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消息,中國有沒有中產階級?標準如何?數量多少?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網易有錢”聯合TNS中國在京發布的《2016中國漸富人群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并不存在中產階級。報告說,“中產階級”的界定可能并不符合當下中國快速發展且地區間不平衡的國情。當代中國正處于社會變革時期,階層本身的成型、發展和沒落以及階層間的流動仍在頻繁進行,收入、財富等有價社會資源的相對占有量難以全面界定和辨識出真正的“中產階級”。
& F8 C, h- ~ i# g% o/ f報告提出了“漸富人群”的概念取代了傳統的中產階級概念,代指絕大部分“正在擁有更多可支配社會資源,但離財富自由還有距離”的人群,并認為其可以更合理地概括相當一部分國人的生活狀態。8 a! c6 B$ z N: P e
報告將“年齡為23歲-35歲,個人年收入5萬以上,經濟、政治、教育等方面資源和技能仍在提升的群體”定義為“漸富人群”。
6 p6 j, A% n& d0 q4 m“以往中產階級的定義,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相對占有量比例’這個維度,而報告正是通過這點得出了目前中國不存在中產階級的論點”,網易有錢總監單開濤表示。
! p8 O: o5 ?1 D6 I6 B8 V8 a$ y, t“之前很多定義中的所謂中產階級,在需繳納個稅勞動人口中占比不足2%,和西方成熟的’中產階級’相比,中國當前更具’中產階級’特征的更多是龐大數量的’基礎階層’,尤其是那些小康、或已經超越小康的人群。而這部分人群被稱作’漸富人群’顯然接近群體概念本質。”TNS中國金融部總監張弘認為。& w' z* i7 w: S& I; m" P, O0 `
消費有壓力,但強烈渴望消費升級;娛樂消費頻次高,但依舊注重性價比;樂于“透支”,但規劃先行;個性表達,品牌意識深入人心;追求更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進入無現金時代;理財追求穩定、便捷、小額……這些構成了漸富人群的消費和理財觀念。根據報告的調查問卷,65%的受訪群體已經習慣信用卡刷卡、網上信用產品透支等正常的“信用”行為,但其提前消費的態度依然謹慎、理性,71%的用戶表示還款有規劃,并有21%的受訪者感受到還款壓力。3 c0 G5 z1 G2 B6 G+ v
在理財投資中,報告調查對象的“漸富式”理財困局凸顯:習慣匱乏(記賬需求高,但堅持難度大)、知識匱乏(小白當道,無知橫行)、渠道匱乏(道聽途說,專業APP或可破局)、方案匱乏(意識強,但苦于沒有合適的咨詢服務),這造成了漸富人群理財理想和理財現狀之間的矛盾。8 G! ]7 R; a; @1 d2 T;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