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發了一篇 “一位礦山老板的設計理念”的帖子,很多社友都想知道結局如何,開始我也想到此事沒什么復雜的,設計一臺碎料機也沒什么難度,原本計劃連設計帶制作一個月就可拉到現場開機調試了。但沒想到一臺設備的設計和制造難度不大,設備制造外的難度卻讓人無所適從,以至于到現在才發現,此事除了礦山老板著急外,經銷商和制造者似乎都不著急,現在連我也變得不急了。
事情是這樣的,西部某省一座稀有金屬礦,每月的產量千噸以下,主要的是將開采出來的礦石用電爐融化,進行初步處理后,倒到地面池內凝結成30mm左右厚度的板狀后,人工使用8磅錘砸碎裝袋,作為原材料賣給冶煉廠精煉。
剛開始,對工業生產一竅不通,又掙錢無路的當地農民,只要給錢是毫不吝嗇力氣的,但現在的信息,即使在深山老林里,也能靠衛星天線接收看電視,慢慢地也懂得自己勞動力的價值了,要求合理報酬的呼聲,越來越高,老板只有不斷的漲工資,如今已漲到月薪五六千元,但下面的呼聲已到萬元以上。老板感到有點吃不消了,就想買幾臺機械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買了一臺鄂式破碎機,沒用幾天發現還不如人工砸劃算(詳情后面介紹)。
設備不對路,老板就央求他的一個老鄉,某外貿公司的總經理,找人給設計一臺適合他們礦山使用的碎料機械,總經理就找到了我。現在的形勢是國內外市場都很疲軟,這個外貿公司只有三個人,租了一套住宅樓當辦公室。我去時發現,房間內只有總經理一人,兩個小時的交流時間,不論是座機和手機都處在靜默狀態,給人一個門可羅雀的感覺。總經理提出的技術要求是,既要能把料砸碎,又不能太碎。至于采用什么結構那就是我的事了。我想了一會說,這不難,可以設計一臺柔式破碎機,對原料進行點到式的打擊,既要擊碎,又不太碎就行了。總經理聽了我的設想后認為方案可行,就讓我回去把設計圖畫出來再說。 不到十天圖紙搞定,打印一份拿去讓總經理過目,看來總經理雖然對機械設計不怎么精通,但對設備的使用性能還是很有見地的,必定是干了多年的機械設備的銷售。更何況,他是惟一到過現場,也了解具體使用要求的人。看過后他說,對于那個礦,這臺設備有點大了,把15千瓦的電機改為7.5千瓦就行了。
對這種隔山打狼的設計方式心中很沒底,就提出到現場去看一下。我也明白這要求有點犯忌諱,萬一我私下與礦山老板溝通聯絡,不就把他晾到一邊了嗎,他自然不會同意。也就打了個哈哈敷衍過去了。
我也知道兩人素未平生,在經濟利益面前謹慎小心點沒錯。就也回絕了他要我把電子版的設計圖發給他一份,以方便審核的要求。
電機功率小一半,設備的各部件尺寸都得縮小,全部零部件和裝配圖都得重畫,又忙了5天,全部畫完了。總經理看過感到很滿意,就開始商量如何制造的問題。我原想設計圖出手,拿錢結賬,我的差事也就結束了。沒想到總經理卻提出,設計一臺新設備,很難保證使用時不出問題,很可能還要進行修改,你不在,我又不懂機械維修,弄不好出一點小毛病,設備就涼到哪里了。我的意思是這樣,咋倆既然合作了,不如再進一步合伙吧。
這可是我沒想到的,就問,怎么個合伙法?
總經理說:找一廠家,咱倆共同出錢干出一臺樣機,拉到礦上去試,成功了就定型,然后申報專利,我已了解過,那一帶類似的礦山企業有近百家,每家一臺就有百臺的銷量,設備的前景不錯,你的意思……
由于工作的習慣,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順便的也就把另件的加工工藝和耗料規格數量目錄做出來了。整機耗料2250㎏左右,大小和一臺400×600的PE鄂式破碎機相似,重量卻只有一半。如果定價也類似,利潤就很可觀了。反正一臺的造價也就是3萬左右,如果和制造廠家說好,第一臺先付30%預付款,等驗收合格礦山付款后,以此款為基金進行后續制造,當然制造廠家除了掙加工費外,也有一定比例的利潤提成,等于是股份制。聽了我的想法,兩人又都只拿出一萬元的股份時,總經理很高興,當即就拍板了。
回家后一連幾天沒消息,我也知道這些銷售人員的毛病,你越著急,他就越不急。也就沒再催。總經理終于來電話了,開頭就說,你真沉得住氣,半個月也不說來個電話問問,然后就問我錢準備好了沒有。
我說早就準備好了,就半開玩笑地問;咱們的公司什么時候開張啊?
總經理沉默了一會說,我這里出了點問題。
我一聽就知道可能遇到漩渦了,就用玩笑的口氣說,該不是夫人不給錢吧?
總經理尷尬的笑了幾聲說,這是一個原因,總共也只有兩萬塊錢,你一個人也出得起。
看來你還有第二個原因了?
你也知道,我是外貿公司的總經理,不為公司弄點利益,總經理的位子也坐不牢……
我很干脆的打斷了他的話說:你的意思是說咱們倆的所有經濟出入都得要掛靠到你們公司的帳上,這也是個好主意,你還有第三個條件嗎?
