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3-4-14 17:18 編輯 ( t0 J! J! E/ z
) Q1 a; r! ~, m! Y& t. B
第四部: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0356/ E6 H; Q; Q8 V, p. w/ N2 U" |0 i
& |% {, L8 J+ d9 {$ p- d
上一部寫到在客戶那里忙了一陣子,進行改造工事和專家講座,結束之后,我回到了上海。# ]4 a1 [1 q7 Y6 Q: |
在上海休整一天之后,有了點自己的時間,開始約朋友見面。) h" J5 J; v9 S W
在這里記錄一下與朋友見面的事情,以及之后遇到的一些瑣事。8 c6 G% B. s1 @: j4 g. I
文字里有一些敘述更近似于日記而有些繁冗,請見諒。
2 ^1 Y' o* {9 A8 h1 J
! k8 m i# K" z" j8 q" O0 }Section 1 by子子 cmiw論壇) K3 b- }$ q6 ? e
首先約見的是論壇上的某大俠,他在松江我在龍泉路,于是約在上海南站見面。; K8 |( t1 ?6 \( d9 Y3 _# {
在地鐵站出口的好功夫飯店,在那里落座用餐聊了一陣子。) @+ H7 H' N9 b. Z2 V
先是聽他給我講滑移裝載機的特性,控制特點。
' }, \6 P9 }* t! X之后我把我遇到的液壓問題也和他探討了一下,交流了一些經驗。
: ]0 J6 f: ~' j2 x- R然后他提到我寫過的東西,說在那里曾看到過learn then ask的說法,說他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x% [# Z. u: }% {3 b9 V% K* N
他們曾經涉及到了關于編程序計算的事情,他們直接去問一個專家,但是人家也無從講講起,
# _5 c/ ^4 g$ D9 L( y* O后來他們自己學習了一些知識,有了一定基礎后再去問,這時就有了許多可以交流的東西。% P8 k1 }& M% @% N# j% U& }( [
6 H+ T" M: I- o9 `* J
Section 2 by子子 cmiw論壇
, p/ {3 O% _# w和大俠告辭之后,我去人民廣場轉了一下,然后晚上去S地鐵站,見一位搞IT的老朋友。在地鐵站出口那個大廈的頂樓,吃了頓在我看來挺豪華的晚宴,倆人點了四個菜,沒喝酒。% X# Y* O# X6 @ G. W6 O0 S( N. o
他在一家電子商務做事,提到的一些他的業界里的事情,7 Q; C% T5 g9 I
他說他們公司,在起步的時候主要是鋪產品,打廣告,& `) L# Y' d4 x+ Z+ G; c3 E5 |
中期訂單多了,就開始做供應鏈,做配送。' U7 z; m1 a' X0 f" x: G
后期訂單更多了,就重點建倉庫,做系統,3 f- U6 x7 V2 w
每一步發展,都是在遇到瓶頸的時候開始挖人,
9 {3 d4 m, w% C5 b直接去找這方面業務的成手,找那些“知道怎么做”的人,挖過來直接用,) N0 ~0 n0 k" z6 j0 S( b
繞過了培養人才的過程,這也許是一種便捷的企業發展方式吧。
2 \9 d0 R7 ]! p4 n% C8 A1 b9 d, Y2 d
席間提到了,他說他們公司用一般的薪水,在上海招不來更多的人才,6 t9 L: d. T1 k: H% S1 y9 `4 d
于是到臨省的城市去建分公司,同樣的薪酬,在那里就可以招到名校的畢業生。
9 k# ?. h2 u+ f( A! U) L4 m然后就提到了,名校的畢業生確實是有不一樣的地方。我就問他,怎么個不一樣法。3 B$ X: n$ y! V$ ]9 y+ f
他說:有些一般學校畢業的學生,工作兩三年后,對工作涉及的軟件系統,也不是很了解,
+ J+ w# u/ K+ S* _1 O3 r4 T而一些名校的學生,工作一年后,對系統就很了解了,問什么都能答出來,也容易探討問題。
0 N9 m, s0 a- C- [4 c7 l# e
. O6 X1 h) f4 y$ M, V" S" f! j俺深有感觸,趕緊記在小本兒上。后來在論壇里寫下了這件事,看大家關于這個事情會有怎樣的考慮。
* x/ C6 [, _: w$ G# U5 ^/ G通過那段話,俺讀出的信息是7 T& Z- X& I* D! H
