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1:并不是。僅針對磨損來舉例:比如Ra0.2和Ra3.2兩個表面配合,與Ra1.6和Ra1.6兩個表面配合,兩種配合方式哪種磨損量較小?我沒有找到相關的試驗結論,可能兩者一樣,可能第二種效果好,也可能第一種效果好,因為不一定有人做這種試驗。所以一般人們會直接選擇兩個粗糙度相同的表面配合,因為大部分人第一想到的都是這個,可能最初的試驗條件也是這個。0 e. I1 J' ~9 D9 c d
那Ra1.6和Ra1.6兩個表面配合,與Ra1.6和Ra0.8兩個表面配合,哪種磨損量小呢?同硬度和同強度前提下,應該是第二種表面配合更好。都知道,孔比外圓難加工,價格相對高一些。一般軸孔配合,軸要比孔的尺寸精度要高一個等級,這也是基于工藝成本等價來的。
+ D: w2 v( g& i! ?! W那這Ra1.6和Ra1.6兩個相同粗糙度表面,這個1.6怎么得來的呢?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需要,可以選型得出。當然也可以計算,但怎么計算普通書籍里面基本沒有,可以通過相關論文得出,做表面形貌對摩擦磨損的影響研究的大神們還是很多的,相關論文應該也不少。
4 D* _& @2 [, z9 j0 p+ {% q/ K6 j從加工來說,一定的尺寸精度對應一定的粗糙度,因為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從粗加工到精加工,粗糙度隨著手段的變化而提高,這是必然的。但是一定的粗糙度不是對應著一定的尺寸精度,比如車外圓提高粗糙度,從提高轉速、鋒利刀刃、磨修光刃、慢進給可以達到,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的尺寸車到位了(并沒考慮公差帶的問題),只是粗糙度高了而已。
6 n5 `, \3 O7 A" _) x, q; R9 Q+ F以上只針對磨損來說,粗糙度對耐磨性、配合穩定性、腐蝕、疲勞強度等很多方面都有影響。: K" y2 I' |6 I, G" z7 g9 x
問題2:軸承也是加工出來的,所以內外圈也有公差,可以仔細看看軸承的公差帶,看看屬于幾級公差。對理解軸承和軸、孔的配合關系有一些幫助。3 V1 `% j# ^0 e2 i& E7 i
樓主,手冊必須有,經驗方便設計。但得理解。就拿粗糙度來說,最初的設計,并沒有經驗,設計者或許考慮到了并且做了計算得出粗糙度的值;或許考慮到了,但不會或者沒法計算,只能憑想象選一個;或許根本沒考慮到。我們做設計,不知道別人怎么設計的,有人家的經驗,也可以做出來。雖然沒有去過德國或美國,但我堅信老外很多細節都做了計算和分析。
9 Q$ Y7 F p9 c5 e我是剛剛工作不久的苦力,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當然,可能我的理解不對。* |( L: V' W+ p* g1 ?3 v
- U" l) g& l( q%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