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17-7-3 04:31 編輯 , d: e# E. x" }
+ [0 C' `4 s! z0 _1 t& ^
(說在前面的話:1、本猜想內容為原創,如有雷同,純屬巧合;2、僅僅只是猜想,如按此操作,后果自負。)
" F+ R- |. l0 K
$ y1 r6 P0 V% g2 N" ^, ?) I3 R 機器人普及后的猜想十二:電荷圖對比識別系統
6 F$ d# u8 y7 M! }* ]. L 如果你看過《碟中諜4》,肯定會記得這樣一個場景:茫茫人海中,特工利用隱形眼鏡的人臉識別功能迅速鎖定目標。+ z: m- K( [$ t* I) r" a
再來看看近日炒得火爆的支付寶刷臉支付,以及臉識別系統協助公安從地鐵抓獲潛逃犯。
0 {2 E9 M# f2 ]* ]( [! s- v 上述歸根到底只是停留在形色識別技術領域。而這領城古有皇宮貍貓換太子,今有911事件。說明一點,當作假者“認真”起來,真假也有難以辨別之處。* k8 U) B2 g! Y2 G, M& W) ?
識別系統,廣泛運用于經濟和社會管理。在前面談到過嗅覺系統用于安檢中,雖然在對付人的識別方法有優勢,但這嗅覺系統無法對付造假的情形,并且適用范圍相當狹。& n+ U, P3 Q0 c$ u
而要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造假,蒙關現象,并且使用成本要低(系統要在使用方所涉到及的領域進行分享)。這就對識別系統提出了更為廣泛性的要求。
* s! J' m: h; n4 o0 | 最可靠的“生物電”研究就此成為新的焦點。但苦于數據難以取樣而無法深入。
/ u: q A% _& V$ g/ p, R6 p0 a; p 機器人普及后,使“生物電”這種識別系統應運而生。1 o, m! h# U* [$ [
機器人伴侶將存在于各類生物體和人和動物所接觸過的非生物體中的“生物電”進行搜集、記錄后整理出一個相當于現在的二維碼性質的電位圖。然后作為接受檢查所提交的資料中的主要內容。
/ n( z% s) ]% \! j 到那時,只要用識別裝置對物體進行掃碼,就會出現一張電位圖和另一張對比結果報告。
& ]% @+ t% _) ?* | 就這樣徹底地解決了人們面對眾多假冒問題的識別。+ P6 o) L* G5 N
' b3 |# Q, n! I# a$ C" _6 l6 j4 r) i; G/ t& T' b/ b. W$ H! A
. W, ?' N; W3 S+ Y. T
0 i' D% S1 w! u#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