“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之一是:在一年內能夠對所涉及的系統有相當的了解”6 N; s8 \% \2 W3 b3 u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員工的能力是能夠得到公司認可的。
5 {6 ?( x2 f4 Q# U于是,無論是不是名校出身,如果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達到這樣的地步,& Y& V6 M, W; E4 R8 j
那么這個職員的能力和價值就會得到肯定。) r7 B' d, w6 M% s) ]1 f
0 M5 `6 q6 [" ?7 ?% J" @
說到俺們的機械專業。在一年之內,對所接觸的主要產品的,產品結構動作原理能力計算和電氣液回路,+ l" h9 r7 n* G/ `% S+ {6 u
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否做到這一點,是一件值得被注意的事情。
+ \! K9 {/ S0 _& u動作的原理,計算書的主要部分,各個零件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 [5 Q$ w. V! g. M& a$ y+ o
電氣信號的獲得與處理,空氣回路圖與油壓回路圖,把這些都有一定掌握的話,應該是有益的。5 v; V z- M: ^2 ]! K2 J/ I5 G
畢業生新到一個企業里,或者是轉職者到了一個新東家,. K. V( a. [$ G: k% S9 @
如果能夠達到上面的目標,那么接下來的路應該是比較好走的吧。
) ^- Y# R3 Z5 Z6 x, l4 y& o在思維中給自己設定這個目標,然后看看自己在半個月之后一個月之后兩個月之后,
8 c' r& m# r0 f5 \* v) q' s1 X對手頭的系統有多少的了解,對不足的地方去摳一下,或許是有必要去考慮去做的事情。8 }+ O- D! ?% u8 C
0 z+ q$ Y+ D; c9 L" B( w這個問題我將其分解為兩步的過程:
# w. w, z' _$ b0 t8 u& p A 名校出身--> B 較快搞清工作系統--> C 被公司認可。
# X6 T7 G9 _; `: T6 K5 x! x5 |/ ~' L對于這個ABC的過程中,怎么來看呢。
4 n: r3 A4 O) D5 ~從論壇里的一些回帖來看,有些朋友把著眼點放在A->B上,$ U& p* C5 B; {9 _9 c! Z2 c' n
針對名校是否能力強或者能力強的原因來發表看法,來分析是否名校畢業就會能力較強。
( ^$ V) e) ~: g# d; x4 R但是我感覺,對于A->B的過程進行分析,如果不是名校畢業的話,即使分析出結果,也沒有辦法去參考。
`) Z) A8 L+ y2 k; j! X) c所以我更傾向于的思維方向是:把著眼點放在B->C上。% t4 c; V; g/ `) ]8 P. a9 @
就是說,B是一個被公司在意的能力。
2 ?1 p& n4 m4 r! ^即使我們不能實現A,那么,如果我們認識到B是一個目標,并通過自己努力去達到B,那么也會得到C的結果。& u/ A5 L9 ]! U; ]/ g
把著眼點放在B與C上,或許對我們的工作,對新參加工作的人,更有一些指導意義。
5 y6 s- m- H$ H, b$ T( G$ r' `% R4 l# a& o5 {
Section 3 by子子 cmiw論壇6 n( q h$ c9 t5 \7 c, s
之后周日晚上,去K地鐵站見另外一位老朋友。和他到附近的一家飯店吃飯,水煮魚片很好吃。
7 l% _/ ~7 b7 B( U% [3 y和他聊了好多話。我對他提到,前一陣子我在客戶那里做培訓翻譯,專家去了幾次但客戶卻一直沒能重視這個機會,到了最后才開始重視但是時間不多了。另外在專家的講座時復印了一些資料,其中有些常見問題的列表,都是日語的,但是他們也沒說提出來讓我翻譯一下,就那么過去了。有些細節如果注意一些會更好一些。
2 Y: L) _# y( Z! n3 B, [. `; W: n3 C% I, K, I7 X
我的這位朋友現在在一家造船公司做一個小主管,手下帶著幾個人。
