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文明史上的工業化歷程實際就是‘洋化’的歷程,盡管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許多的不情愿,但歷史就是歷史,誰都無法改變它,提早進入這種歷程的家伙就可以欺負后來的無知群落。在東方,大約100年前倭國的時代先驅率先提出所謂的‘脫亞入歐’理論,并一舉進入世界強國的行列,時至今日他們還自詡為‘西方七國’,表面上看起來有些荒唐,但日本的強大在世界上確實是個不爭的事實。
' J4 \& c& q& a. S
- i. ^1 c- w: f& E! i2 p 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歷來就沒有明確的模式,也許是人多嘴雜把事情說復雜了、說亂了,也許有其他原因,但總體上看,一直沒有真正走上工業化的道路,也就是至今沒有明確的模式。
% [+ W: J" J( U1 s
+ x' b& i5 D' ^# Y4 H3 j 我國人民喜歡創業,自古如此,武大郎賣‘炊餅’,孫二娘賣‘人肉餡包子’,能將他們整合在一起成立股份公司嗎?當然是不能!即使兩位店主有意,他們家里人還不同意呢!那天看中央臺的創業節目,某海龜被問到為什么創業時,海龜正色答道: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當然這是國人的普遍心態。8 G0 f0 \6 j& _& A( y( A+ J
( q3 l8 z) {/ j; ]3 }! ^ 既然要創業,就要有路數,所謂‘上道’是也。怎么上道,從那里上,實際是創業最關鍵的問題,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無論你如何努力,如何辛苦都不會成功的,充其量是混口飯吃。5 j8 v$ A- T! g8 C( ?0 k( x
( @, G {! Q7 y/ ]* j0 m
大家一般愿意把創業分類,分成技術創業、做產品、做生意、做洋人的代理等,究竟你適合作什么?要看你是誰?你有什么資源?你朋友圈子有多大?你在世界上的外延有多深等等,仔細分析自己,知道自己是誰?你到底能爬多高的山?當你爬不動的時候是否有人愿意替你背東西等等。
$ F% o* g% G% f1 g
) U* ^2 Z2 x/ k- @" t4 q. D 中國是最不適合技術創業的地方,這有先天傳統文化的制約因素,也有當今人文因素的限制,沒有資金你就什么都干不了,技術是不能當抵押品的。即使你千辛萬苦研究一個東西,產品一面市其技術所有權就轉移了,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誰在做這個東西。
% y! O4 U+ t) C! ~0 V/ Q# l9 {+ k( q2 j# O, z- q: l! ^
我見過眾多的以新技術創業的人士,大多是海龜,他們把洋人的芯片首先剝去封裝,再逐層磨去,即使你完全搞清芯片的電路,你也仿制不了,當然是材料的限制,我們沒有那樣大的晶圓,你用5吋或6吋片子做根本就沒有競爭了。上述提到的家伙我認為還是好樣的,其他的高科技在干什么,在磨片、封裝,能問你廢水怎么處理的嗎?
% S6 s+ H# ]; H7 I% _+ @( f1 }: s' }- F. J
機械行業的技術創業尤其難,鄙人幫助朋友安排閥芯的加工,那是用于煤礦的液壓閥,完全按德國的設計和工藝,但核心問題是成本高,即使你的技術好也沒用,大礦的設備是成套引進的,不在乎省一點錢,小礦用不起你的東西,畢竟市面上的便宜貨很多。
, G& J; k- Z; K+ [( u9 G1 x
+ ?: ]) |# h' B* k4 L) \6 M: B 假如你以‘純技術’形式創業就更難,第一要求你的面廣,第二要求你的深度,有些深度要超越洋人,否則為什么相信你?大家的印象當中就是國人不如洋人,你必須要堅持好多年,讓大家看到你的業績,我想,大多數國人熬不到他的技術被市場廣泛認可的時候就早倒閉了。
/ j% H7 \0 g/ q7 `$ d5 Z8 \
/ M8 W! m, [- G 做產品的創業者,一般是做個小產品或零配件,既沒有技術的先進性可言,也談不上產量,勉強溫飽而已,也沒有提高的動力和外在條件,你不可能花200萬買加工中心,買了加工中心也不見得有足夠的活兒。
, i$ P7 O1 e& `1 N& G ]# u) j9 A3 b2 ?/ r; u& |* b
中國人創業,實際更多的是在做生意,生意就不在乎是做什么,什么掙錢就可以做什么,但國內市場相當擁擠,同質產品非常多,大家的東西都類似,比的是個價格,你禁得住殺價就可以生存,人家買你東西的時候先問你這個價格是否是‘跳樓價’,你還要跟人家解釋你真的跳樓了,說話的時候就在樓下,人家還問既然跳樓了,你怎么還活著?
