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近來關注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知道其關鍵是電池技術。原來比亞迪沒有引起過多注意,僅僅知道炒作水平比較高。認真看了,高啊!實在是高!期待比亞迪的鐵電池能夠早日產(chǎn)業(yè)化 1 i1 m$ v, p) O6 }3 a( Z/ t
3 f, K/ g4 I7 Q6 j8 @5 h& i: R" G
6 m9 [- E. r- [; V3 m
% V: n6 k V' r5 e) Y 王傳福,1966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無為;1987年畢業(yè)于中南工業(yè)大學,獲得物理化學學士學位;1990年在中國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獲得碩士學位;王傳福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碩士畢業(yè),并留在該院301室工作,按部就班地歷任副主任、主任、高級工程師、副教授。在發(fā)現(xiàn)作為自己研究領域之一的電池面臨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后,1995年2月,王傳福毅然下海經(jīng)商,在深圳注冊了比亞迪實業(yè)。現(xiàn)任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 _, j- \; l. \( d% } 2003年,比亞迪成為了僅次于日本三洋的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制造商,而王傳福則讓自己成為了“電池大王”。之后,王傳福又把目標瞄準了中國國內最為熱門的汽車行業(yè)。2003年8月,比亞迪投資20億元人民幣在西安高新區(qū)征地1500畝,建設轎車、電動車研發(fā)和生產(chǎn)基地,并預計年產(chǎn)汽車20萬輛,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汽車生產(chǎn)基地。2006年,比亞迪在深圳的電動汽車試驗場已經(jīng)推出首批200輛鋰離子純電動汽車,并投入出租運營。. ~% ~5 d/ u9 |. o
& m: u0 h; C# Q6 [) i王傳福引爆一攬子技術戰(zhàn)爭! e" i) w4 f! H5 F5 _4 x& w$ G
王傳福深信,只要追求技術突破,結合中國大量廉價的人力資源和巨大的消費市場,比亞迪將進入一個中國制造的自由王國。他曾說,走別人的路再和別人競爭是沒法競爭的
2 B5 N( y7 C) g, v$ u( D8 T' G- N 成功策劃了比亞迪手機業(yè)務——比亞迪電子(0285.HK)在香港主板上市后,比亞迪創(chuàng)造人王傳福并沒有松懈下來。相反,因為感覺離自己的宏偉目標又近了一步,變得更加忙碌。1 A1 Q, G. U' z; u `- q
技術與人才至上
8 ?/ {: K2 v) B% |' y4 R: l 王傳福真正的夢想是將比亞迪打造一個汽車王國。在王傳福的心中,未來的若干年里,手機和電池業(yè)務將是比亞迪源源不斷的利潤來源。但10年、20年后,比亞迪的真正未來是汽車。“2015年,在乘用領域比亞迪要做到中國第一;2025年要做到世界第一。”王傳福說。
/ ~7 u1 A& A, n2 q+ K0 }4 d# a7 P 王傳福的底氣來自于比亞迪目前擁有的兩個上市公司平臺為汽車業(yè)務打開了一條安全有效且成本較低的融資渠道,這無疑是一種更加健康持續(xù)的發(fā)展路徑。按照王傳福的宏偉規(guī)劃,比亞迪汽車未來的投資金額將至少在100億元。
1 I5 H: C+ r0 D3 v “別人做多元化,90%以失敗而告終,為什么比亞迪干一個成一個?因為我們過度地重視技術,反而覺得技術是很容易的事。其實汽車也是一個做了100多年的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是一個低科技產(chǎn)業(yè),手機里面的零部件才是高科技,LPC、攝像頭、LCD、精密塑膠,那個比汽車的難度要大得多。這個行業(yè)里面我們都可以叱咤風云,別的也可以。我的骨子里就是覺得中國人就是能干,只要給中國人機會,絕對是全球一流的公司,什么都能做成一流的。”王傳福說。/ B' D5 {" I' r, f( J% }
