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呵,說幾個問題。
% H% r; s$ Q7 x! ~1。類似線脹系數(shù)、彈性模量這類的數(shù)據(jù),還是用光杠桿法要精確些。: }( V+ @/ z# }9 A+ H. m% }
2。看大俠的測量設(shè)備,想必也不是貼的應(yīng)變片,拉力是電子測力計,變形量估計是機器本身的位移計算。
; V2 n8 Q- o, ?% x7 A/ l' s, L& E3。說方向性,就是要告訴你,先是用使用的材料絕大多數(shù)都是各向異性或者叫偽各向同性。楊模在單晶的不同方向上有很大差別,同樣,一旦類似冷拔鋼絲這類的帶有明顯方向性的情況出現(xiàn),楊模的方向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 G$ J+ i5 p+ M J( C4。像馬氏體不銹鋼這類,本身熱處理前后組織就有很大變化,出現(xiàn)楊模差合情合理。加讓塑性變形可能同時帶來超過20%的楊模變化,以及測試時溫度的影響,出現(xiàn)40%的差量可以理解。但是你這97,130的數(shù)據(jù)未免差得太多。所以,目測你是測試速度過快,拉伸過程中鋼絲局部出現(xiàn)高溫升,楊模自然就掉下來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