& I# W& F* Q( k他說有時候帶著手下的人去船場做實驗,結果手下們,空著兩只手,只拎著筆記本電腦就去了。后來他看這樣不行,就花時間總結了一個list,列出所需要的儀器和設備,以后再去實驗的時候對照list檢查攜帶的物品,一項一項地check。另外,他提出采購了一些辦公用品如裁紙刀和打孔器,和必要的實驗裝備及工具,還自制了一些必要的實驗器具。以至于后來再去船場時,客戶也稱贊他們的team很專業。提到他的手下員工,一些問題是設計做得好而communication做的有待改進,另外提到“有些問題是曖昧的并沒有明確答案的,如果究詰就會影響工作進展”,還有一點就是手下員工不善于去matomaru,也就是歸納總結。還有就是由于沒有見過一種別樣的新的模式或系統,就會固執于堅持已有的系統。
; l5 x. ?5 n- h0 c; R3 |+ g( t' g) g/ e
談話中間提到一個測量距離的器具。需要測船舷到水面的距離。已有設備是激光測距儀,可以測量從測距儀到某一垂直正對平面的距離。但是如果單獨將一塊木板拋到船下的海面上,那么木板會漂浮,不能保證垂直正對測距儀,于是他弄來一些其他簡單的設施,采用了一個巧妙的方法,來測定船舷到水面的距離。在這里不具體敘述,各位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發揮想象力,來鍛煉一下。
' c* Z6 u3 W' i1 T; B; Y) q
! N$ ?$ T; a9 y8 d- `Section 4 by子子 cmiw論壇% {5 X/ Y& R3 y# M _& X: |% f
平安夜之前,在網上發了個帖子想找人一起吃飯。論壇一位熱心的大俠給組織了一下,周一晚上,在世紀大道的一家飯店里,四個人吃了一頓豐盛的晚宴。其中一位還是我大學的后輩。我第一次吃湖北菜,覺得挺不錯。
. Z/ r) ]* [- p% p2 a0 m飯后還參觀了那個圣誕小屋。托諸位的福,我度過了一個溫馨的圣誕節。
4 `8 m+ b5 a( D8 P: _
% v9 f6 n6 x& ?5 f- f! [Section 5 by子子 cmiw論壇' j9 U- b! P, x q( Y; H; c* |
圣誕節后,公司總部來人,上司和另外兩個人來上海,和我合流后坐車去臨省,到客戶那里去談業務。
7 {! N, J/ V$ ~ g% l4 {9 L
. P, y$ j4 I9 `3 K, K. t3 c6 P到客戶那里,先進工廠里看了看,我們有設備已經安裝,正在進行調試。此前客戶反映,有一個地方有時候該吹氣時不吹氣,我們同事覺得奇怪,不太相信會有不吹氣的發生。在現場進行動作確認,果然,正常吹氣了。這事就算是放下了。但事實上,我們走以后過了一段時間,客戶又反映,還是偶爾有不吹氣的時候。有些故障不是經常發生的,去的時候看不到,所以比較麻煩。有時客戶反映問題的描述也是有對有錯,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這個事情更為麻煩。
* t5 b( K# y& ^+ z* d) B. T3 B' u0 _- ]# @5 a! H3 F
次日,我們在現場看的時候,設備突然出了點另外的小問題。呵呵,真是時候,正趕上我們來這天發生了。客戶說如果不是日企來人親自看到的話,如果只是打電話匯報,或許日企還會懷疑這個問題的狀況。這個相信與懷疑,是一個較為麻煩的事情。我們的人鉆到設備里,看了一陣子發現了問題所在,然后聯系總部調配人員安排時間過來維修。同時在客戶現場這里,我們確認有沒有必要的工具,因為需要彎曲銅管,所以需要找pipe bender和cutter,我們在安裝設備時留下的材料里面翻找,找到了4個bender,唯獨沒有需要的10mm的,只好聯系總部讓來人的時候帶過來,我們找到了一個cutter,剛匯報完,結果我發現找到的那個cutter的刃口是破損的,趕緊再次匯報,cutter也需要帶來。: l5 D8 X, I3 Q- ~$ A
! {. ?6 B1 O( i/ L
