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剛跳的工作,以前做的是3C方面的模具,都是精度比較高一點的,現在的廠做的是鏈條,目前廠里沖孔板材一般是6,8,10,15MM的熱軋40CR和45#,模具結構是橋式脫料板,因為板料沖孔后需要和銷軸裝配,所以孔不能有喇叭口。目前的工藝是沖孔后用拉刀拉孔。比方說10MM的板,沖直徑15.8的孔。先預沖15的孔,然后用15.8的拉刀拉光。效率底,刀具加工麻煩,磨損也比較嚴重,沖頭和拉刀都是CR12(以前工作中從沒用過這種雜鋼做沖頭)自己加工。 ) E- u5 ]7 P/ C
聽廠長說同行中目前是2種加工方法,1是預沖后精沖,沖頭用的是比較大眾的SKH11和SKD51,最近試過幾次,精沖的時候定位很不穩定(和產品本身有關,下料精度很低),效率比拉光還低。2是沖孔和精沖一次成形,因為沒現場見過模具,有幾個不明白點想請教一下,1是沖頭結構,這個肯定是臺階型的,就是不清楚1次沖裁到板料的什么位置時進行2次沖裁。2是沖頭材質,因為板料比較厚,精沖的時候沖頭側面很容易拉毛,如果用涂層的話是不是只有鍍鈦一種,或者還是使用什么其他材質的沖頭。3是模具結構方面的,沖孔是模具的震動比較的大,目前是2個導柱,和導套大概是0.06MM的間隙配合。橋式脫料。如果一次沖孔的話模具結構需不需要進行調整以加強模具的整體剛性。
8 s R1 [$ ~& d, d, k6 k;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