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優秀的年終總結,既是對自己一年來工作的回顧,又是來年新的工作計劃的基礎,對個人的職業規劃很重要。寫好總結是“專業技術人員”必備的基本功,總結要寫好,“三要”不可少,即情況要清楚,思想要深刻,寫作要創新。( `$ P+ O6 W6 I2 q- ~0 z8 p/ W! `
3 q/ y$ s+ p+ Q; s) h7 v一、總攬情況3 A T3 J7 {. o1 N5 A
總結總結,先總后結,總是總攬情況,結是結晶思想。總的情況要清楚,俺的體會是“三要”。
' Q5 V' ~( V! Z$ g* W3 n8 _' G/ G( l1 T
一要“兩下功夫”,弄清“半熟”情況。很多總結是“給我總結”,自己的情況當然是清楚的,再擴大一點,寫本部門工作總結,情況至少是比較清楚的。但這種清楚和比較清楚對于寫總結報告來說還只能算個基本清楚,俺把它叫做“半熟”狀態,還需要朝著“更加清楚”的方向“下更深功夫”。1 A* r) c) M1 f, \. G$ [8 n
0 P2 h+ D; d5 ?7 b3 l0 z7 O1 E/ u1 T功夫一:“縱、橫、大、新”四遍梳理。“縱”是從時間上梳理,“橫”是從事件上梳理,“大”是從大事上梳理,“新”是從創新(亮點)上梳理。“縱橫”梳理是基礎梳理,“大新”梳理是上層梳理,真正要寫進總結報告的事情,主要是大的事情和富有創新亮點的事情。4 u0 t- U( N$ _- M, s. ]8 k1 d
6 E/ D" j' v* D1 B, H$ Y* H功夫二:跳出局外對照比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有必要跳出來看一看,請別人說一說,和外面比一比,這樣,就更清楚哪些是真正成績,哪些是主要問題,哪些事大哪些事小,哪些當寫或不當寫。尤其是經驗總結和先進材料,一定要比較,找出“個性事”“特色事”“獨立事”“亮點事”。
x/ [# T. z1 i: y" b2 O7 G6 l! t5 ?6 M3 T" K* H n6 O1 e
二要“六聽三看三查”,弄清“陌生”情況。更多總結是“替人總結”。我們經常受命去總結某個部門的工作,怎樣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片從未接觸過的領域摸清楚,變陌生為熟悉,變外行為內行?俺的體會是多聽多看多查。# g0 l: c5 k9 h1 d7 L1 M
?6 N& g1 O' u- E. r: j
一是“六聽”,即聽部門領導宏觀講,聽部門員工中觀講,聽車間工人微觀講;聽正面的了解成績,聽中間的了解情況,聽反面的了解問題。有了前三聽情況就有了個“八九不離十”,加上后三聽情況就更加明了清晰,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R$ {8 {1 s( f& V& | @
' M* d( f8 b8 w" M2 U
二是“三看”,即看材料、看數據和看現場。看材料包括看綜合性材料、看單型材料、看方方面面的材料,有時不妨再小道消息。看材料其實是走捷徑,寫得好的材料是可以為己所用的,但也容易被牽著走,自己要有判斷。看數據包括看年度月度的報表,看一天的原始數據,看一個階段的數據變化。當前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總結,越來越重視數據這一塊。看現場包括看準備了的現場,看隨機抽樣抽到的現場,有時也要看負面現場。現場最具真實性和生命力。
: c2 ?' ^# T4 d4 p
" r+ w) l: U7 r三是“三查”,即查上情,了解上一級直至國家政策;查外情,了解其它企業經驗甚至外國經驗;查史情,了解歷史狀況和發展變化情況。“查三情”很重要,它決定總結報告對“六聽三看”所獲材料的取舍。9 C% p8 T- J m; O" i3 |9 h$ T
; p6 u1 K% u% k* [4 e二、結晶思想
4 d s" r* l1 l) j+ g( Q; T$ r" ~: D/ }8 a0 O/ P3 k* D
總結,總是事實,是依據,是基礎和前提;結是結論,是思想,是本質和規律。總結總結,易總難結,總結的根本特性就在“結”上面。如何結出思想來?俺的體會是“六個堅持”。1 U( T/ i+ `( O
. N& F& T& R8 g3 n
一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根本原則。以事實為依據,是成績說成績,是問題說問題,成績不可夸大,問題不可回避。在實事的基礎上求是,求本質求規律。既要“就事論事”,更要“就事論是”。
+ S/ ~) O" @. U8 L0 A/ I8 S# ^' I8 X; Y) V9 j5 V$ q' r1 k) [
二是堅持運用科學方法。既要看到現象,又要看到本質;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到成績,又要看到問題;既要看到前景美好,又要看到道路曲折。新事物需要敏銳發現,老問題需要挖掘發現;大事中發現小問題,小事中發現大價值;壞處不忘發現好,好處留心發現差;都在搞的工作要發現個性特征,單個搞的工作要發現推廣價值。7 ?+ o/ f, i0 X$ A- D
$ z/ l5 C$ @" [% G8 s& H% E C8 ?三是堅持與時俱進。總結報告要與時代和社會“同頻共振”,體現時代性,保持先進性,力求前瞻性。今年照著往年套,這屆照著上屆抄,年年總結一個樣,屆屆總結差不多。這種“外甥打燈籠——照舅(舊)”的總結確實不少。我們要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感,要有“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發現,不僅能跟著時代走,還要領著潮流走。# p( v; Q9 q8 q
/ _# o: \: h7 c: @0 _' H四是堅持特色總結。人各有體,事各有別,那種認為A地的總結B地可用,農業廳的總結農業局可用,去年的總結今年可用的想法,肯定是錯的,必定要出洋相。特色總結,貴在發掘,貴在比較,貴在俯視。一方面,先要有工作特色,再有總結特色,有妙事才有妙文;另一方面,總結也有“能動性”,也有一般工作的特色總結,要不,怎么有妙筆生花的呢?
