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市場衰勢愈重數據顯示,2015年6月,汽車產銷量同比繼5月后再次雙雙下降,而且更加嚴重的是,乘用車市場雖然有SUV市場高速增長的支持,仍然陷入月度同比負增長的窘境。這是2008年12月以來的第一次出現雙雙下降。相反的是,商用車市場卻略有增長。也因此,2015年上半年,汽車產銷增速比上年同期明顯回落。
( D( v! i( w/ L" Y$ s, j; B+ v6 {- U! Y
2015年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5.08萬輛和180.31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5.8%和5.3%,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0.2%和2.3%。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9.5萬輛和1185.0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6%和1.4%。% I8 b+ v; s" h7 }
' {5 c& C Z( s2 S. v4 y5 C7 E/ }- G其中,6月乘用車市場產銷分別完成158.74萬輛和151.14萬輛,產銷量比上月分別下降5.3%和6.1%;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銷分別下降0.7%和3.4%。1-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032.78萬輛和1009.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4%和4.8%,增幅分別回落4.7和6.3個百分點。
3 s: W; S4 `0 M) _7 s8 k. g; N# S1 C8 M8 C! ?
意外的是,商用車市場回暖。6月,商用車產銷出現月度同比增長。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6.34萬輛和29.17萬輛,產銷量比上月分別下降8.3%和1%;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銷分別增長2.9%和3.5%。但是,2015年1-6月,商用車市場仍然負增長。上半年產銷分別完成176.72萬輛和175.4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4.9%和14.4%。* U1 Y4 B' [) ?4 o3 P9 d# `
- e' E: G; U8 h+ F" M: e
2、產銷負增長仍然將持續汽車市場同比負增長的因素,有許多不同的觀點。有人說是股市因素。這種觀點認為股市牛市抑制了車市消費。但是假如這種觀點正確的話,股市今天的熊市就能夠挽救車市了嗎?顯然不能。中國汽車市場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三四級市場,而這部分市場的消費者在股市中的人群比重相對一二線市場要低上很多。因此,車市與股市之間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
+ Z: a% T- m' o9 B. i1 M4 b" P. ^6 H# h
汽車市場增長速度下滑主要在于市場供求關系的轉變。汽車市場已經由過去的供不應求轉為供求平衡,甚至是供大于求。這種情況自然直接造成市場需求動力下降,從而最終使得市場增長速度下滑甚至負增長。由于六七八三個月一般是每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幅度最小的淡季,因此,五六月份的市場負增長有望延續。至于能否出現金九銀十,還要看是否會有國家支持政策出臺。如果政府對車市任期自由發展,那么后半年的市場增長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增長速度仍然可能維持在3%以下。
& {; I/ `0 F% m0 B
# G8 }1 v5 o! X5 o3、SUV市場牛到何時?中國汽車市場中,最主要的支撐就是SUV市場。2015年6月,在乘用車四大細分市場中,除了傳統的轎車市場與交叉型乘用車市場繼續下降之外,過去正增長的MPV也開始負增長。只有SUV市場還保持正向增長。 P. e. I1 |- q( u
數據顯示,6月,轎車銷售84.62萬輛,環比下降6.70%,同比下降14.91%;SUV銷售44.82萬輛,環比下降2.40%,同比增長37.75%;MPV銷售12.60萬輛,環比下降10.31%,同比下降0.61%;交叉型乘用車銷售9.10萬輛,環比下降11.25%,同比下降22.48%。2015年上半年,轎車銷售578.93萬輛,同比下降5.89%;SUV銷售266.12萬輛,同比增長45.94%;MPV銷售101.63萬輛,同比增長15.26%;交叉型乘用車銷售62.88萬輛,同比下降19.03%。
3 d: D _, v' e' Y z# g可以看出,市場跌幅逐漸加大,原來正增長的MPV已經結束正向增長,SUV市場增長幅度也開始下降。問題是:SUV市場到底能夠支持這種正向增長的狀況到何時?如果整個市場繼續惡化,SUV市場就會受到整個市場的影響,轉向微增長,甚至負增長。這可能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噩夢,更是中國品牌的噩夢。盡管誰也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但是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必須也要未雨綢繆。
- t, D; ^- h. t- r U# x( C1 _( ^# I" h1 B2 {
4、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增長能否成為常態中國汽車市場雖然出現同比下滑,但是中國品牌卻逆向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7.08萬輛,盡管同比下降0.1%,市場份額卻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轎車共銷售16.30萬輛,同比下降23.4%,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SUV共銷售21.31萬輛,同比增長54.7%,市場份額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MPV共銷售10.38萬輛,同比增長0.1%,市場份額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
