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該板塊常常爭議國產的液壓元件多么差,進口的液壓元件多么好,我個人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 d1 W( S: U( R. |2 R4 E
/ r, H9 E5 U, |' h5 a# y1,國內的很液壓和氣動工業跟國外的大品牌比,的確有很大的差距,這一點,工作多年的液壓工程師都能感受到。就拿液壓鑄造工藝來說,哪家鑄造廠能跟力士樂的鑄造廠比。6 [2 M: H" K- _; B! S$ @' `
; g& U5 k. @5 B/ d O8 h* y u2,國人企業老板很多時候都是商人的思維,那個地方賺錢,一哄而上,到最后只能殺價格戰了,那里什么質量保證,與國外的百年老店比,企業壽命很短。
: o. c, Z1 w1 ~7 T7 ]2 b; M: a2 r! H8 `8 N, ~ P3 x
3,就目前的元件使用者而言,很多工程師只要設計液壓和氣動機械,一心只認可進口的,例如:力士樂,派克,奧托斯,油研,賀德克,丹佛斯 FESTO等。這些工程師心態我來猜測一下:
5 E: l. L3 Y1 Y; X7 O7 r/ r! d(1),設備要求精度和使用壽命需要,而且整機的技術含量比較高,利潤還很大,選用進口的液壓和氣動的元件成本大,也沒有多少關系。9 e% |' ]( E% u3 }( O( k J* H, ]
(2)不管我設計什么設備,我都要使用進口元件,主要因為自己怕麻煩,用了國產的元件后機器質量不好,別人會說技術不行,特別是老板更加不認可你。1 S1 L, ?& _. M
(3)心里自卑感,在內心之中就覺得,只要是國產的元件就是下三濫的東西,只要是國外的東西就是高大上。
! q- ?+ e6 U# e5 r; F& N N& R4 |2 j; G' h
. D2 _& h c# R. V' q; ?" c2 ~# X
3.我覺得應該客觀的,辯證的看待國產元件。每個設備有不同的工況和使用要求,就拿一般的液壓設備來說,在國內還是可以找到合適的動力元件/控制元件/執行元件/輔助元件。例如:我就用過貴州力源的油泵/華德和榆次油研的閥/黎明的附件等(本人不在這三家企業工作過)。還有很多企業的生產的元件我也用過很多,不例舉,以免別人說我在這里做廣告。工程師還是需要根據自己設計的設備使用要求和工況等來選型自己所需要的元件;有些場合只能用進口的,有些場合用國產的也可以。& x1 e& P- f) a7 S- W- Q+ D) c: d
, E6 ]3 n+ N+ t$ \2 U; a5 a3 ?4.用了國產的元件就是證明自己愛國。用來進口就是說明自己技術多牛逼,我覺得都不是,還是靠工程師自己掂量自己設計的設備使用要求和客戶提供的采購設備的價格來確定選用國產還是進口元件。
3 B! I& x! Z# f
2 N) g1 n# C' z B5.不管是進口和國產都有很多水貨和仿制品,就需要工程師甄別了,還要控制采購渠道,有很多工程師說,打假不是他的工作范圍。騙子只能一次生意,只要自己積極的去處理這些水貨問題,我想工程師們在這個方面也應該有所作為的,要不你的企業爛得一塌糊涂,不管采購回來什么樣水貨元件,只要能裝上就行。# ~+ M( ?/ @+ t8 }
5 n" w- C2 y: J! k }( X/ Y
6.現在很多設備都要控制成本和交貨周期,對于企業來說就要賺錢,對于使用客戶來說要求機器的性能和交貨周期。國產的元件在交貨周期和價格方面要比進口的好多了,在這個情況下,如果國產能滿足客戶的設備的要求,我一般會選用國產的元件,我給客戶做的方案中也會詳細標明用哪家國產的元件。
4 }6 p5 F5 y. H: d
$ H9 g# U/ E! H' D) X B4 T7.從我個人來說,采購進口的元件,焊接一個架子和油箱,把這些元件裝上去,接好電控單元,設備動起來來證明自己多牛逼,不是我個人所追求的,所以在6年前我就從系統設計轉到液壓元件設計了;這6年來,最大了給本人感覺液壓元件需要強大的工業基礎來支撐,沒有鑄造,材料,熱處理,加工工藝等基礎科學來支撐,一切都是空談?,F在媒體常常談創新,我想在制造業談創新,還不如腳踏實地打好基礎。沒有基礎,一切都是無米之炊,無源之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