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外圓磨一種φ110*60 40cr圓棒產品,工藝如下:下料--調質--粗車--精車(斜面留0.4磨量)--氮化--外圓磨--清理--刻字--送檢。
8 J6 o0 k8 ?+ L4 q" a0 w8 X4 D+ I5 O# Q
氮化回來,看到外圓磨吃刀很多,了解磨了0.4--0.5,那么氮化還有什么意義,回頭去咨詢粗車人員,是留了0.4,問外協人員氮化層深度,回答及時絲,貌似也沒譜,再問磨床工。
+ u- s. ]' E) C' {, M# ]
" X* Y+ i* R% P9 u5 ]問:氮化一般多少厚。2 i% P5 ~% d( F( u
回:幾絲。
u( T# @2 C/ W; D2 d# v問:那你磨0.5后沒氮化效果,有意義嗎?3 j) a7 U9 A) }
回:按圖紙加工,其它不管。0 G8 T. y' z4 R. m& Q9 l6 E# O" n- K4 A
把這情況反饋經理,我說:這產品余量太多,外圓磨厚沒意義。
, [* Z! q6 ^. U9 x. l; K他說:不會吧,氮化厚磨得應該可以的,我們以前一直是這樣做的,再說公司有錢。: e% [ p- N# i. X" g
我把數據給他看,好像很不高興,應付說了下,下次留小點。
+ k0 Y4 k$ z, x" m+ x* y$ V我問:那這些怎么辦?0 m1 p7 D1 ?. ~) j
他說:老辦法。
/ u3 I5 ~ T2 }
$ s2 l0 l6 p. O1 |2 L% r呵呵,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公司我和呵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