) T9 f- A& ?7 L* z4 |$ W) z0 e6 h: K# a
1-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418.46萬輛,同比增長14.6%,市場份額41.5%,比上年同期增長3.5個百分點;其中轎車銷量124.34萬輛,同比下降10.6%,市場份額21.5%,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SUV銷量141.77萬輛,同比增長92.8%,市場份額53.3%,比上年同期增長12.9個百分點;MPV銷量89.52萬輛,同比增長19.3%,市場份額88.1%,比上年同期增長3個百分點。/ c4 I# A" q7 @" t0 s* I7 \% m
P0 H) Y6 t: |
從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品牌市場份額的增長主要是依靠SUV市場份額的增長。而在跨國公司或者整個市場比重更大的轎車市場,中國品牌的份額卻仍然在下降。這說明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的增長并不平衡、完整,也帶有某種脆弱性。一旦SUV市場增長出現速度下降,中國品牌的這種市場份額增長趨勢就有可能停止,甚至下降。同時,汽車出口市場全面下降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來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上競爭力的減弱,或者市場增長的下降。% f" Y" q# x+ o e9 B
7 T; B7 O+ U6 t
數據顯示,2015年6月,汽車企業出口為6.78萬輛,比上月下降4.2%,比上年同期下降16.3%。分車型看,乘用車本月出口3.78萬輛,比上月下降0.8%,比上年同期下降20%;商用車出口3萬輛,比上月下降8.2%,比上年同期下降11.1%。
: ?. Q2 M/ q, B8 ~1 E# i: ? v! A9 r G: g. Z) }& \) q# K# E
1-6月,汽車出口38.51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3.5%。其中乘用車出口21.37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8.7%;商用車出口17.13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6%。
* f" E2 ?# U. N/ Z, G7 ^5 o3 w( b: b) i2 k
特別是整車出口數據更能說明這樣一個問題。海關數據表明,2015年5月,汽車整車出口7.11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6.8%。1-5月,汽車整車累計出口33.41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9.0%。因此,中國品牌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利用SUV市場大好的市場環境,繼續夯實SUV市場的基礎,比如繼續加強品質,增強技術性能,改善設計等等。同時,加大轎車市場的力量投放,使得中國品牌在轎車市場呈現正面的改善和提升。
5 A/ j. A9 k- E& V3 d1 L1 Z* c
4 \# |1 B1 } x$ [6 W4 [1 i: g5、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不可逆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9153輛,銷售21055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64輛和14699輛,同比分別增長3倍和2.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89輛和6356輛,同比增長2.1倍和1.8倍。2015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6223輛,銷售72711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042輛和46219輛,同比分別增長3倍和2.9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181輛和26492輛,同比增長2倍和1.9倍。
3 G Q3 s6 s3 I# k, b5 c+ w8 C: E. q/ V* l& S
如此高速的增長是在新能源汽車政策存在諸多缺陷情況下獲得的,比如仍然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限制了行業內的充分競爭,從而保護了落后。再比如試點政策,限制了市場銷售范圍。再比如,低速電動車仍然沒有被正式認同。但是,未來新能源汽車政策將不斷越來越有利于市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已經不可逆,并成為中國品牌超越世界水平的最好機會之一。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規模有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 F/ Y0 l) n$ S; }' q
) y4 [- H+ A7 }8 M
6、降價、減產、裁員、重組2015年以來,汽車企業已經因應市場表現,開始了程度不同的降價大比拼,不管是合資公司的外資品牌,還是中國品牌,都紛紛出臺促銷措施,甚至實施官方指導價的下調。市場形勢惡化,直接導致降價已經不足以緩解市場壓力的時候,一些汽車企業開始通過不同的形勢來實施減產。而由于高溫暑期來臨,也正好使得汽車企業得以很好結合這一特殊階段,調緩生產節奏,以減少市場供應和降低庫存。當然,如果市場形勢在較長時期得不到改善的話,有些汽車企業將不得不實施裁員,甚至重組。這種情況更可能在那些弱勢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中發生。而已經實施重組的哈飛模式將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汽車企業重組的借鑒方式之一。
9 j- N2 J6 a4 Y, I; D+ H! v U4 T! b' B
( n1 d. h* Q+ l8 Q" r
e6 G* }5 J3 C: Y0 |. _2 `6 }) `5 P5 y! j9 ?7 W
2 V3 q9 r0 y- ^7 g+ q* B6 H6 y+ ?9 Y
8 d9 C; R# }2 ?! d
: i/ N/ w3 b4 r1 N7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