我覺得出資兩萬怕不夠,你想設備做好了的花銷還會很大的,像運費,調試要顧幾名機電師傅,這一路上的吃喝住,萬一設備出了大毛病,當地解決不了,說不定還得拉回來修理,這沒有個五六萬準備金是不行的……
不用說這次合作是很難再合作下去了,就禮貌地說,讓我再考慮考慮吧。
不用我再說什么,誰都能想到結局如何了。
也許搞機械設計的和搞商貿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的不同,很難有共同的語言,因此這次合作的失敗,也不能簡單地把過錯規歸于哪一方,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大家以為此事到此就結束了嗎?下面發生的事不只我想不到,恐怕也大出你們的意料,我想通過這件事,讓咱們這些干活處事總是釘是釘鉚是鉚,一絲不茍的機械人,了解一下什么叫商人吧。
待續 下面把我設計的甩擊式碎料機的總裝配圖和生產線圖紙貼出來,除說明此文不是虛構的故事外,同時也為后面發生的事請做個鋪墊。
復件 nEO_IMG_CIMG2913.jpg (66.78 KB, 下載次數: 1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5-27 17:14 上傳
復件 復件 nEO_IMG_CIMG2913.jpg (98.58 KB, 下載次數: 2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5-27 17:14 上傳
一晃幾個月過去,碎料機的事已經淡忘了的時候,總經理的電話打到家里來。春節剛過,但還沒到十五,也就是說年還沒過完。這陣的電話大都是拜年的電話,和總經理只有那么一次不成功的合作,可以說沒什么私人交情,給我拜的哪門子年?總經理倒也不羅嗦,兩句客套話后立即言歸正傳。
礦山企業又出現了新問題,原來熔料冷卻后的厚度是30mm,需料方突然改變了規格要求,將厚度提高到了80mm。靠人工輪榔頭砸是行不通了。而新設計的破碎機又沒有結果,礦山老板只好又把鄂式破碎機開了起來。幾個月下來,每月的財務結算下來,老板都是揪心的痛,本來挺掙錢的行當,如今幾乎掙不到錢了。問題就出在碎料上。碎料的規格要求為最小1cm,最大10cm。檢驗的量具就是兩種規格的方孔篩,大的可以再砸一榔頭,小的就只有回爐了。原來用手工砸需要回爐的小料只有百分之二三,自從使用鄂式破碎機后,小料率超過了百分之十。一個月下來需重新回爐小料有近百噸,得要多付出電費100多萬元,還有什么錢可掙啊。老板三天兩頭的電話催,鄉里鄉親的,總經理敢不幫忙嗎。于是又想到了我。我立即說,這沒什么可為難的,把我那甩擊式碎料機改一下就行了。總經理問怎么改。我說,把原來的兩排六錘改成兩排八錘,為增大打擊力度,錘頭加大,主軸轉數加快以增加轉動慣量,問題就解決了。
總經理沉默了一會說,“不是我不想做,咱們都是工薪階層,都沒多少積蓄,又都拖家帶口的,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錢來,萬一失敗那日子還怎么過。我的意思是我跑銷路,你出技術,再找個肯出錢又有制造能力的企業合伙干,這樣風險就小得多了。
看來總經理是個十分謹慎的人,既想掙錢,又不愿擔風險。他的意思我明白,就是我現在當技術顧問的這家公司,公司就是做破碎機的,每年也有千多萬的產值,開發新產品沒一點問題。問題的關鍵是,這種在夾縫中生存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一般都是很謹慎的。和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共同開發新產品,可是個風險極大的事情。這點總經理肯定也明白,他一定以為我在這個公司老板面前有多大面子,可以說和這件事,這才又不計前嫌的給我打電話。聽了我的解釋,總經理想了一會說,既然這樣咱們再換一種方式,我幫他們銷售破碎機總可以吧。
那他們可是求之不得,這是你的專業,我就顯得有些多余了。和這種人打交道,我感到很累,就想借機退出。
最近我也搜集了一些有關破碎機的信息,市場早就飽和了,很難賣。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他們的鄂式破碎機的結構改一下,以適合礦山企業的要求。
我想了一會說,應該不難,就說出了我的想法。
鄂式破碎機,是靠兩塊像搓衣板那樣的棱槽鄂板的開合擠壓,把大塊的石料壓碎成小塊,就像人的上下鄂嚼食物似的,所以才有了這么個形象的名稱。由于擠壓對象以石頭為主,又是以閉合方式工作,在把石料擠壓成小塊的同時,也會出現不少小如沙粒的碎料,石料是越小越值錢。但用到這種特殊情況下的礦山,就變成賠錢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真的不難,把原鄂板的棱槽去掉,一塊做成帶方孔,一塊做成帶方棱錐的,讓壓碎的料從方孔出去,就可以大大的減少過小的碎料了。鄂板是易損件,更換起來很容易。固定下鄂板的箱體鋼板也開成與鄂板孔一樣的孔,外面再焊一快箱體板,與鄂板有一定距離以順利落料就行了。其它結構不動,這個方式實施起來很容易。
聽了我的設想總經理認為可行,就要委托我去和公司老板談。
我忙說這事我幫不了忙,但我可以先向老板打個招呼,如果老板有意,你們可以面對面的直接談。商業談判我不懂,還是你親自出馬吧。你和老板談妥了,讓他把要改的破碎機圖紙發到我的電腦里,我設計好了就給他發過去加工。
期間老板找我談過這件事,我發現這件事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既是個公司,就有一套規章制度,公司的銷售制度是款到發貨,概不賒欠。總經理要試制新設備,得先出試制費,據我所知,一臺PE400×600的鄂式破碎機,光出廠價就五六萬,再加上試制費。想到總經理連一萬塊錢都不想掏,如今要讓他一下子掏這么多錢,他能干嗎?
到現在也沒見老板的圖紙,也沒接到總經理的電話,礦山老板現在有什么想法也不得而知。看來和商人和企業家打交道都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在我看來,我這個設計真的是一棵搖錢樹,只是幾個人都想讓別人搖樹,自己撿錢而已。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