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1 N( V' Z3 m4 l! A
# X. X6 |0 y; c" U* U, U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成功地開發(fā)出適用于行駛中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其應用原理就是聞名于世的特斯拉磁性諧振電感耦合技術,即電磁效應。當電動汽車駛過鋪設在高速公路車道中央的磁性線圈時,車載線圈便首先獲得電力,隨即輸入電池中,為汽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實驗數據表明,他們研發(fā)的這種充電系統(tǒng)平均每6.5英尺能夠傳輸10千瓦的電力,效率高達97%。雖然該系統(tǒng)會影響汽車的行駛速度,但是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了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長、電池容量小、持續(xù)時間短等問題,對自動駕駛與導航產生了積極影響。研究人員正在著手研究電磁系統(tǒng)是否會對車內電磁硬件設備與人體產生不利影響,并打算進一步完善無線充電系統(tǒng),期望能早日推廣應用。5 L$ r4 O1 u u4 v3 Y* @! n, D7 F
2 ^- M6 Z K. [& Y6 D2 A
4 `2 i1 B. }! w0 O9 A$ q) B
$ U$ x# K6 u% e: N) l' E |![]()
# S/ i" q, p# h, ?8 @
0 ]* I8 u8 U3 ]3 L1 P4 F
# r9 w8 N$ k) B+ G' I$ o' s& x* z( c4 i9 F8 b3 |: ^
[url=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12/february/wireless-vehicle-charge-020112.html][/url] 3 F9 j4 N" s: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