之后是準備開始洽談,開始之前我們先介紹了一下這次設備修理的日程安排,就是哪天來人下飛機,哪天需要客戶派車接人,哪天需要安排旅館,哪天需要安排午飯之類的事兒。上司先是跟我說了一下,并讓我寫在white board上。但是到了需要給客戶講解的時候,上司沒有明確地說一句話讓我來講,我就在旁邊呆著了,上司自己講的這個日程,對方客戶那里的翻譯給翻譯出來的,當然white board上我已經用中文列表寫清楚了,看也能看懂。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當時我沒去主動講解,是不是我的失誤。事后,上司也沒對我談這件事兒。現在想想,自己當時應該主動問一句,自己沒去“主動”去確認一下,這個是自己的“不作為”的失誤。這件事情,無論是上司去講,還是我去講,對于客戶的角度來說信息都會傳遞過去,沒有區別。但是我自己的 說與不說,會決定我會不會受到一次“客戶場所的現場發言演習”,這對我來說是有區別的。人總要做一些事才能plus的,這樣的機會,錯過了,也就失去了練習的機會。
$ F% G: [( w6 O3 r' O z/ p F6 ]4 [- S' x B% m
這次洽談主要是我們準備向客戶推薦上模翻轉系統,事前上司給我資料我看了一下,我看到資料主要是控制方法的內容,哪一步做什么,列出了好幾條,我有點疑惑這樣的資料給客戶解說,會不會把意思傳達過去。洽談之前,我看到項目商社的人正在翻譯那份資料,逐條翻譯。之后正式談的時候,上司就用那份資料來介紹,另外拿了一張上模翻轉系統設備的照片放映出來。結果客戶提問照片中的導軌是做什么的,上司想了一陣子,才猜出那個導軌的作用,另外那個控制方法列表的資料,也只是一閃而過。我比較注意的是,說實話覺得這一次上司對presentation的準備有一點不夠充分的地方,當然我也知道上司最近工作比較多,也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客戶那邊倒是沒覺得什么,大致明白意思了就好了,也許是我多慮了吧。5 \* h% e3 F% Z5 o+ ~
) n7 N! A) B5 J& w) KSection 6 by子子 cmiw論壇
/ {! _9 B/ L& L3 m9 b& n客戶訪問結束之后,到了年底,日本公司在元旦時會放假一周,所以我有機會回了趟遼寧老家。( [* h1 [0 c4 [' T
0 a. k# d) i0 C3 s1 h
坐飛機從上海回到沈陽,然后坐機場大巴去市內。看著車窗外白茫茫的雪景,渾河上滑冰的人群,都讓我有了點久違的感覺。客車到市區后我收到一條短信,一看是客戶那邊的設備工程師。我打回去問什么事兒,他說設備出問題了。于是我問他,是哪臺設備,他說好像是一號機;我問當時正在進行什么操作,他說現場人員沒具體告訴他,所以他不知道;我說那當時生產的產品是哪一種,他也說不知道。我對他說,你就沒有一點具體的信息么。他說,現場的操作人員只說了出問題,具體問問題內容時,現場操作人員也不說。我對他說:“跟你說個事兒。我們的設備出問題了,按說我們應該親自去調查,但是現在抱歉我們不能馬上過去,所以希望從你這里能得到一些現場情況的介紹,現在是我在請求你為我幫忙。但是如果你什么情況都不了解,那么就有點不太好了。現場人員說的不詳細,他們對設備不太了解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你作為設備工程師,你要弄的詳細一些才好。倒不是說因為我想知道,才讓你去具體調查情況,而是說,回頭你的上司問你設備出了什么問題的時候,你也需要能夠具體詳細地回答問題才好,不然上司對你的評價也會減分的。”他聽了之后,沒有表示異議,說去問問再來向我匯報。過了一會兒,電話過來了,匯報得挺詳細。這個問題我也解決不了,只能是匯報給總部,預計年后解決。
2 m" e" N( f! F# S. ^; j% G: Y- t; p3 @1 \2 u
說到他這件事,主要是想起了以前在我身上類似的事情。去年我在公司的時候,有一次還是這個設備工程師來短信,說設備有問題。我聽了他一些介紹之后,回頭向我的上司匯報,上司問我,哪臺設備,在哪種產品時出的問題,曲軸停止的角度是多少,當時某某壓力是多少,有沒有別的異常信息。我因為不知道要確認這些地方,所以沒法回答,很窘迫。我只得重新打電話問這個設備工程師。問過之后再次匯報,上司再問我一些事,我還是有沒確認的地方,只得再次打電話詢問客戶。在這里,其實我感覺上司的問法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當時是剛開始接觸售后服務的工作,有些事情不知道要去確認哪里,把某個閥關上然后看看某處的壓力是否正常,這樣的事情我一開始考慮不到,如果我直接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就不好回答,上司給我的如果不是質問而是指示,我會更好辦一些。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找對方的原因,對改善事情是沒有幫助的,沒辦法的時候,還是盡量從自己方面來注意改進吧。因為有了這些經驗,從那以后客戶對我說設備有問題的時候,我會盡量把這些基本的信息,和能想到的確認內容,搞清楚,然后再向上司匯報。& `- d x$ ^* p( f; Y9 C% _