$ U$ k3 g* W1 J9 V* R+ M
; g4 p6 M/ |: Q* Z' ]- H 其實,你要是仔細觀察,生意做的好的家伙大抵和洋人有關系,能掙到錢的家伙也大多是在賣洋人的東西,越是處于銷售食物鏈的上層其利潤就越是可觀。% J/ T- t. q: H! f9 ^6 t
: H( S' p$ G/ F; M! w
我國人民崇洋的時間比較長了,萬事都覺得‘洋玩意兒’好,即使有過一些風潮涌動的抵制時期,一般也都很短,每次發生抵制的運動,我都從真心里擁護,相信這次是真的,并相信從此時開始洋貨可以在中國逐漸絕跡。
# J+ p/ ^ V+ ?4 `! t2 }1 x( {; A- Y, `+ f/ P2 `7 V3 i4 V
據阿拉多年觀察,西洋人的小公司除了產品質量一流以外,人也一樣是坐井觀天,有些甚至以前從來沒有到中國來過,根本就不知道在中國如何做生意,假如你愿意賣他的東西,他恨不得給你磕頭。
5 W; E! H5 s, B' c# b- v
) e3 t, \( e9 S1 X2 N3 N+ ` 做洋人的代理復雜嗎?其實特別簡單,簡單到比和國人做生意簡單幾倍的程度,你和他先簽個合同,要一個開拓時間,在這個時間里中國市場是你的,即使你沒有銷售,市場也是歸你的。過了這個時間,你保證一個銷售額,他保證一個帳期。你可以采用代理的方式,拿銷售分成,也可以采用買斷方式自行定價,當然也可以采用混合方式,洋人的特點就是信用好,在合同期內一般不會饒過你而自己去賣東西。
; l' U! b; I4 B# v( |! f2 _0 n* e: G* }5 \) D
可以賣的東西其實很多,從泵、閥、電機、油缸,到各種控制器。其實經過很多年的努力,你看到周邊的朋友作的比較好的,都是和洋人的物品有關,有些人有公司,有些沒有公司,但都一樣可以做代理,賣洋‘玩意兒’。當每年的生意額達到2000萬的時候,大約就是你要辦自己的公司的時候了。4 V2 W" D V# a8 L0 }8 B; K* d
' t" r- ?5 W3 z 到這時候,你就應該有稍微像樣的辦公場所,哪怕小一些也可以,以便接待洋人,而此前你借用朋友的公司場所人家不會有意見,因為你弱小。* j7 f" l0 s, R0 e* S
; K9 z& Q! q3 y m- W 看創業有成的家伙,大多是個‘洋化’的過程,至少是半洋化,你要虛心學習洋人的腔調和舉止,當然,我希望你學習些誠信的精神,洋人也有騙子,總數可能也不少,但就世界范圍內的比例來說不算多,想騙你必須要先倒閉了,不能公司開著而不付賬。1 _7 D5 B4 a7 W( Q
- L4 |" M4 I5 o, R' ~: H P! I
洋人好嗎?當然是不好!甚至有些可惡!當年鬧‘義和拳’的時候,太后丟下眾人換上漢人老太太的衣服‘西狩’去了,城里留下前四國公使洪狀元的‘出使夫人’賽氏接待洋人,只有辜鴻銘先生出來用英文寫了篇文章,大意是告訴英國人,在北京城里住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滾蛋了,清國人不是不攆他們走,而是現在看他們有趣,等到看他們沒趣的時候,恐怕想走就走不了了。英人急見美國佬,磋商是否有這種可能性,美國佬未置可否,英人最終拿了太后的賞銀,去了。8 r& {! Z ~& C# i# |: N4 O
6 o- Q [- w" _5 d8 q 大家經常在一起暢談抵制洋人如何,更談如何滅洋,其實,我比眾人更有資格說這些東西,有些人離開了洋化是很難生存的,恐怕沒有飯吃。
0 W8 B7 N8 m# L! ~9 V1 p k; U( } }
q8 }; Y2 O. ~ Q/ I' `8 g0 S q4 o, v+ ]4 z, U, @# M
/ }' B" P2 F' p# c# s
[ 本帖最后由 livecs68 于 2008-5-26 11:5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