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冶金一般人會想到礦山等工作場所,但日本一家冶金廠出奇制勝,它以手機等廢棄的電子產品為原料提煉金屬,令人意外的是,他們的煉金效率比礦石一點也不差。據香港《文匯報》12月16日報道,日本東北地區過去曾有許多金礦和銅礦,可惜近年礦山金屬產量逐年減少,當地冶煉業幾乎衰亡。
X3 {6 \# [3 m" h7 a+ y9 i$ a, U冶金工廠“小阪制煉”利用百年前的傳統冶煉技術得以生存,但冶煉原料并非礦石,而是廢棄的手機、電器、電子底板等。
1 t/ S2 x; d- z; X9 w' ]2 F9 j據報道,“小阪制煉”前身是銅產量曾在日本數一數二的小型礦廠,工廠年產金量約6噸。“小阪制煉”用手機煉金的效率遠高于礦石。在年產量約7噸的鹿兒島金礦菱刈礦山的礦石中,每噸礦石含金量僅約40克,相比而言,小阪制煉的每噸手機可提煉出300克金。
. {7 e( E) {% K據報道,1990年關閉的小阪礦山能重生,主要受惠于百年前的傳統冶煉技術,因小阪礦山過去開采的“黑礦”含有鋅等大量雜質,用于去除雜質的新技術產生后,傳統冶煉技術逐漸被廢用,而今日竟適用于冶煉手機。 t: Y e( f) I
P: `+ n* k; L1 J) I1 T; F) _/ m
點評:
# y! w. Q& n. e2 _& W在我大天朝的汕頭,早就開始了電子產品提煉金屬的開發工作了( O) D; j$ U7 s! o% h1 h1 \ u
3 P& `7 r4 G- e; B3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