用該技術成功地將微型加速度計商品化,并大批量應用于汽車防撞氣囊,標志著微機電系統技術商品化的開端。1990年代,眾多發達國家先后投巨資并設立國家重大項目促進MEMS技術發展。此后,MEMS技術發展迅速,特別是深槽刻蝕技術出現后,圍繞該技術發展了多種新型加工工藝。一次性血壓計是最早的MEMS產品,目前國際上每年都有幾千萬只的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