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時指責中國、墨西哥等國“偷走”美國制造業工作崗位,當選后又提命鷹派人物擔任貿易顧問、商務部長、貿易代表等職,誓言推動“美國優先”政策,以降低美國貿易逆差,讓制造業崗位回流美國。
+ L8 X; m1 y6 ~$ l' j8 E3 o' M9 ~. S' o# p/ e6 D. k
特朗普的指責是否站得住腳?究竟什么原因導致美國制造業崗位消失?美國貿易逆差居高不下是其他國家的錯嗎?主流經濟學家給出了與特朗普不同的答案。
% M' d& S, ^6 D1 ~* e' `" e
5 v6 s9 W8 p* P; g* c' E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2005年至2009年,美國制造業崗位減少了280萬個;2010年至2014年間,美國制造業穩步復蘇,但工作崗位僅增加了76.2萬個。目前,美國制造業崗位仍比2007年少140萬個。
" q: n( K# B" H% Q+ N2 J/ X6 I# `9 X- @0 y) u
美國經濟學界對此做了很多研究,其中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戴維·奧特等人的研究頗具代表性。他們發現,導致美國制造業崗位消失的因素中,貿易影響僅占20%左右;科技進步,尤其是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才是主要因素。
1 |& C1 }* j) c
' P' s# L, T- Y& H+ t! [/ ~6 @, q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指出,美國制造業崗位流失主要是因為技術進步。他說,美國制造業占國內產出的比重基本保持穩定,但由于制造業生產率增速高于服務業,制造業就業比重逐步下降。這一現象在德國這樣擁有大規模貿易順差的國家也同樣存在。/ d8 |5 R$ D3 C5 | Y
( K/ @3 t3 W0 ~. v; r5 E 該智庫高級研究員馬克·穆羅也表示,隨著生產率提高,美國制造業更多依賴自動化及機器人生產,即使特朗普能夠讓外遷的工廠回流美國,工作崗位也不會有明顯增加。他舉例說,美國創造100萬美元的制造業產出,1980年時需要25個工作崗位,而現在僅需6.5個工作崗位。; G9 \& o# ]1 _
1 }: ~* ^1 ]6 b( p, r1 |
波士頓咨詢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汽車制造業,采用機器人點焊的成本僅為每小時8美元,而人工點焊的成本則為每小時25美元,而且這一差距預計將越來越大。
4 g5 k2 n8 @6 r" D! h2 j" V+ H2 y3 D& A0 q
特朗普及其經濟顧問頻頻稱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導致就業崗位消失,威脅要對中國、墨西哥等國采取嚴厲的貿易懲罰措施,以降低貿易逆差。不過,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根據貿易逆差來制定貿易政策并不是明智之舉。
: d. I. D! ]" o3 O5 b% y* s6 S$ X2 A% G7 l7 k
根據經濟學原理,一國經常賬戶存在逆差意味著該國儲蓄率較低,需要從世界其他國家借貸來支持國內投資。解決經常賬戶失衡問題,要么提高儲蓄率,要么減少投資。
; o7 f J3 J! T7 S8 w4 l) j$ v; C" r4 C. C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指出,美國經常賬戶存在逆差的原因并不在于美國對外貿易狀況,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才是導致經常賬戶失衡的主要原因,即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凈儲蓄為負。
/ g. q4 Q) b5 ~ T/ e' ?5 f- b1 I6 ?# j. K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高級副會長埃琳·恩尼斯告訴記者,中美貿易的癥結并不在于美國對中國的大額貿易逆差,而且貿易逆差并不能反映美國經濟的全貌。她說,如果要解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改變貿易逆差計算方式,即以增加值來計算,這樣更能全面反映全球供應鏈以及美國經濟的真實情況。2 u+ v4 }$ x6 |8 G# N. y; P
: T) t) f" R0 H) j
杜大偉說,特朗普政府承諾要通過減稅和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來帶動經濟增長,但這些措施很可能進一步降低美國國內儲蓄率,最終加大貿易逆差。
. {' a1 K: u1 D! Q, {
) @% Y4 a% z" |5 k1 ^3 ~2 j8 J* g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指出,鑒于美國失業率已經降至較低水平,擴張性財政政策可能推升美國通脹壓力,導致美聯儲加快加息節奏,進而推動美元升值,這可能進一步加大美國經常賬戶逆差。
* B% }7 A7 k! ^% c7 i# ~
3 a3 W5 a3 H& Y7 A1 i, ]/ K8 q& q
來源:新華社
- ~# P' {# [ [- t. H3 K: O2 h
, P9 _8 y2 w0 p- R/ }; B&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