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Q最近看著很開心的樣子,我們八卦的問他是不是找到了女朋友。小Q矢口否認:女朋友沒找到,但有一件事,比找到女朋友還開心——我的前公司倒閉了!9 \: E. |! n& m
7 F# k! f' ^2 l; I2 B W我們有點恐慌:你這人怎么這么小心眼,前公司而已,就不能好聚好散?生怕小Q辭職后也詛咒我們公司倒閉,可小Q馬上給我們解釋:事情不是這樣的。7 G' p2 O: z8 g- ^; E
) `. v6 ~1 N1 _ \. ~8 S
剛畢業那年,年少無知的小Q進了一家很新的公司,和所有應屆生一樣,他對職場充滿了熱情,工作也是矜矜業業勤勤懇懇??墒侨齻€月試用期滿的時候,他卻被老板告知試用不合格,最后被辭退,還一分錢都沒賠。
4 r2 A& ?' k& v7 B) e$ H3 W' u2 @4 R
8 ]$ p9 i5 K( X1 b心理陰影無限大的小Q事后打聽才知道,那家公司從成立到現在,大半年的時間幾乎沒有員工轉正過,據說就是為了節省工資和社保。小Q當然很生氣,所以被辭退的那天起,他就在心里詛咒了一百遍這家公司要倒閉。! e4 ]5 r' {4 E7 U% {
6 [% h% N9 q* Z) z& N大概是為了能親眼看到這家公司倒閉,小Q連老板的微信都沒拉黑,直到一年后的今天,他終于在朋友圈,看到了那個老板發的創業失敗的狀態。
0 ~" T- s6 k+ ]% _' s& O
, Z% z6 Z/ U3 w% Z h3 O* |+ _小Q知道幸災樂禍不太好,但還是沒忍住在那條狀態下點了一個贊。完了覺得還不夠解氣,又評論了一句“真棒”,然后將老板拉進了黑名單。% A+ ?7 u5 O5 E- d+ w. b
@+ b( T' u) S. n
我也知道落井下石不太好,但聽完小Q的故事后覺得,有些公司倒閉真的一點都不冤。
2 [' `7 N& E% [9 g6 y5 Q+ x$ d: N! W" ?( ? g- A
7 A" M/ O1 _& r% C
5 d8 B# g9 a( Y: _7 D沒有一家公司
5 |" G( F0 A8 n7 ^+ p+ S( R* r4 V是靠剝削員工做強做大的
0 @* P# @( e: }% `. Q" s" [, a6 m
% W) Z' n' M/ i& J4 `9 V" j4 S+ P, ?不久前看到過一則新聞,西安某女孩在餐館打工,一個月出勤了20天,卻因為老板的各種克扣,最后計算出的工資竟然是負值。也就是女孩為老板免費工作了20天,還要倒給老板一些錢。
" X. S6 ?2 v& ~; R7 a
2 s- n2 F. j! O2 S; I新聞看起來很可笑,可其實同樣的剝削員工,在現實里也并不少見。
) V: _" H) x. ]/ D3 P! ~4 M; {
: p* r' y) w* m: t( \* c比如有的公司遲到一分鐘就要扣十塊錢,請假一天更是扣三天工資;還有的公司對員工每一天上廁所的次數,每一次上廁所的時間,都要進行硬性的規定;至于小Q遇到的這種試用期給極低的工資,轉正就給辭退的公司,也時有出現。, X) |- m3 C$ J$ @9 ?# e) r
+ k) _2 D P% h; G似乎所有的老板,都在極盡可能的剝削著員工。$ s& k* A( u6 r; }2 s+ F8 J
& x0 z D. w! Y
其實也不難理解這些老板的思維:對員工多一點剝削,公司和自己就能多一點盈利。他們將員工和公司的利益緊張的對立起來,好像不多剝削員工一點,下一刻公司就會倒閉。
3 Y. ~& N. {7 y$ \# G2 Z; W D# @
" O% ~! ?9 [) P是的某種程度上來講,從員工身上薅下來的錢,可能會讓公司茍延殘喘一陣子。但并不能讓公司順利發展一輩子,畢竟沒有一家公司是靠著剝削員工做強做大的。- G/ b! g8 O( ?; q
1 w" e, w+ |- r" b
公司的利益,從來都是來自員工創造的價值,而不是員工犧牲的價值。
( O: i2 R$ S0 V1 J1 \& f% i. m8 S- S. X- y) s- M2 g4 a ^
3 Y4 a: g9 b2 j8 f: q1 H$ G7 D! T d% k5 D# b, T# K
公司和員工利益的統一
" O9 w v2 V8 p是一家企業生存的前提7 o+ @$ n+ J: w8 `+ r* ?