8 z- g( C2 O" R2 O9 k! |& T& \* G/ g/ _5 C) o1 x* \
五是堅持走群眾路線。群眾中有生動的事例,有深刻的思想,有豐富的語言。一切的成績都要群眾來檢驗,所有的問題都逃不過群眾的眼睛。總結之前要走訪群眾,總結之后還要回到群眾中去,整個總結的過程請群眾參與,集中群眾的智慧經驗,豐富總結的思想內容。5 T) Z0 r7 E1 w1 s5 z* W
/ u& T) q, X! M六是堅持從本質規律上尋找結論。有些總結報告無思想觀點,只是記流水賬。有些雖有思想觀點,不是原創,不是特有,都是些東抄西摘來的,多是老生常談的話,有人笑為“常說的老話多,正確的廢話多,漂亮的空話多,嚴謹的套話多,違心的假話多”。好的總結應當總結出那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反映自身特點的以及帶規律性的經驗教訓,于今后工作有實在的指導作用。話不在多而在精準,“結”不在長而在管用。
; u5 @6 B3 X& F+ y4 Q3 i+ ]/ w5 P, G( _, E) z7 J) i8 p
三、創新寫作
3 n/ h- q T& E, X- O- I文章貴在創新。所謂“妙筆生花”,創新是妙筆之本、生花之根。我體會,總結報告包括其他報告的寫作創新應該是全方位的。' p3 |2 K( F' d- i$ H/ M U, D3 J
" x/ j5 U4 w; \) S2 ]* A一是主題上創新。要做到三切合,即切合時代大主題,切合全黨工作大主題,切合所在企業黨委工作大主題。切合大主題,才是大創新,才有大作為。我們圍繞這樣的大主題、新主題,從實處著力,從小處開口,從新處落筆,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Y& {* ?( y8 C& I5 p6 A5 v
- }5 ?8 ?' ~7 X* n1 N
二是題材上創新。要做到三貼近,即貼近黨委中心,貼近百姓生活,貼近社會需求。重大題材的總結容易做到三貼近,個人學習與工作的小題材總結,要不要、好不好做到三貼近呢?俺覺得完全必要也完全可以,因為小都是和大聯系在一起的,眾多之小積成大,無論多大來自小。
8 a# ` G* s) n2 F2 s; Z6 [$ Z) o& s
三是支點思想上創新。主題思想如皓月一輪,支點思想如繁星點點,支點思想與主題思想的關系就是四個字:眾星捧月。支點思想一般表現在經驗和體會里,也可表現在做法與成績里,更可表現在問題和教訓里。
# k0 b y% M, Y/ f6 O, y* V, B+ o; M7 ]8 g# ?: S
四是材料選擇上創新。總結對材料有“兩次需要”:一次需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再次需要“圍繞主題精選材料”。最后用在總結中的材料,要適量,要準確,要典型。總結報告的重要特點是典型性,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典型性。我的選材標準是“三最”:最突出、最鮮亮、最有特色。- x+ F; |1 a6 m) X- u1 O
+ h* f% b) ~6 c* l( b+ P" F五是結構上創新。總結的格式大都是兩段式或三段式,成績一段,經驗體會一段,后面再寫點問題和打算。這是常規。但常規也是可以打破的。我認為,總結之結構,從時間上布局也可,從空間上調度也可,從邏輯上安排也可,順著倒著都可,無一定之規,咋好咋編排。9 b3 x4 |4 `9 o0 W
) W0 p ~/ K: X六是標題上創新。總結報告的標題有一個基本固定的“三加”格式,那就是總結單位+時間+內容+總結。這種標題讓人一目了然,但千篇一律地做,就顯得刻板、枯燥、機械化。創新就是改變。我的做法是,一要盡可能做個主題,把“三加”格式放下來做個副題。二要盡可能把主題做好、做活、做美。& {! R: Q/ s& H: W
4 g S8 Y( k+ n$ {0 A0 |* @
七是語言上創新。總結報告的語言特色,應該追求平實、簡潔、生動、深刻、精辟、有力。其表述手法多用敘述、議論,可用描寫,還可抒情。其修辭手法可全面采用、“應有盡有”。總結報告要有妙語,一篇好的總結報告看后聽后,要盡量讓人記住一兩個好句子,正所謂“不求萬言留青史,但望一句動人心”。
# }% H# `/ y/ S8 y: d4 y6 F/ D$ g4 ^ s
109.jpg (27.29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108.jpg (29.61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107.jpg (33.85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106.jpg (36.37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105.jpg (32.71 KB, 下載次數: 1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104.jpg (37.52 KB, 下載次數: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103.jpg (29.55 KB, 下載次數: 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102.jpg (14.73 KB, 下載次數: 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4 12:33 上傳
) ?& B) e( `. `' F6 n" V
$ i, u9 h% c- `6 b2 a1 n4 ^點評:
) t0 T: _% h% A1 x7 ] L亮點總在最后
# v- ]& J: P2 _2 C. ?& p8 L; }3 O; O1 |7 Z
2 }9 @# [9 n3 ]+ j( l- a4 Y4 |. [4 v
! A% U) c, U/ V6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