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月份新入職一家公司,入職的時候人事部的同事叫我簽訂工資保密協議,并且口頭告知我不能隨便打聽同事的薪資,也不能告知別人我的真實薪資是多少。 / Z { Z) p0 }3 L% ^
我沒有當一回事。等到發工資的時候,每個人領到的都是一張密封的工資條,并且挨個去人事那里簽字確認。 8 q" n, [' @6 R3 E$ X
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需要招聘更多的人來一起做事情。同事越來越多,大家年紀相仿,很能聊的來,我與我的主管最聊得來。我們每天上下班都是同一條路線,時間長了,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6 R8 y- P8 k, a( O+ E
有一次她和我說希望我盡快掌握業務流程和相關的業務技巧,她能夠提前計劃好。我連忙問她原因,才知道她覺得工資低,想要辭職了。她問我的薪資是多少?我說,我才5000。主管聽了我的話,臉刷的一下子白了。 . p2 ?# W. P9 w' J! L
; T/ h. \4 O' g, N
第二天早上,我剛到公司就被人事喊去辦公室談話,說我違反了公司的保密協議,試用期不通過不錄用。
. B7 m. q2 t4 h) b: O7 P! L
原來,主管知道我作為新員工,工資比她高之后,直接找老板談判。老板不同意,說行業不景氣,公司業績不行,沒有那么多預算給員工加薪。主管很生氣,說:“既然公司沒這么多預算,那為什么一個剛畢業的員工工資比我高1000元?”
& S7 I1 H' x# X2 `, f/ _
我很委屈,卻也無可奈何,畢竟是自己種的因,就該嘗這個果,當作是初入社會學做人交的學費吧,吃一塹長一智。
* T5 q: r, D4 g. z' e! G0 O( I2 U
企業給員工簽訂工資保密協議,雖然會造成同事間同工不同酬不能相互了解的情況,但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也避免了不少人員流失方面的情況。 4 ?- b9 j+ h& P9 H
如果沒有必要,作為員工討論薪資問題,還是要謹慎為之,以免自己被出賣或者被炒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轉) . ]# }- t, o0 m# E1 r
其實,新員工工資比老員工高 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為什么會這樣呢?
, O% T; K. ^; m4 w! V4 f+ _
首先,公司的薪酬管理出現了問題,尤其是沒有形成定期的普調機制 如果公司的薪酬管理不規范,薪酬結構混亂、職位層級不分、缺乏明確標準,那么給員工定薪往往就根據HR談的結果,以及領導最后的比較判斷來定了。可想而知,員工的薪酬就會變得五花八門,沒有一定的規律性。還有一種情況是員工薪酬不能及時隨著物價、外部薪酬和公司盈利變動而上調,這樣公司員工的薪酬水平逐漸與市場平均水平拉開距離。
q0 ^" x1 f$ a3 \1 w
其次,新員工入職時的薪酬水平由市場決定,老員工的薪酬水平由企業內部決定 HR從外部招聘員工,企業是沒有員工薪酬的市場定價權,只能參照市場平均水平來確定各個職位的薪酬。如果企業執意要按明顯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薪酬招人,那么將很難招到人或招不到滿意的人。因此HR通常會了解相關企業,尤其是競爭企業的薪酬水平,以確定自己企業所招聘職位的薪酬。企業內的員工薪酬不再與市場薪酬水平對標,而是根據個人的工作表現和能力進行調整,這樣的調薪還會受到年度預算、員工之間比較等因素影響,調整幅度會比較有限。當然員工可以采取辭職方式要求加薪,但這種方式會產生比較復雜的結果,例如會形成工作不穩定、忠誠度不高的印象,影響未來在公司的職業發展;HR也擔心個別讓步引起其他員工的仿效,而不會輕易同意;即使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加薪,也會刺激企業做好替換這名員工的準備。
6 F* ^! L: a# `9 I
第三,新員工薪酬較高是一種風險補償機制 所謂的風險補償是指在損失發生以前對風險承擔的價格補償。也就是說,一個員工到新的公司,存在非常多的不確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證明自己,將承擔較高入職失敗的風險。因此在跳槽可能失敗發生前,新員工會通過較高的薪酬來補償這種風險。相反,老員工除非有重大過錯,通常沒有被辭退的風險,因此風險補償機制不發生作用。
# `1 \2 q1 b! K7 p, l! Q
第四,新員工薪酬較高是“價高者得”的篩選結果 在勞動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的員工,要么他們無法獲得新的機會,要么獲得新的機會,但薪酬增長不大,無法激勵他們流動。因此人才流動的結果是能力強的人得到更多機會和更高薪酬,從而造成的結果是這部分新人的薪酬會比老人的高一些。再舉一個例子理解,通常我們提到好萊塢電影,給人的印象都是好片。是不是好萊塢影片都是好片呢?顯然不是,好萊塢每年幾千部片子,也會有大量的爛片。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好萊塢影片都很好,那是擇優引進的原因。HR招聘的新員工當然不是“爛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