“很多人第一次來我們這里,看到這么多人感到害怕。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人造電池、造手機、造汽車。我們現(xiàn)在有1萬名工程師,10萬名工人。未來要發(fā)展到3萬名工程師,30萬~40萬名工人。我說2025年我們要做到世界第一大乘用車產(chǎn)銷企業(yè),很多人都不相信。現(xiàn)在我們造產(chǎn)品、造生產(chǎn)線、造工廠都是在朝著這個計劃去做。”
9 {( h6 L* c7 J+ M+ Y “我憑什么?憑的就是人,30萬的勞動大軍和巨大聰明的工程師隊伍,這就是我的資本。它比幾百億的市值更可靠,不會忽高忽低。再加上中國GDP未來20年持續(xù)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所帶來的巨大消費市場,像GE這樣市值達到4000億美元的美國企業(yè),中國一定會出現(xiàn)。只不過是誰的問題。”
& I2 h: o. L8 D% d9 x* k2 l 這就是王傳福的經(jīng)營哲學,也是王傳福所理解的中國制造。
! t5 A# ^" q& h) l8 g 在外人看來,中國制造只不過是以低廉的價格取勝。但在王傳福看來,中國制造真正的優(yōu)勢應該是技術,只有技術才能打造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8 _7 w. v: b$ U" I; \* f3 @
事實上,因為競爭激烈,在比亞迪電池、手機和汽車的三大產(chǎn)業(yè)中的電池和手機產(chǎn)業(yè)的利潤已經(jīng)不斷攤薄,中國制造的成本優(yōu)勢相比越南、印度等新興市場也不再明顯。但是,比亞迪的電池和手機業(yè)務卻在這種逆勢中突飛猛進。
' s% w# a" z" i# w* [ 在王傳福看來,盡管諾基亞單一客戶的手機訂單占據(jù)了比亞迪電子收入的七成以上,但并不能構成比亞迪電子的經(jīng)營風險。因為類似諾基亞這樣的跨國巨頭對供應商的培養(yǎng)是多年的,一旦業(yè)務量做大,雙方誰也離不開誰。雖然手機行業(yè)利潤不斷不滑,但可以把公司的質量體系和工序體系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還要陪著這些客戶去其他地方建工廠。1 d3 Y9 C8 z) g: X. i H
而這一切的穩(wěn)定以及未來發(fā)展的關鍵仍然是人才。因此,作為比亞迪手機業(yè)務分拆上市的前奏,比亞迪股份在2006年底出臺了一個一次性股權獎勵計劃,將比亞迪電子公司的9%股權以饋贈方式轉讓給比亞迪電子35名高級管理層及核心業(yè)務部門全職雇員,涉及開支約8600萬元。比亞迪董事認為,此舉將會提升及加強管理效能,有助于比亞迪電子更好的掌握手機制造業(yè)的增長潛質。
1 V. q5 Q3 ]& L! M( f1 p# s 藍圖:向汽車業(yè)務傾斜
5 c: T# C Y- L# H 比亞迪電子成功上市所募集到的59.125億港元的巨額資金,讓王傳福可以從容地布局比亞迪未來的藍圖,而藍圖的重心明顯向汽車業(yè)務傾斜。
+ l+ p) g$ c! N 比亞迪方面透露,在未來汽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上,比亞迪汽車將遵行“電動化”和“電子化”的發(fā)展路線。汽車銷量力爭2008年達到20萬輛,其中F3銷量要達到15萬輛。2009年達到30萬輛。從F3到F3R、F6、F8、F1的F系列車型,到M系列的M6,再到S系列,到雙模電動汽車F3DM和F6DM,2009年還會推出e6純電動汽車,真正實現(xiàn)汽車的電動化,也逐步形成汽車的電子化。
" c+ v% {" H" k! @0 B W 不過,電池仍然還是比亞迪的強項,也是比亞迪突入手機和汽車行業(yè)的立足之本。6 \1 l0 @, J: T, H, X1 L3 d; }2 L
在王傳福所設計的藍圖里,比亞迪不僅要繼續(xù)在鎳電池和鋰電池保持全球第一外,還要提高壟斷份額,而在筆記本電腦電池的市場方面,比亞迪也要實現(xiàn)零的突破,并迅速搶占市場份額。
% i8 V5 Y2 d, Y- u2 v( j6 z 比亞迪方面透露,目前比亞迪鎳電池的產(chǎn)量已經(jīng)占據(jù)全球總產(chǎn)量的60%,而手機用鋰電池也已經(jīng)是全球第一,并且這種絕對的優(yōu)勢是不會改變的,還會繼續(xù)擴大。
