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ndyany 于 2016-2-25 09:01 編輯 ' ?3 E+ Q/ t/ u- j( g# ]
# X/ r; w$ ]3 C' Z. T2 F先來看看兩個實例。& s2 C% _; k0 u: X2 ?6 v/ C: ?
1$ k9 j& r: i/ d$ j! \
有位社友發了一個帖子,http://www.whclglas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2954,大意如下: W( R& S0 {/ t0 y. U; j' x
設計了一個銷子,其中有個尺寸為對稱公差,結果加工說不好做。建議把下偏差改為0,公差帶大小不變。+ }; b' x5 ]1 k) ]2 e4 L
2- |* G0 q6 O% M3 m
想起前端時間要做一個零件,有個尺寸我設計成下偏差為0的公差,結果外協方要求我改為對稱公差,說是不對稱公差無法制造。, _6 S) }) F" d; Q
, M: I" w) ^: a7 b. ^* y這讓我想起兩個問題——公差是什么?公差做什么用?
% J. j; [: l) S2 H公差是對波動界限的控制,設計人員用其進行裝配,是手中的零件。而制造人員用其交貨,是手中的產品。對于設計而言,關心的是它怎么使用,而對制造而言,關心的是怎么把它做出來。不管是零件還是產品,也不管是使用還是做出來,要求是不變的,只不過是表達方式不同。你可以用基本尺寸加上下偏差,也可以用極限偏差尺寸,還可以用基本尺寸和公差代號。只是因為如今制造方工藝缺失,沒人負責變換,導致“不好做”“不能做”充斥耳膜。! u, Q+ U( z7 m
但問題總要解決,比較現實的,還是設計多干點,做個轉換,生成兩套系統,一個是原始設計,另一個是面向制造。2 h5 R5 i; A1 u) o
k7 V3 d9 l4 G1 {5 _9 c0 H這使我想起,可能存在一個制造模式的問題。, z, D, e3 z5 E, L1 T% W2 n2 v
制造是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原料、設備、工藝、夾具、人等。其中每個因素的變動都會影響結果,除非形成閉環。
+ L! I+ M( L+ q1 |8 c6 s) c. p然而開環的情況可能占了大多數。那么怎么辦呢?
. W) r* E& F. B: Z \8 ]很簡單,那就是對癥下藥,量體裁衣。8 |& v) Y$ z8 z4 [6 x- b
制造因素組合中,
6 P/ A8 P1 X% k# z* Q) U能實現對稱偏差控制的,那就按對稱偏差要求;# e, X. J# R) q: b8 n; @
能實現H偏差控制的,那就按H偏差控制;
J$ d' ~- o! l* ?. ?& I能實現h偏差控制的,那就按h偏差控制;3 `5 q2 _' ^5 u- |- W/ q
等等。
# y, c, b* Y% Z$ g9 b5 T( Z& T& C6 p; G) y4 j. |
不知大家以為如何?謝謝!" j L0 I$ |+ x. V! u* H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