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quze1234 于 2018-8-18 12:02 編輯
這個項目是打算實現(xiàn)什么功能呢?
答:用三自由度機械手來實現(xiàn)對設備的按鍵、屏幕的穩(wěn)定性測試,一些設備需要頻繁開關機,一些設備需要頻繁的觸發(fā)一些操作。部分設備是可以用軟件腳本來實現(xiàn)的,但是畢竟不符合實際用戶場景。還有些,比如光流傳感器,需要固定在末端,讓機械手來帶動,產(chǎn)生光流數(shù)據(jù)來測試他。
一開始想到的解決方案時,大學的時候做過一個水培蔬菜移栽機,XY軸用伺服+皮帶驅動,Z軸因為行程是固定的,用的是氣缸。導師的那個項目,經(jīng)費那年是我們在負責申請,所以還沒批下來,沒有做實物,個人感覺問題會很大。
這個結構,大家見得應該也蠻多的,就是普通的桁架機械手。最大的問題就是X軸要帶的負載是整個Y軸和Z軸的模組,X軸負載比較大。就拿下圖的Makerbot結構來舉例吧,這是個3D打印機的結構,Z軸自由度做在平臺上,單X軸速度受限于負載,整體速度不快。
Makerbot.png (456.92 KB, 下載次數(shù):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Makerbot結構的3D打印機
2018-8-18 11:16 上傳
也考慮過直接用直線模組來搭一個三自由度的,我前期在做另一個項目,他們一開始評審的是想用工業(yè)上的懸臂類型的。
emmm,時間比較倉促,我就擼了一個Demo來方便會議討論。
第一版.PNG (301.53 KB, 下載次數(shù):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第一版
2018-8-18 11:28 上傳
底板呢,就是上次壇友和我推薦的,用的15180工業(yè)鋁型材,方便夾具的固定,但是夾具呢,我自己也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實在太丑了,也只是理論可行。關于夾具,我準備另開一帖。
但是這個工業(yè)機械手的成本,大家看商標大概也知道了直接從Toyo(東佑)擼的一個三坐標模組,一套下來光機械手就得十幾萬吧。
沒辦法也,只能改咯,領導希望機械手主體成本控制在五六千以內(nèi)~
因為精度要求也不高,所以就把目光投向了3D打印機的領域。
于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第一張圖里的已經(jīng)是很老的機型,早期DIY玩家可能會做的,除了壇友可能也比較了解的Delta和SCARA。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還有Core XY和 Ultimaker,速度非常快,簡單介紹一下吧。
Core Xy.jpg (58.22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Core XY
2018-8-18 11:36 上傳
Core XY:Core XY結構空間利用率高,可以做大行程結構,X軸相對重量輕。可以快速打印。但只能用皮帶傳動,不能用絲桿傳動,皮帶比較長,需要經(jīng)常維護。
Ultimaker.png (291.76 KB, 下載次數(shù): 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Ultimaker
2018-8-18 11:37 上傳
這個結構又稱十字軸,個人非常喜歡,我的新版機器也是基于這個的。具體就看下面吧~
主體圖.PNG (557.39 KB, 下載次數(shù):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18 11:40 上傳
這個是我做的Demo,平臺依舊采用的是15180鋁合金,兩塊板拼接在一起,但是底部打算用剪叉式機構讓他可以升降。
這里是因為,Z軸末端重量盡可能要輕,但是又要滿足多種設備的高度需求,于是Z軸本身的行程被壓縮到30mm。
這里就是最頭疼的地方了,Z軸的運動元件選擇。
最開始選的是這種帶滑臺的直線電機,但是太貴,后來選了淘寶上的步進推桿或者帶編碼器的推桿,倒是不貴了,但太重(其實前面的也很重)
現(xiàn)在打算是用20步進電機模組,然后按壓的模塊裝在模組上。
TB25psBb3vD8KJjSsplXXaIEFXa_!!3473319393.jpg (75.13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18 11:59 上傳
這張圖里的還是28的,我打算20步進,自己設計一個,行程30mm左右。
捕獲.PNG (112.51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18 12:00 上傳
電機打算裝在標紅線這里,唉,這里其實真的糾結了很久,下午我把具體的方案,畫出來先吧~
需要的按壓力不大,只需要5~10N就可以了,我自己實測,5N絕對夠了,速度只要10mm/s以上就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