+ A `. U+ z# h a. V! L5 G “鐵電池方面的核心依然是動力電池,比亞迪將加大技術投入和產(chǎn)品開發(fā),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的電動汽車時代。”王傳福說。
1 i- n9 x+ y# { 雖然王傳福心中夢想是將比亞迪構建成一個汽車王國,但這個王國的前期支撐還是手機業(yè)務和電池業(yè)務。對于手機業(yè)務,王傳福僅表示,比亞迪將繼續(xù)圍繞“垂直整合”的戰(zhàn)略,將公司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EMS/ODM供應商。" {$ t7 n! a) D$ Z) W
從比亞迪電子招股說明書,我們窺視到比亞迪電子手機王國的一個大概,目前比亞迪電子在深圳和天津都設有手機工廠,其中深圳工廠的手機年產(chǎn)能接近2000萬部,此外,比亞迪電子還在惠州、印度、匈牙利、羅馬尼亞四地新建手機工廠,分別計劃在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投入使用。
2 \& o; }* Y" `' j5 y1 _! C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在印度、羅馬尼亞等地新建手機工廠是應客戶需求,以建造全球化平臺,鞏固比亞迪電子全球“一站式手機部件供應商(EMS)”的市場地位。
/ e) [) t! N' R. R 雖然比亞迪方面不愿意直說,但由于手機制造,特別是手機組裝的排他性,比亞迪電子這一布局顯然沖著諾基亞將要擴大的手機訂單所做出的選擇。根據(jù)Gartner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諾基亞的全球市場份額還在增加,達到36.3%。預計全球手機市場到2010的銷量為15.63億部,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而手機外包訂單還會不斷增加,到2010年亞太地區(qū)的EMS的收入將按26.7%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 _% a, z0 l1 k$ `* a 規(guī)避技術壁壘,走差異化道路
( T+ y5 \7 X: y: M( T: g; j 然而在多項第一的背后,以及支撐比亞迪電池王國、手機王國、汽車王國的背后其實就是跨越國際公司的技術壁壘。. t/ z( |: \+ N i7 T' {: a0 w8 @
王傳福深信,只要追求技術突破,結合中國大量廉價的人力資源和巨大的消費市場,比亞迪將進入一個中國制造的自由王國。
; n+ P/ x* N% ?6 o" _. d( D “2000年,鋰電池是很高門檻的行業(yè),第一個發(fā)明、制造都是日本人,一條生產(chǎn)線就是一兩億美元。全世界都覺得鋰離子電池就是這么做的,但如果中國也這么做死定了。我們想做就要探索出新的方法,方法還是可以探討出來。”
) a4 H% O, Z+ n9 v3 y5 ^& C* U 王傳福說,走別人的路再和別人競爭是沒法競爭的。“關鍵是怎么想,包括后面的汽車,你和別人一模一樣的打法,你憑什么打贏?”; K9 X0 s) x7 E" [
正是王傳福這種對技術從沒有恐懼的精神,后來也形成了比亞迪的一種內部文化,同時也讓比亞迪從1995年投資250萬元人民幣成長到今天市值高達356億港元的巨無霸。6 @" `" c2 _2 r' a' m
“技術恐懼是對手給后來者營造的一種產(chǎn)業(yè)恐嚇,他們不斷地告訴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發(fā)很難,直到你放棄。但汽車說穿了不過就是‘一堆鋼鐵’,”王傳福說,“2004年、2005年的時候我們投資了很多技術,很多企業(yè)家投資了很多房產(chǎn),當然他們最后也賺了很多錢,但我們的理念不一樣,我們一定要把這些錢投到技術上去。”" t. N- S+ s G/ s6 A
據(jù)透露,比亞迪光是2006年就申報了1200個專利,在全國專利排名上名列第7位。也正是對技術的重視,讓比亞迪在發(fā)展關鍵時候,成功打贏了讓眾多中國企業(yè)失利的海外專利貿(mào)易戰(zhàn)。; @$ m: e) y N* {' Y
2003年,包括索尼、三洋等國際巨頭向比亞迪發(fā)起了電池專利侵權戰(zhàn),歷經(jīng)三年,最終比亞迪獲得了勝利。( g" R9 S9 J' \9 ]0 Y& b
