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關于老機床改頭換面重新上陣的事情還真不少。前些日子瀏覽新聞還看到了一篇回收的二手車床進了工廠,成了工人們的“心頭好”,乃至于連老師傅都搶著用!工作性能穩定,加工精度高是二手機床受追捧的原因。甚至很多老師傅覺得以前的老機床比現在剛剛出廠的機床精度都高。( s$ B1 h: `, t1 B0 h" w- N0 b9 e6 X
無獨有偶,我們公司也有一臺80年前生產的機床,客戶那邊已經報廢了,但是考慮到機械部分的穩定性,客戶毅然決然的更換了電氣部分,現在做一些精密加工的零件甚至比一些新機床的精度都高。' B, b2 V& Z9 o# v9 D& o3 S+ N
上面的兩個例子都說明了機床改造前景廣闊。老機床改造,不僅迎合了當下“綠色制造”的要求,更滿足了相關企業對于機床的需求。& |4 Z: H% P! r; ]9 W
機床起死回生需要“高基因”: u# n$ t* `! w. L% B! b9 \/ n [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某某蘇,也不是所有機床都適合改造。甚至可以說,機床改造是一件高門檻的事情。
- B$ ]' B2 m4 @' C6 j 首先,機床的自身條件得過硬,直白點說就是值得改。一般的機床改造都是曾經的機床“名牌貨”,它們品質過硬,雖然因為時間久遠而自身硬件設備有點過時,但是裝上數控系統等“先進”玩意兒,立刻舊貌換新顏,成為加工好幫手。0 h0 T/ p" ]9 T# v0 j
其次,精度加工和穩定性好。花大價錢改造老機床是因為不少老機床精度很好,加工穩定,但是由于年待久、勞動強度大,而瀕臨報廢。這樣的老機床經過翻新、維修和保養之后,工作效率高,而成本卻遠低于換臺同質量的新機床。3 q' p$ @7 n0 G2 ?, c+ f( a
最后,成本合適,值得進行再改造。機床自身再好,精度再優越,如果改造成本超過同類型換新,還是不值得進行改造的。雖然舊機床在應力和穩定性上有天然的優勢,但是一旦超過成本的控制范圍,它也只能走上被淘汰的道路。/ Q. b! F4 \9 x" [7 `5 G
機床改造是一個“高門檻”的活,基本能進行改造的機床都具有“高基因”。那么如何這些高基因的機床呢?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下面兩類。
9 `6 Q, H2 E8 R, J一、換腦
+ b2 e3 B% a1 |8 B$ ? “換腦”是機床改造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所謂“換腦”,就是將原本人力操控的普通機床裝上由電腦操控的數控系統。這類機床往往自身并沒有多大問題,只是生產力更不上時代的發展。這時候“換一個腦”,它們立刻就從老機床變成了有科技感的“新機床”。這種改造效果也是立竿見影:人力成本降低了,機器控制精度也更有保障。所以“換腦”這種改造在機床改造里是很受歡迎的。
, L4 r! @; Y" t& W' |二、換心& z; a' u8 x* w4 V+ U
老機床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有心無力”。表現出來就是動力不足,精度下降。這類核心部件除了問題,進行“換心”改造是再合適不過了。一般這類改造會保留機床的優勢部分,而對于已經技術上趨于淘汰或者壞損的部分進行定制更換,如裝備更先進的伺服電機、改造液壓系統、更換驅動部件等。經過“換心”的老機床加工效果回到從前,再顯年輕活力。
1 z5 f5 V p! ^5 z1 s4 F; F 老機床雖然處于報廢期,但是其精密鑄造、傳統工藝淬火的基礎工件年代越久,其應力與精度穩定性越好,工件耐疲勞、抗變形能力越強,應用價值也很高。所以機床改造不是變廢為寶,而是讓寶物重現生機。再制造行業的出現不僅是綠色節能環保的要求,更是企業控制成本的需要。特別像機床這類“昂貴”的機器,企業更換一批新的設備帶來的壓力雖然不至于傷筋動骨,但也絕談不上輕松。但進行機床改造,生產效率得到保障的同時還能為企業節約動輒百萬的設備更換費用,何樂而不為呢?
6 j3 H; |' Z) G# u- _0 K5 O* k
/ N% H7 ^/ X0 W-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