& w' P K! y% V" x! NSection 7 by子子 cmiw論壇
8 O: g9 N: S+ g1 d9 W$ c跟客戶打完電話,大客車快到終點站了,我決定和旁邊的男生聊幾句。一問才知道,他在青島工作,也是做機械設計的,主要做壓力容器的設計等。我說我也算是做機械設計的,然后問他壓力容器設計時會遇到哪些問題,他沒怎么細說。然后他說他來沈陽見朋友,手機沒電了,旅館也沒確定,他在不停地往窗外看,看路邊有沒有合適的旅館。我說我知道攜程的電話號碼可以訂旅館你要不要,他說不要。快到站時,我說要不要我把手機借給你你打個電話和你朋友約一下,他說不用。不用就不用吧,對于他來說陌生人的熱情也沒有必要去隨便信任,這個無可厚非。但是我想說的是,和你說話的時候你是否可以直視談話對手的眼睛。這個被稱為eye touch,看起來是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卻遇到好多大學生做得不好。有一次我回大學母校時,在校園里問路,問了兩個學生,談話時他的視線就一直沒有落在我的臉上,而是偏右30度。我覺得挺納悶兒的,這樣對于他以后的面試或許會有點不利,一個人與多少陌生人對話過,看他的eye touch也可以看出來一些。這一點做得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其在融入一個team時會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 I& Q1 e. ] d; K( l8 ]; g! |* }6 z2 C1 h2 m0 l5 S& b4 Q
Section 8 by子子 cmiw論壇
$ y0 A8 p$ g2 I" Y在遼寧度過元旦休假,之后我再次回到上海。坐飛機從沈陽到上海后,在走進航站樓時遇到一個大學生,他問我在哪里可以取到自己的托運行李,我說你跟著我走吧。然后和他聊天。聊天中得知,他腳受傷了,父母開車在候機樓門口外等著接他。我比較擔心,浦東機場的到達樓層是2樓,那里沒有汽車停車位置,一般是在3樓出發樓層那里有些車在那里等候,而他第一次來這個航站樓,取行李的地方都不了解,讓他從到達樓層往上走到出發樓層去找車,或許稍微有點麻煩,我對他說讓他父母到航站樓里面2樓旅客出口來接他那樣會比較保靠一些,他說他父母對這里也不太熟悉決定在外面等,我比較擔心所以就準備給他帶路。他的腳不方便,所以走路比較慢,在水平扶梯傳送帶上,他只能站著而不能往前走,我也陪他站著,這樣很花時間。當天晚上我需要去上海市內住宿,當時是23點整,而機場六線大巴時間是23:20和24:00。我能否趕上早一點兒的巴士是個問題,走走看看吧。
; C) r) G( X" _, b
/ S" C2 V f, E/ M5 _" R: j, S F走路的過程中,旁邊有兩個女人,看到有一個男乘客用小手推車推行李箱,就問他是在哪里取的行李,那男的向通路的旁邊指了一下說在那里,兩個女人就往那邊走。這個學生聽到了,覺得奇怪,問我那個地方可以取行李么。我說,稍等一下。果然那兩個女人到了旁邊,沒有行李,很疑惑,然后我對她們說,那里只有行李推車,如果你們想要取行李的話,要到通路的盡頭,有轉盤可以取,她們向我道謝,就向前走了。我對這個學生解釋,估計是那個男人沒有聽清楚她們的問題,男人告訴她們的,是行李車的位置而不是行李的位置。我的感受是,簡單的一問一答,也是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有的時候提問的一方對問題說得不夠清楚,而被問的一方,要么需要去確認一下,要么需要去猜測一下,對方“想問的東西”是什么,能不能去弄清楚或預測這一點,會決定溝通是否會導致gap。這件小事兒是無所謂的,但是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信息交流的過程種,“確認”是一個有必要去落實的動作。, N- `& n; @ `) O5 E! D# S
