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舉例說明吧:" r. e- U6 J6 y* D# W* h
比如,客戶訂10K件A零件。交貨期9月30日。系統里設定A零件所需用到的全部消耗品品種及數量以及供應商的供應周期N日(為了便于說明,毛坯和輔料供貨期暫定均為N日)。產能是X件/日.線,緩沖期限為Y天,設定成品率為Z%。: w- {( t6 _& ?( f" E1 A1 m
那么系統會進行:- D/ W/ k) {5 Q0 M- V+ b
1)從N+10K/X(一條線生產,一條以上以此類推)+Y天開始準備原材料和輔料,原料按照10K/Z%準備。可以設定為自動發訂單給供貨商,同時抄送采購等相關人員。此后,按照設定的催貨間隔確認毛坯及輔料準備情況。
5 @$ n' s; s: i7 M, M 2)確認按期到貨后,在到貨前一天(或設定天數)提醒生產、QC等部門安排好相關工作。
' U6 n4 e9 l5 ~- e( J8 \+ Q# b 3)到貨后,通知QC安排來貨檢驗,合格入庫,不合格另處理。; U8 S9 ^: h* T, w$ [* J; J
4)根據生產計劃的安排,提前1天(或設定天數)提醒生產主管(或相關人員)做好換產準備。
! q. {, P3 F# ]: S. `) D 5)根據產線的實時完成數量,提前2小時(或設定時數)通知調試人員到位。
, |+ g7 c9 l7 n7 f/ T 6)判斷當前日期至交貨期前一條生產線產能是否足夠,不足的話增加產線。. `% u$ Q7 L7 V4 W( @
7)實時跟進每天產線的產量質量達成情況。如有脫計劃,則告知相關部門,建議安排加班等補救措施。務必確保當日計劃當日完成。4 f5 U, M0 ~- g6 |) A
8)實時跟進每日QC的檢驗情況,如果成品率低于設定成品率的,通知QC及生產等相關部門,根據相應數據召開QC會議,找出問題并解決之,使后期的成品率能滿足系統設定要求。
d; i, N, G& x+ J 9)如此往復,直至成品完成入庫(暫定無外協加工)。
9 j ?0 [8 {( s( X 10)改批次完工后,統計實際總加工時間,總產量,投料數,成品率,停機時間,停機原因,個人產量,計劃達成率,成品率等信息,以備查詢。
* }) u9 K q6 Y/ e% P5 @1 M3 y, I* I4 h! n5 t5 s. t
從上面能看出,這個系統起著一個現場總督的作用,從毛坯到成品,監督著每一道工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品質,貨期,減少浪費(設備停機等時間浪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