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區發展的討論,已經有很多帖子了,本想在社區建設版塊發帖,但不知怎么回事,提示沒權限。
1 j6 k! ~- l- C2 u4 K. T; ~1 }
: o$ \3 K; r8 K/ l6 b看到關于2012年會主題建議的帖子,想到這么多年關于社區建設的各種討論,在感嘆歲月蹉跎的同時,也更深入的思考,怎樣才能發展?' T& O1 P; {" s$ p; I6 {+ W2 O
5 ]9 [% ~( c2 f, ?: U! \0 V& t對于當前的社會環境,社區里總有各種感嘆,劣幣逐良,體制落后等等諸多,卻少有提及應當怎么做才能改善,提到社區大俠,也常常是一聲感嘆:998也只能是滄海一粟,不能對大環境起任何改變,何況爾等?4 @$ D2 W# A5 E5 t+ H
/ Y5 r+ x3 R% G; q& u# x但以當前社區的瀏覽量來說,無數的砂子如果能聯合起來,不能蓋高樓,做個砂型也未嘗不可。% t! ?( f0 W: N) [: t2 Q# }
4 ?8 f; Y" m e5 R當前機械行業的主流,可能還是國企、外資,但這些大多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門道,可能會有不公正的競爭。
& I6 X u- c) S2 D* {# ~3 m社區不以大為起點,從小處著手,可能也會慢慢得到認可。: D; i+ w2 ?6 ^+ B% ]8 f
6 e8 V% P3 O1 U8 W, ~+ j g" }
所以除了之前社區的項目,覺得更應該大力發展的,是更加親民的產品、技術服務,面向中小私營企業的。! Z( J; ]6 k S, a5 |
) |( u$ d/ [) u/ L* Z) v3 j
比如生產消耗件,如刀具、標準件的比質比價,比如產品技術(設計、工藝等)的服務,比如社區名牌(社區內名牌企業)的認定、考評等等。因為只有這些小企業才真正會需要最優性價比的產品,得到的好處是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而且不會像國內主流國企容易有各種黑幕。要做的東西只面向直接生產者和直接用戶,不面向中介、代理,不搞中國特色,是不是更能在中國這廣袤大地上生根發芽呢? 其實值得借鑒的也很多,米思米、沃爾瑪,都是很成功的模式,借鑒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供應商的管理很重要!對社區來說,完善的評價機制最重要。' A! `, M7 \2 { m% w
0 V2 {; m F( b當然前面說的這些稍具體的方案,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可行的。
( c! c+ @3 e: D. s# k' \5 T+ A$ y" r& Q
; I; f3 {2 Y' C% F3 n2 @+ `8 j我要說的重點是:不管做什么,必須面向最廣泛的人群,最大眾的消費,而不是高精尖。
; t4 E+ C/ e/ a: n; ~4 |
8 y; _0 ~: C' \0 @當然在發展過程中和將來的更高發展上,也可以逐漸產生自主名牌產品,有核心競爭力的,甚至是在某一領域獨有的、頂尖的,但目前來看,這不應該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和目的,通過這一方式也不會成為對整個機械行業最有影響力的組織,因為你只能在一個很小的領域稱霸。
8 \) X2 Q6 T% s: b
+ }# X) r. o7 {5 }服務于小企業,著眼于機械行業的最廣大人群,才是發展的根本。5 d: d8 P, h) G5 Y O+ C
! Y. y6 T) z/ A( Y/ }看到行業的種種,看到各種黑幕、各種浪費、各種爭斗、各種牢騷、各種自我作賤,有此帖。0 j& P1 H* t5 g2 G( a' u) I3 I
% T+ b, r( ?6 n; f3 F+ h t
幾年的發展毀于一旦,是最大的浪費,這種情況在機械行業尤其多,如何能服務大眾,傳承行業精髓,讓良幣逐劣,好的更好,壞的淘汰?
' r5 S0 o4 V3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