+ q; y9 |3 e3 r5 d
之后和這個學生聊天,問了他的一些大學生活之后,我說我在日企工作。他說,雖然說外企工作環境好一些,但是給資本家工作是在用命換錢。我在心里嘀咕:這個家伙,好歹我現在也是在幫你,你丫就不能說點好話。說話,不是為了說而說,而是為了傳遞信息來說,你傳遞一個不好的信息給對方,對你沒有什么好處,還不如不說。小孩子么,也沒必要和他計較。他的腳不方便,所以是需要幫助的,該幫幫一點吧。& y9 q0 L* C2 r( {6 ~+ V4 M0 |
: d+ q$ }2 t4 f6 I! t我陪著他走到通路盡頭,乘滾梯下樓,就是取行李的區域了。我說我先去一下洗手間,結果這孩子對我說,謝謝了再見。我心里納悶,你就這么想甩開我么,嘴上說的是,那里有轉盤你先看看吧,我一會兒還回來。從洗手間出來后,我回到眼前的轉盤這里,轉盤上有很多行李,轉盤的指示板寫的是“from沈陽 春秋航空”。我有一點疑惑。我們坐的航班是吉祥航空,也是一家私營航空公司,所以我認為或許這個航班是兩家私營公司聯運的,因為國航和日航有時會聯運,導致我會這樣想。于是我在轉盤上看了半天,但卻并沒有發現我的行李。疑惑之余,我決定往遠處走一走看一看別的轉盤,結果在遠處,看到另一個轉盤寫的是“from沈陽 吉祥航空”,我才知道這又是一個amayi的mistake。當然了,沒什么大問題,只是耽誤了一點時間而已,我還得走回第一個轉盤,把那個學生叫過來,他還在那里等行李。
' a$ f, e1 _4 i: J% I* ]' z& ?, e* y
然后他過來了,他找到了行李,又一次對我道謝,然后就走了。我心里想,你就不能等我一會兒,一起出去不行么。無所謂了,我已經幫他找到行李了,任務基本完成了90%,他找父母車的事兒,讓他們自己打電話聯系吧。我對他說今天辛苦了路上小心一點之類的話,然后他就拽著箱子走了。我繼續找我的行李,我拿到行李時已經找不到他人了,沒機會帶他出去了,不知道他能不能順利找到他父母的車,不過他們有電話聯系所以估計也沒啥大問題。另一方面,我這邊由于在水平扶梯上陪他站著,耽誤的時間太多,導致沒能趕上23:20的車,只得等24點的車。在大巴候車亭等了好久,車終于來了,而且我驚奇地發現車上居然坐滿了人,因為車是從一號航站樓過來的,所以在那里已經上滿人了,到了二號航站樓的時候基本滿了,我好不容易擠上去,在車門那里呆著,堅持了一個多小時,后來有人下車了,我才混了個座位,一路迷迷糊糊半睡半醒。
2 t5 h: Y2 L& J" D+ ]
5 \ Q4 M8 n& M& I2 y+ jSection 9 by子子 cmiw論壇; C% ]4 O1 j2 p" t
過了一段時間,終于到達了六線終點中山公園。我拽著大箱子去找旅館。在一個街口拐一下,再在下一個街口拐一下,到了武夷路上。然后沿著路走,走了好幾分鐘也沒看到旅館,深更半夜路邊也沒有可問路的人,心里有點沒底兒。于是我打電話給旅館,對方是個男的接電話,我說我在武夷路上走,問賓館怎么走,他說這條路沒錯,然后問我在哪里。每次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找旅館都是一個課題,在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問一個熟悉地形的人,他怎么引導自己找到目標,是件有趣的事兒,對他對我都是一個挑戰。他問我現在在什么地方,我周圍路兩邊只有房子,偶爾有個廣告牌說了估計他也不知道,我說我剛路過一個大樓上面有個很大的夢字,他問我是不是 夢在上海,我沒聽到夢字,我說我是在上海,對方估計心里郁悶但是沒有笑出來,這點我很感激。對方的下一種確認詢問方式讓我非常佩服,他問我路邊的號碼牌是多少號,我在墻上找了找,說是269號,他說讓我往小號走,我迷迷糊糊的沒明白“小號”是什么意思,然后他說他們是155號,讓我往數字小的方向走,這個解釋我很感激,然后他告訴我旅館是在一家餃子館的旁邊,對面是七建,我就安心了。通過電話,我明確了,我走的方向沒有錯,只是還沒有走到而已。又走了幾十米,看到馬路對面有七建,路這邊有一個保安,總算看到人了,我就問他哪里是餃子館,保安連頭都沒回直接往身后一指,原來他身后就是餃子館,只不過燈全關了我沒注意而已,于是謝過之后,往旁邊一拐就找到了旅館。對于那個接電話人的指路方式,我很佩服。到了房間已經是是半夜兩點,沒少折騰,累的夠嗆。8 g0 A1 Z% d. H {+ b ?
