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2 u) k3 g0 G, ~7 D# H
未來汽車什么樣?駕駛員可以不用手動操控方向盤,與乘客一同坐在駕駛艙內邊喝茶邊聊天,就能輕松實現自動躲避擁堵、躲避行人和調整行進速度,這是汽車人勾勒出的一副未來智能汽車發展愿景圖。業內預測,這一美好愿景在中國有望2025年實現,而在發達國家或更早成為現實。在6月17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汽車高新技術發展國際論壇”上,眾多汽車界的領軍人物和行業專家就當前汽車智能化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政策困境、使用環境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K# N c+ c% V, c8 h- u
什么是智能汽車?
A4 a" h t6 [% K4 S3 v4 f5 c, g原科技部黨組成員,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想智能汽車是指搭載了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且融合了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具備了復雜環境的感知,智能化決策和自動化控制的功能。使得車輛和外部的節點之間,實現信息的共享和控制的協同,實現了零傷亡,零擁堵,達到安全、高效、節能行駛的下一代汽車?!蓖瑫r,吳忠澤提出了智能汽車發展的兩大主題:第一,智能化,網絡化和電動化。第二,車與車、車與路之間信息交互系統的發展。0 i: u6 h; B; V2 B
“智能汽車首先必須是有車內互聯+移動互聯+英特網,從而形成的汽車生態。不僅僅是一個產品,也不僅僅是一個載體?!睆V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堅認為。在英飛凌科技汽車電子事業部負責人徐輝眼中,最終的智能汽車應該是如何整合最佳的社會資源,能夠最終讓人們的出行更安全、更環保、更舒適。1 A' V; W' M: a, }3 W
智能汽車發展瓶頸:政策、技術、使用環境 今年5月份,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將掌握自動駕駛的總體技術以及各項關鍵技術,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的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以及產業群,要基本完成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突破哪些壁壘呢?吳忠澤分析,目前,國內領先的汽車企業已經有了智能汽車的發展規劃,有的已經開始實施,但是缺少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統籌規劃,導致智能駕駛難以實現。第二,由于對智能汽車價值的認知不同,合作還缺乏頂層設計,整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還不夠清晰。第三,中國道路的環境復雜度非常高,道路的適用性驗證難度比較大,傳統的驗證體系還難以適合智能汽車的需求。第四,我國智能汽車關鍵共性核心技術缺失,關鍵零部件長期被國外企業所壟斷,成為我國智能汽車發展的一大瓶頸。3 Q+ [) ~$ x1 t7 s& L3 T2 f
破解難題 迎智能汽車發展春天
& \# _ n# c$ H3 @; v9 D* C為了破解上述難題,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提出,“我們有太多的問題企業解決不了,產業也解決不了,需要國家不僅頂層設計,還要頂層行動,所以智能汽車要有國家行動,也有產業行動。”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副總裁蔣京芳更關注智能汽車技術的發展,“從技術上講,一是要有高度放心的傳感器技術,需要很好的電子電氣架構?!绷硗?,還要考慮數據安全問題,“防止黑客攻擊,也是必須考量的問題”。此外,高精度的電子地圖是最終實現自動駕駛的必備條件之一?!霸跓o線網絡和英特網上,有很多共同的接口,這個需要我們政府部門,包括行業去共同制定相關的一些V2V,V2G標準,共同實現互相之間的溝通?!睆V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堅認為,車聯網作為智能汽車重要的支撐之一,還需要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榮輝做了個形象的比喻:“自動駕駛上路需要的基礎設施和現在不一樣,這一點上海做的不錯,上海要把所有的路燈變成智能路燈,就好像你在一個軌道上行走,兩邊都有信號,那個時候實現自動駕駛就水到渠成,如果這個渠不建成,水是流不過來的: N& v8 H" L `
! p+ d, m( T* [# Y! U
( ` @3 Y% m4 ~- Q9 Y/ K# J% }* T: v0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