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大家講幾個創業的例子,無論是成敗,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自己應該怎么辦。
1 G' J- N& }5 F* L! |1 s/ s這是第一例: _0 j, D0 t: q) |, o- l( Y* b
某跨國公司,說名,好多人知道,有一個小蝦米級的項目,合同額約600萬,設備包括粉碎、分級篩分、氣力輸送,轉折臂式粉料懸浮輸送等,我想,社區里的許多大俠都會。我不多說。6 ?6 }6 f& }! v$ O0 a& V' z+ p- z2 h# k
這公司的主要領導是法國佬,負責技術的是日本人,中層管事的是臺灣人。- _9 V1 I- Q. `! }& d# d6 `: _
兩家中國小公司在爭這活,利潤大約30%,也不算高。. p. `) w: k+ ]* }4 u( T
A公司是一家專業鑄造設備廠,以再生樹脂沙見長。設備齊全,老板與中層管事的臺灣人關系甚好,做過該廠的一期設備,質量一般。
/ u# f3 C$ S# m$ J EB公司是一家剛成立的小公司,有6人,以前給該廠做過一些大型焊接件,質量較好。$ d- q: M k# u: ?3 z) z# t4 ]
圍繞該項目,兩家公司展開竟爭。
: ^) D# E# _. |2 ^. S7 K: NA公司的問題是轉折臂式粉料懸浮輸送做不了,廠里沒人會。
7 S6 @7 n% ^- X8 v+ `% IB公司是什么都不會,但B公司的老板頭腦靈活,朋友眾多,一方面應承著,一方面開始找人,總有人會做的,終于有人可以做出日本人認可的方案。 o0 Z. T8 y* N& K+ u2 W: ?
法國佬老板最終決定,項目一分為二,B公司的老板拿到了利潤較高的300萬項目。獲得較好的效益,穩定了公司。逐漸進入正軌。
4 b1 ?' c- w9 \$ a& ?: j3 h到第三期同樣項目的時候,所有項目被A公司拿走,這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誰也沒有說什么。 |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基礎|主題: 799, 訂閱: 90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