+ u: E" V$ B4 \# @5 _ f5 @ ?) tSection 10 by子子 cmiw論壇
) G: S. d L1 K+ w0 M7 C a在上海的旅館里住了一晚,次日早晨出發去客戶那邊。在客戶工廠里,我需要打電話給公司總部以確認一些事情,廠房里太吵于是我到外面空地上打電話,結果談了二十分鐘,凍得都有點哆嗦了。晚上在旅館睡覺時我覺得嗓子不舒服,結果凌晨三點自己醒了,嗓子疼,估計是感冒了。我打電話給旅館前臺,說我感冒了問有沒有感冒藥,結果對方很確定地說了兩個字:沒有。我問這個時間外面的藥店有沒有開門的,她們繼續說沒有,然后就沒下文了。郁悶,她的下文就是:因為沒有藥,所以你就自己挺著吧。這就像是,你提出一個問題狀況A,客服給的回答是B,然后狀況A沒有任何的改變。在Custom Relation Management里有一點是:你要知道“顧客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只給出一個原因解釋,而沒有措施去“使情況有所改變”,那么這個對應就是一個失敗的對應。寫這些想法,不是針對旅館,針對他們的話他們也不會去改變什么,主要是我自己現在也在做售后服務的工作,這些方面需要注意,客戶需要的不是一個解釋就完事的問題,而是需要的問題狀態的改善,至少是一個力圖改善的態度。然后把話題扯回來,在一個陌生城市出差確實不太容易,不過好歹還可以上網,百度了一下這個城市的二十四小時營業藥店,搜到了一些相關信息,而且不是官方的,只是一些論壇里的只言片語,看了各個帖子的發帖時間和藥店大概地址,在百度地圖上找相應位置,最后決定到市政府附近的一家店那里去試試運氣,打車到那里,果然有開門的藥店,看到藥店感覺像看到了救星一樣,買了點藥回來才算是解決了問題。1 u# o$ T) }4 D$ Y( g: [; j
! E$ A5 d& ` L$ @) T/ i
Section 11 by子子 cmiw論壇
" T9 `4 R5 m H4 `) b在客戶這里弄了一陣子,總算結束了。原本以為一兩天搞定,結果弄了六天。
/ T. t# L+ @( Y! A. L1 f+ |這幾天住的小旅店又不能刷卡,所以身上帶的錢都花得差不多了,剩下大約二百元錢。2 Q- E, q( e/ k6 p3 A
我準備坐長途巴士返回上海。, m/ O9 i$ s7 j: \+ B& o C
之前曾有一位網友在看到我發的帖子后給我發論壇短消息留了電話,說到上海可以聯系他。
: B& z& I" ?) e% _# r3 M* ^8 E7 `但當時自己沒有記錄下來,認為需要聯系他的時候上網再查短消息就好了,這是一個辦事amayi的地方,* Q6 H: v; ~# c0 {2 d
現在突然想找他了,因為是直接從客戶工廠那里出來的,根本沒機會上網,當時我連智能手機也沒有。2 G- ~; c0 Y. `
我留的后手是。打電話給朋友讓他幫我查我的論壇短消息,結果朋友沒接電話,失敗。. F! O! X" ?$ j' L
結果在巴士站,買票后驚奇地發現,候車廳里有電腦可以投幣上網,thanks。
2 m" L% W: g# W2 L3 r9 D: V于是趕緊上網,調出了論壇消息記錄,把電話號碼記下來,電話打通了,和他約定在上海吃個飯。
% A" j9 B# t* ?上網之后,發現我買票那班巴士已經出發了,只得退票重新買票,退票又損失了二十塊錢,我忍了。& Z: t2 z) |0 O- B6 Q" `
; U" U% V1 T' B; ?( a坐巴士到了上海,趕到了赴宴之地,俺身上只剩下一百五十塊人民幣了。
! H" ^1 r. ^& e& o$ N9 i晚上在上海訂的旅館是一百三的,而且要先交押金。
5 W0 q1 Q1 _7 u7 }俺一路上把錢數來數去,算來算去,考慮要不要見面吃飯后再找上海的熟人借點錢應急。# k0 M, |( @9 x7 f
還好社區朋友開朗大方,主動買單。5 k. J" T: }% F( O0 E% h5 G+ e. e
