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飲品企業推行“氣頂奶”技術的必要性--行業研討ffice ffice" /> / f9 [3 K3 ^& M( U* T% Y, R: a
' A! \$ a% ]; [4 Z最近有新網友蘇小徽發帖,提及不久之前在上海的十大勞模材料中看到光明奶制品公司在酸奶工藝中使用了 "氣頂奶" 這一技術,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因而受到政府的嘉獎。而蘇小徽網友恰恰也是在同類的乳品廠工作,對這一技術很感興趣,但是找不到資料來源,故此到本社區發帖咨詢,希望對"氣頂奶" 技術有所了解。后來得大力網友跟帖提供了HIE Pigging-豬頭系統文件,經視頻動畫介紹,大伙都對"氣頂奶" 這一技術有了詳盡的了解。尤其是蘇小徽網友,回帖表示“現在真是茅塞頓開啊,回到單位再探討探討啦”,真希望他(她)能夠將此項技術應用到他們公司里。具體的帖子在下列地址:
8 W2 y; o) s7 t# G: Z4 q) Ghttp://bbs.cmiw.cn/forums/150111/ShowPost.aspx。
5 f8 |( I, E( k0 t' M
2 D: U" Z, `, Z3 U3 r+ ` e6 e. u! i& n/ x
( c: F" o% ^3 @2 Q
本人在食品飲料行業內從業近二十年,既有飲料生產廠的親身體驗,亦有食品飲料的生產設備及配套工程的安裝調試實際經歷,但盡管如此,對于"氣頂奶" 這一技術,還是僅僅停留在感性認知的階段上。本人在任職飲料廠時,沒有用過"氣頂奶"系統,后來改回本行,在為國內多家飲料廠安裝生產設備工程至今,亦從未有為這些企業安裝過"氣頂奶"系統。而這些企業,不少是境外的名牌飲品在國內的合資、或獨資企業,再就是國內的一些名牌大企業。 , L2 F" j6 N1 _# G8 ~6 ~6 T5 S% u
/ `+ H7 \6 N& V; |8 t在今年6月份廣州的食品機械展覽會,本人為了想做一下市場調查,看看"氣頂奶"系統這項技術到底被人認知的程度如何,結果跑遍所有攤位,查了很多資料,也咨詢了很多同行,所得到的結論確實不容樂觀,不光國內的設備生產廠沒有這項系統提供,連當時的國外參展客商都沒有。可想而知,現今在國內采用"氣頂奶"這項技術的廠家確實不多。 ' F4 c5 j7 M% ~) u- R
: F" F7 e- D: p# t* ~$ @
! z+ F# t( _+ ~6 v4 d( t但凡飲料的灌裝,基本上都有一個將物料(飲料、奶等等液體)從儲料罐往灌裝機輸送的過程,這過程一般由泵來完成(注一)。即圖示中有泵(Pump)開動,將物料送往Filler Valve的運行示范,就是此過程。由于生產車間的各種各樣的設備比較多,輸送泵到灌裝機之間,往往有一段比較長的距離。當儲料罐最后的物料到了泵時,如果沒有后續的水(亦即從儲料罐一直至到泵的一段管子是空的),由于泵本身的特性,泵就失去了輸送的作用了,這就意味著從泵一直到灌裝機,長長的一段管內所有的飲料都將浪費了。 * i/ ]4 q: t, x7 J6 ]
. K2 r; X5 r+ U# ^- o0 n) I
3 }0 Z" A4 X3 r0 K; P. B
(注一:少部分生產廠以多層樓房為生產車間,或將儲料罐置于灌裝機上方,利用自然落差灌裝的廠除外) v) j0 s- _! n7 J, O* m( ?
0 V. G( i4 O. j1 v9 t& ?, F9 N! ~ + H+ m% I) b& a( K, B+ x/ L4 W
一般飲料生產廠為了提高成品的收得率,這時往往加入經過消毒的水,使其可以頂著飲料繼續往前輸送。但是這個時候大量的水就會溶入飲料中去,如果這部分半水半飲料的液體也灌裝進入包裝容器的話,那也不行,將會影響另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即飲料中的有效成分(含糖量、脂肪、固形物等等)。這時就需要技術員在灌裝機前嚴密監控,最簡單的是使用糖度計來檢查,當發現飲料的糖度下降,馬上停止灌裝。但是這時管道中還有不少半水半飲料的液體,只能下水道去了,這樣一來,或多或少、長年累月都是一個浪費,也給環保帶來煩惱。 8 r! s, J2 V. x+ \: U/ I1 J+ b
4 q. g) Y- H3 `: l. S% @
( r9 A- L2 B8 w4 r! r而氣頂奶技術,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為了弄明白,讓我們回到:當儲料罐最后的物料到了泵時,泵停止了。這時豬頭就會通過一個裝置進入管道,上方的純凈壓縮空氣閥打開,給豬頭一個壓力,使其頂著飲料繼續往灌裝機方向輸送。
* e. i4 c) r" |* y/ [: n. q$ W$ e
) g/ E* H! K; \# N& u這個工藝可謂一舉多得,非常值得推廣,其好處有: ; W% |' h2 w3 ~2 [5 Z& p
5 A4 X9 ?6 `/ ~0 |/ x; F1. 能夠確實保證所有產品、特別是后期灌裝產品的理化指標質量; 1 H$ o( D* X2 _$ D
2.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飲料產品的包裝收得率; 3 F. \9 R, h1 H3 m9 @% q
3. 在節約了水資源的同時,又有效地減少甚至杜絕了這個工序的排污,雙重環保。 J/ s- q3 d" a& n
2 m, W9 m& v" m! R0 ~. H7 u+ E8 H但是為何這樣好的一項技術,在歐洲不少廠家都已經投入使用了很多年了,在我們國內為什么這么少廠家使用呢。是不知道嗎?是這項技術深不可攀嗎?其實都不是。
2 Q' t* {( d+ k* k2 F8 N) m: u
* B5 w4 A. v* e4 d" n1 A, j. K經過本人在行內了解,對于這項技術,客戶都首先都會考慮:
$ L/ U# J/ u1 O/ j1 c" t0 ~3 @ ! j9 Z8 e$ B$ x: W# e
1.以前沒有、特別是大部分廠家都沒有配備的東西,現在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尤其碰到外行的、保守的領導更甚; 7 V; z; u1 y! V- x6 y& F
/ d* j a- |2 M0 d) I6 K2.在一個系統中多出來的一點投資,在運行時的節約何時才能回本。這很實際,只是他光算一點經濟賬,不算環保及社會責任帳。
3 S1 S$ ]1 K4 ~! P! m . s- @% [6 r! Z! N
光以上兩點,就可以看出我們推行新技術難度的端倪。大家可以從網上大致了解到現在我國單純奶制品的月產量是多少的,據中國行業研究網統計,光2005年5月份一個月就將近480萬噸的產量。而奶制品的單批產量,大致在10噸左右,亦即有48萬批次。再估算按每批次浪費ffice:smarttags" />1.5升奶品計算,那全國一個月就要損耗掉奶品720噸,數量是驚人的。這還沒有包括其他飲料呢,要算上的話,那將是天文數字啊!難怪上海要將投入使用氣頂奶技術光明奶制品公司評為十大勞模了。 * _ t! Z8 k: P% H `' p5 b9 x2 F
9 {# @6 k z$ }6 y* S6 s對于這個現實,我作為一個行內的人,顯得很無奈,不知眾位社友是如何看待這問題的呢?歡迎大家評議。 ) {% }1 d* F X/ e: H% h#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