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溫州下起了小雨,后來還夾著雪花。走在路上,滿眼綠色,心曠神怡。突然想起剛才小公交車上女售票員,居然是這里很少聽到的東北口音。。。
' r+ r. y8 u( _5 B" J" [) B% N
. s: u& n* C! F4 [8 h溫州這個地方,外地人大概要占到一半。安徽人最多,然后河南、江西、湖北等地也不少。三輪車夫以河南和皖北最多。但我頭一次在此聽到東北口音。東北在衰落中,技術(shù)人員離開了,勞動力也開始出走。而從清末民國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大量移民往東北跑,各種口音的人聚集在東北。我在哈工大念書的時候,聽到見到很多東北人都是祖輩或父輩才到東北去的。現(xiàn)在好了,他們的后代又帶著東北口音跑回了關(guān)內(nèi)。2 P/ y: y3 J# G3 \3 c* @4 @ O7 g
+ e4 M9 _2 \) t5 ~' c( d0 S幾十年前,溫州這里恐怕連一個外地口音的人都沒有,因為太落后了,大家都往外跑。有山有海就是沒有田,而農(nóng)業(yè)時代就靠土地為生,政策又把所有人都捆得死死的,連打漁都是集體來做。于是,人都沒有了活路。
2 n! I8 T9 d7 \3 Q
1 R' R3 o4 r L! G# O經(jīng)過這幾十年的發(fā)展,溫州人最早完成了原始積累,辦起了工廠,吸引大量外地人來打工,滿大街各種口音。可是,令我納悶的是這里居然沒有幾個福建人。溫州緊挨著福建北部,歷史文化上的聯(lián)系也很多,地理民風(fēng)很相似。我的印象里,福建山區(qū)是很窮的。這么近,高鐵和長途汽車都很方便的,山民為什么不來溫州打工呢?于是我想到,福建可能已經(jīng)發(fā)達了,不需要來溫州謀生了。應(yīng)該是閩南金三角廈漳泉一帶發(fā)展得不錯,吸引了福建省內(nèi)的人,也就不需要北上溫州了。前幾天看到全國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福建果然已很先進,緊排在浙江江蘇之后。
8 Y) g- m6 a+ [3 `1 L9 V# Z5 F, }
% f* a* ]8 k! u4 }$ P' b現(xiàn)在,東北地區(qū)不再有外地口音,西北估計也只有鼻音很重的西北口音,不會有吳儂軟語,更不會有大唐帝國時期的萬國腔。現(xiàn)在的美國,全世界的口音都有。5 O7 } [$ `' ^' \, q( A' O
看到葉檀寫了一個中國最有希望的十大城市,東北和西北一個也沒有,因為市場化失敗了。* v4 h2 u7 ^9 }$ t0 [
# z4 b4 ]9 `+ R/ p( y, w/ E各位社友,你要到人流活躍的地方,這里有各種口音的人士,有新思維,有財富。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必須出來走走。然后,才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回到你滿是鄉(xiāng)音的故鄉(xiāng)。+ L5 T' \( T2 W4 R+ S4 O! S4 C
; Y" D! f! H3 U+ t; A
' w/ E: S6 s1 h: t/ l
F7 E1 l1 c; e8 p$ P/ |! M5 W- ~7 v4 z" A/ H8 A
. @! u1 u3 j% R
0 G- B- Q/ C( q. }+ L. U6 U6 i4 ?: d! G: ?* H5 ^! j2 S" \5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