我說非常抱歉讓您破費了,這次因為出差延期所以我身上剩錢不太多了,7 u9 `7 D2 i" s7 w1 w
結果這位大哥一聽這話,立即就問用不用資助一點,俺就只好紅著臉借了一張紅顏鈔票。
. [8 I" q& Z- U3 P9 @很久沒有這種感動了。
4 q$ ] y$ U$ Q- J+ i: c+ `晚上我到了龍陽路的那個小旅館,前臺居然要300的押金,俺商量商量,給押了200。- m# J& u! n0 x) z
要不是這位社友熱情相助,俺恐怕要半夜找人借錢,或者破費一下去住能刷卡的旅店了。
6 Y( ~1 Z4 Q. r! K( c2 H這里就不點名表揚了,對于這位七零后的社友的這份恩情,俺深表感謝。
! P/ X5 B* o5 c) y, m% s一月末的時候俺又出差去上海,把這位朋友約出來請他吃飯,把錢還給他了,并給了他一點小禮物表示謝意。* u* w5 M& U- F! @' f5 E
2 B+ j- u2 \; y# b, C' C! wSection 12 by子子 cmiw論壇
+ d/ O2 r- S: x' o: F在旅館住了一晚,次日到浦東機場乘機。辦手續排隊時注意到我前面有三個日本人,廣播里說我預定乘坐的飛機晚點了,我問服務人員的同事,他們也在問,于是我知道了或許是同一班飛機,于是就攀談了幾句。辦手續后,我才知道他們之中只有一個老人是坐飛機,另外兩位年輕人是來送行的。年輕人很客氣地拜托我給那位老人帶路,并說老人是第一次來中國旅行有些手續不太熟悉,我說沒問題,年輕人給了我一張名片,我想回贈一張名片,結果包里太亂沒翻到,就算了。我帶著老人過了邊防檢查,再過了安全檢查,帶他到候機口那里,坐在那里等著登機。在那里時,我問這位老人,問他對現在日本的年輕人有什么看法,他說,在他看來,現在的年輕人,缺乏一種hungry spirit,我讓他具體解釋一下,他說是缺少那種“要去做,要去積極地行動(gambatte),要去拼”的精神。他說他們年輕的時候,日本資源匱乏經濟不振沒有那么多的東西,父母只能給撫養到十六七歲,然后父母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就要自己想辦法生存。而現在的年輕人受到了太多的父母照顧,以至于“不去拼搏做事也可以生存”,所以就出現了好多的社會問題,日本的經濟也漸顯頹勢。同樣的問題,在我們這里是不是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呢。飛機晚點了一個小時,后來終于可以登機了,我給老人帶路,帶他到了飛機里,為他安排好位置,然后打電話給剛才送行的年輕人,把電話遞給老人讓他們說話,之后電話遞回來,年輕人也向我道謝,并約我再去上海的時候有機會出來吃飯。
, @. o! T, z/ E5 O4 k. I- T' B8 ~6 r" s6 n$ R8 U7 ~, X5 f+ z4 _: \
Summary by子子 cmiw論壇+ @, p. q9 q+ N# B a7 h% E
年末的出差就這樣結束了,每次出差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會有不同的談話,每次談話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這些是工作之外的一點心得,把這些內容寫在這里,如果有朋友也可以從中得到一點點的參考,那或許將會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如果文字中有哪些point您表示注意,歡迎指出。謝謝您的閱讀。+ Y9 T& i6 k2 A9 K
9 {( O5 X7 e+ l- `- v, B3 ^6 \以上: G# k8 T" C0 w; A0 s/ ?0 ~0 s/ {
$ E/ _' C5 m' g3 fby 子子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