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 U( p2 i2 u# U: t. u 0 k; k, g% F1 u' w2 j3 X
四、供油提前角自動調(diào)節(jié)裝置
# E2 a9 p. W4 ?* g% E! {; c& qVE型分配泵的下部裝有供油提前角自動調(diào)節(jié)裝置,該裝置為液壓式調(diào)節(jié)器,與常見的機械離心式調(diào)節(jié)器不同,其構造如圖5-22所示。
+ z5 y9 |5 h# b調(diào)節(jié)器內(nèi)裝有活塞5,活塞左端有彈簧9壓在活塞上,裝彈簧的內(nèi)腔中的油壓與二級輸油泵的進油壓力相等。活塞右端與分配泵油腔相通,其油壓為二級油泵的出油壓力。調(diào)節(jié)器活塞5和滾輪圈2用撥銷7連接。 9 l# O+ R) v. r& y
在柴油機未工作時,由于分配泵內(nèi)無油壓,活塞在彈簧5的作用下移至最右端,撥銷4將滾輪圈1反時針方向轉動到供油提前角最小的位置(圖5-23a)。 * o- F5 P9 N3 o& P
柴油機工作后,二極輸油泵的出油壓力隨轉速增加而上升,活塞右端油壓力上升使作用于活塞右端的力大于左端的彈簧力,活塞向左移動,帶動撥銷使?jié)L輪圈順時針轉動,供油提前角加大。轉速越高,油壓越大,提前角也越大(圖5-23b)。
: E1 Z5 b, B) g/ L+ f' J" q當柴油機轉速降低時,二極油泵的輸出壓力下降,在調(diào)速器彈簧力的作用下,活塞被推至右邊,撥銷使?jié)L輪圈反時針轉動,供油提前角減小。
6 M, @. h4 C& H) m這種供油提前角調(diào)節(jié)器的調(diào)整特性,可以通過改變彈簧5的預緊力和彈簧剛度來調(diào)整。 - O+ F8 ?; s% ^3 _
五、VE型分配式噴油泵調(diào)速器
6 {; ]9 F% S1 P. q; c; E: Z( B9 }1.調(diào)速器的結構
, \% v. |2 K1 {/ U- bVE型分配泵裝有機械杠桿式調(diào)速器,其結構如圖5-24所示。 " `: S9 g; x5 y/ K
飛錘架20套裝在調(diào)速器軸16上,調(diào)速器軸由齒輪11驅動。飛錘架上裝有四個飛錘19,飛錘通過止推墊圈17推動調(diào)速器套筒15。 1 S) e8 `* S0 r. _7 a8 t3 r. ?. A
調(diào)速器杠桿由導桿5、張緊桿7、控制桿13、支承桿14構成。控制桿13和支承桿14裝在張緊桿7上,張緊桿7和支承桿14以M2軸(支點A)為中心轉動,M2軸固定在導桿5上。此外,由于導桿5通過M1軸(支點D)固定在泵殼上,因此,一擰入全負荷油量調(diào)整螺釘4,導桿5便以M1為軸心向左回轉,M2軸(支點A)和控制套筒9便向右移動,全負荷供油量便增加。 + _6 L. @8 D7 R7 ^$ f
起動彈簧8是弱板簧,通過起動彈使控制桿13推壓調(diào)速器套筒15,使支承桿14左轉,控制套筒9(溢流環(huán))便移動到起動位置。
8 _9 t) u$ c1 P$ u% k調(diào)速彈簧2掛裝于張緊桿7上端彈簧座和速度控制桿1下端小軸之間,在彈簧座和張緊桿間裝有緩沖彈簧3,在支承桿14上部銷釘上裝有怠速彈簧6。在控制桿13內(nèi)裝有兩個反校正彈簧10。 ; R% L2 V, Y' e
VE型分配泵調(diào)速器,只要改變調(diào)速器內(nèi)的一部分零件,就可以改裝成全速式調(diào)速器和兩級式調(diào)速器,以適應于不同用途的柴油機的需要。
7 l F2 X/ }) h6 l6 K2.調(diào)速器的調(diào)速過程 7 c1 P- \) c; [/ E! b
(1)起動 , j* \0 B- {! `6 _/ K& E7 ?
見圖5-25,起動時,踏下加速踏板,使速度控制桿1轉至全負荷位置(沿圖中箭頭方向),調(diào)速彈簧2被拉伸,彈簧的張緊力使張緊桿7左轉,至與限制器5接觸為止。此時,由于飛錘15靜止不動,張緊桿7通過弱的彈簧8使控制桿13壓向調(diào)速器套筒14,使飛錘處于閉合狀態(tài)。 3 C: @% I* q: H
此時,支承桿12(通過支點C同控制桿13連接)以支點A為軸向左轉動,使控制套筒11向右移動至起動加濃位置,在此狀態(tài)下柴油機一轉動,便可得到起動加濃。
, L2 ~) w: Z& p(2)怠速
, _1 j7 ^3 b5 e! Q& {見圖5-26。柴油機起動后,使速度控制桿1返回到怠速位置(松開加速踏板),此時,調(diào)速彈簧2的張力幾乎為零。調(diào)速器軸10轉動時,飛錘向外張開,其離心力的軸向力壓縮怠速彈簧4和緩沖彈簧3,使控制桿8和張緊桿右移。此時,控制桿8以B點為支點向右轉動,支承桿7以A為支點也向右轉動,使控制套筒(溢流環(huán))6向左移動到怠速位置。當飛錘離心力的軸向分力與怠速彈簧和緩沖彈簧力平衡時,柴油機在怠速下平衡運轉。
- X, P8 s" k7 e3 n3 v(3)全負荷工況 . Z2 Z+ B7 x) d8 T7 C* C
踏下加速踏板,使速度控制桿1轉至全負荷位置,見圖5-27。此時,由于調(diào)速彈簧2的張力變大,緩沖彈簧5被完全壓縮,不起作用,張緊桿7碰到上部的限制器6并固定在該位置,同時,由于控制桿10也通過支點B、E和張緊桿7接觸,因此,張緊桿7和支承桿9也向右移,使控制套筒8右移并保持在全負荷位置。 $ a7 N3 N3 c( g
當擰入全負荷油量調(diào)節(jié)螺釘4時,導桿3以支點D為軸左轉,支承桿9也要以D為中心左轉,控制套筒便向右移動增加供油量。
! z q/ ?3 P9 G2 U! o) r, A(4)負校正作用
. b' ?. ~; l3 w當柴油機的轉速從全負荷狀態(tài)的轉速再進一步上升,飛錘離心力的軸向作用力大于反校正彈簧2的安裝預緊力時,首先內(nèi)反校正彈簧被壓縮,然后外反校正彈簧被壓縮。這時,控制桿3以支點E為中心逆時針轉,控制套筒便移向增油的方向(向右),見圖5-28。 . q6 ~6 ^6 H5 _9 T( w7 X5 R
(5)限制最高轉速
, x" P: F4 L4 v" d8 ]" X d2 J見圖5-29,負校正作用結速,轉速再進一步上升,飛錘離心力進一步增加,張緊桿2、控制桿5和支承桿4將克服調(diào)速彈簧1的張力,以支點A為軸右轉,使控制套筒3左移,減少供油量,防止柴油機超速。 6 T+ f3 ]+ d, d2 x/ r
4缸泵與6缸泵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柱塞上進油槽的數(shù)量、平面凸輪板上的凸輪數(shù)量不同,及分配通路、分配口數(shù)量不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