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劉彥青 于 2018-5-5 20:38 編輯 ' c% n# \7 L; m. L+ ~
* W5 i+ ?- ^* ~* E) N3 O4 h5 g1 f一、CD4017功能概述$ c; w7 M" ]+ Q1 g# f3 E- y* K5 G. Z- v
CD4017是5位Johnson十進制計數器分頻器,時鐘輸入端的斯密特觸發器具有脈沖整形功能,對輸入時鐘脈沖上升和下降時間無限制,如下圖所示。9 p# ?* l# {% i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9C.tmp.png
微信圖片1.jpg (51.94 KB, 下載次數: 4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5 20:30 上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9D.tmp.png
: J: w! R0 {6 x十進制計數/分頻器CD4017,其內部由計數器及譯碼器兩部分組成,由譯碼輸出實現對脈沖信號的分配,整個輸出時序就是Q0、Q1、Q2、…、Q9依次出現與時鐘同步的高電平,寬度等于時鐘周期。$ G; q% ~6 o( Z
CD4017有10個輸出端(Q0~Q9)和1個進位輸出端Q5-9(第12腳)。每輸入10個計數脈沖,O5-9(第12腳)就可得到1個進位正脈沖,該進位輸出信號可作為下一級的時鐘信號。3 O* `' w9 m5 x3 s5 k/ @' e
CD4017有3個輸入端(MR、CP0和~CP1),MR為清零端,當在MR端上加高電平或正脈沖時其輸出Q0為高電平,其余輸出端(Q1~Q9)均為低電平。% T( a; O6 m. i0 C
CP0(第14腳)和~CP1(第13腳)是2個時鐘輸入端,若要用上升沿來計數,則信號由CP0端輸入;若要用下降沿來計數,則信號由~CP1端輸入。設置2個時鐘輸入端,級聯時比較方便,可驅動更多二極管發光。3 @: I- v! R7 ]% ]
由此可見,當CD4017有連續脈沖輸入時,其對應的輸出端依次變為高電平狀態,故可直接用作順序脈沖發生器。
' t7 g5 B' W+ m) q) p0 x二、CD4017邏輯功能表" s9 N7 H- D9 R. f: \& r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9E.tmp.png 5 y. c2 U% ?1 {! m8 U
微信圖片2.jpg (47.65 KB, 下載次數: 4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5 20:37 上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AE.tmp.png 2 o e: _1 Z! F9 Y# u
三、功能測試及仿真1 g7 o* Q8 l/ k
1、上升沿計數功能測試0 h9 N1 W. R0 Q7 W3 [- g: Y
根據CD4017邏輯功能表可知,若要用上升沿來計數,則信號由CP0端(第14腳)輸入,CP1(第13腳)接低電平, MR(低15腳)也必須接低電平。用邏輯電平探針表示高低電平,紅色表示高電平,白色表示低電平,仿真電路圖如下所示。$ q% {' N7 a2 i. S- ~) Y7 w
微信圖片3.jpg (72.52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5 20:37 上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AF.tmp.png
7 }9 U2 N# P9 L14腳可連續接收頻率為10HZ的時鐘信號,啟動仿真按鈕時,可以看到Q0輸出高電平,O5-9(第12腳)也輸出高電平。
* N/ \( v Z" r, a b. u4 U- o0.1秒后Q1輸出高電平,0.1秒后Q2輸出高電平……,直到Q5輸出高電平,O5-9(第12腳)由高變成低電平,如下圖所示。
# n, i7 W: e0 J0 E8 A* b( H
微信圖片4.jpg (69.31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5 20:37 上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B0.tmp.png
, ]8 _1 T( Q3 r4 q% M隨著時鐘脈沖的輸入,高電平繼續往下移動,直到Q9結束。然后重復上面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 L; p# S7 A( C$ i
微信圖片5.jpg (67.24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5 20:37 上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C1.tmp.png
) [' n) B* Q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