“我們不僅重視保護自己的專利,也研究如何攻破對手的專利壁壘。”王傳福指出,電池業(yè)務、手機業(yè)務的代工只是比亞迪的一種服務,背后出售的其實是比亞迪的零部件和技術,而在比亞迪在這套“垂直整合”戰(zhàn)略中,最核心的也是研發(fā)設計,只有研發(fā)設計好了,才可能使生產(chǎn)過程中的變量降低到最小。9 P1 |' @' a) N' l8 D8 x" C
王傳福自豪地說,像摩托羅拉、諾基亞那些手機,大部分是比亞迪幫助設計外觀的,我們還要進一步強化設計。在他眼中,無論汽車還是手機,都是設計占主體,決定了產(chǎn)品的70%甚至更高的品質。' }0 v3 m5 l* V2 u$ |8 _- i3 z
簡介
9 X' s' R G* I& M ●王傳福,碩士,高級工程師,比亞迪集團總裁、核心創(chuàng)始人。
4 R2 P7 x8 _/ K( W2 o& S6 V ●1966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無為縣
& H# f" j2 U2 @! Q- p( U# } ●1987年7月畢業(yè)于中南工業(yè)大學冶金物理化學系,同年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攻讀研究生。( L. R5 k9 B6 j* w- p
●1992年,26歲的王傳福被破格委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301室副主任的重任,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處長。5 l" k* p. j4 k a/ b) \* i$ U* N4 K
●1995年2月,王傳福注冊成立了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 K( {: r# v. K- u$ k& ?! r
●2002年,比亞迪股份(1211.HK)在香港主板上市。$ B9 |( R7 M! j7 u# }; g6 q
●2007年12月,比亞迪電子(0285.HK)在香港主板上市。6 `" j3 d$ r. R4 f
3 u: H& Q* {4 q" X: j
讓我來解讀一下王傳福的幾個關鍵。(片段的、不是規(guī)律的)(2008元宵節(jié)), R" B" l# L+ O: ]0 g
1、首先是掌握了制造手機電池的核心技術,這是自然的。然后關鍵是看他(他們)是如何去實現(xiàn)的:據(jù)報道,當時一條生產(chǎn)線價值上億元——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他們把自動化的高檔的生產(chǎn)線拆開、分為很多個自動化或非自動化的設備,然后上人——人海戰(zhàn)術——充分利用中國的人力資源。投資僅僅數(shù)百萬就解決了問題。一次投資辦不了的事情一下子解決了——這是技術人能夠而且應當想象出來的辦法。而員工開支是隨著生產(chǎn)支出的——不是一下子拿出來的。這樣,質量低一點、價格低很多。還有搞不贏的市場?于是手機電池迅速打敗了日本。這樣做既解決了資金問題、又大大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設備折舊部分是不可比的),我非常佩服的就是這一點。
* H/ x' p0 v5 B2、第二個關鍵還是基于中國特色的即人海戰(zhàn)術——把中國的人力資源發(fā)揮到極致。不是招聘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技術人才,而是拼命招收大學生——諾大的一個中國對于滿足他來說是可以隨便挑揀的。這一點和青島海爾、山東時風有曲異功同之效。按照王傳福自己的說法:他要把人海戰(zhàn)術發(fā)揮到極致。這是和實際的結合問題——而不應該是想象。
0 Z* ]* U5 C# f3、第三個關鍵應該是知識產(chǎn)權的保護。據(jù)報道他們有一個強大的隊伍在設計初期就研究如何規(guī)避技術侵權問題。因此在壯大起來的過程和以后,盡管有國際官司但是贏了。
. d g) g) A% }+ Z B 至于膨脹比如上市啊兼并啊什么的是所有大公司必須的過程。還有造汽車經(jīng)過什么過程啦的就不必多說了,都是做技術含量高的東西必須遵循的——否則就失敗。至于營銷宣傳造勢什么的就更加不必說了——否則人家買你的車?——這是和配套大不相同的——李宇春還經(jīng)常依靠走光造勢呢。" X& v: F: I" b. m: J
( F5 J8 T3 r @& ]$ u% E[ 本帖最后由 亮劍 于 2008-2-21 08:21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