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智能輔助駕駛,可是對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認識很淺,在網上學習一些資料后,發現一個問題:有的說毫米波探測距離更遠,有的說毫米波雷達距離是硬傷,求牛人解釋下!謝謝~ 以下附上網上查找的一些資料。 ( d7 B2 u5 V) z
激光雷達的優勢在于其探測范圍更廣,探測精度更高。但是,激光雷達的缺點也很明顯:在雨雪霧等極端天氣下性能較差;采集的數據量過大;十分昂貴。
+ _# H( U8 H! F. \+ H6 H1 ^# z2 M3 |9 U/ m
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更遠,研究發現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可以輕松超過200米,而激光雷達目前的性能一般不超過150米,所以對于高速公路跟車這樣的情景,毫米波雷達能夠做的更好。其次,毫米波雷達成本較低,作為成熟產品,毫米波雷達目前的價格大概在1.5千左右,而激光雷達的價格目前仍然是以萬作為單位計算的,并且由于激光雷達獲取的數據量遠超毫米波雷達,所以需要更高性能的處理器處理數據,更高性能的處理器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
2 u. N& z% F. r& I' H* O$ Y6 f 毫米波雷達雖然抗干擾能力較強,但是距離和精確度確實硬傷,而且在行車環境下,處于多重波段并存的環境下對毫米波的影響是極大的。毫米波對于較遠處的探測能力也是極為有限的。 , ?3 y+ H2 ?: ]2 ~/ A9 Q& x, h
$ V! `4 Q5 W, V& W, H9 }6 X
$ V6 n0 c: c) n) }- A( b4 }4 |) N2 b x& K9 O8 I
4 J' e8 z8 [2 ^& F4 p* W
/ Y) M, H8 `* j4 F1 b" m9 P( A,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