4 G! q1 |! R* B; l
記得很久之前看過一則報告,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7年,其中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更是只有2.5年。這些數據還只是平均,如果短一點的,估計都撐不了半年。
- z0 u8 s0 i" e6 r% F. g9 i8 }; F2 v, k# N G
當時看到這組數據時覺得很吃驚,可是在職場多年,見識或聽過一些企業后,覺得這樣的數據一點都不奇怪了:很多所謂的企業,其實連和自己員工的關系都沒定位好,又怎樣能發展下去呢?- C/ L+ D6 A% z3 Z" z( {% k; J) |
! ]) F3 B. T4 Z0 h
我有一位同學K,工作了三四年后,就開始自己創業了。有一次在知道我一直做HR后,還特意請我吃了個飯。吃飯的過程中,K一直給我抱怨公司的用人成本。從他嘴里說出來的意思,好像公司賺的錢,都被員工搶了去。卻從沒考慮是誰給他賺的錢。( w$ D# K( o/ F# n! @7 j/ w
, D0 F7 \+ {. K4 ]& U D
吃飯到最后,K還特謙虛的向我請教,他準備開除兩個工資最高的員工,要怎樣才能避免給賠償。
+ n9 W' X7 x: W" S. N: I# w# _; e/ N
我記得那次吃飯,我一直在給他強調公司和員工的關系,應該是利益的統一,而不是利益的相互侵占。但K好像并沒有聽進去。K的創業后來也并沒有堅持多久。
B* G+ z" i# n2 C6 t, U, c0 p
+ ?3 C, a( l0 H我知道,一家公司活不下去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在我看來,如果創業者的格局小到連工資和賠償金都舍不得,連員工的基本利益都無法保障,創業能成功那也是一個笑話。
/ B8 x: L' }4 i6 X2 m
W( {' b4 A7 @2 M! ~: r/ @4 [" C) t
9 z5 N5 `( K: D真正的好公司
3 Z H$ t$ M/ h& G1 I/ N是離職員工都說好的公司* k3 q3 J( i6 j
$ @7 a6 k0 d ~. ~( ]
你們覺得,一家不好的公司和一家好的公司,能有多大的差距?# F' R4 ]9 L3 ]1 a
- P/ f- S' @+ W* G
前不久網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離開華為三年,我才真正認同狼性文化》。作者在華為五年,最后因為華為的狼性文化辭職,可以說是對華為的企業文化非常嗤之以鼻了??傻鹊阶约簞摌I,掉進了一些坑,碰到了一些雷,才真正的認同了華為的狼性文化,并對華為大加贊賞。% O& T3 g G+ a- |
; {" B5 U# t! M$ [* A我想華為大概就是一家好的企業應有的樣子了。不管是在人事管理、薪酬設計,都能正確認識到企業和員工的關系,充分滿足和尊重員工的利益。即使在離職員工眼里,也能有極好的口碑和認同度。; L q0 c+ t) V
6 n u1 k9 _5 [" k8 R/ K而一家不好的公司,比如小Q的那家前公司,卻只會將員工利益和公司利益對立起來,極盡可能的剝削,甚至不惜違反勞動法。以至于員工一旦離職,就是詛咒公司倒閉。
5 b2 a% ]& u* b9 l0 u1 Z; W
, [. g: f: e* U% L這也就導致了一家好公司,和一家不好的公司,最后不同的結果。好公司和員工共同發展利益均沾,而不好的公司在剝削了員工的利益后,也不過短暫的茍延殘喘,最后還是躲不過倒閉的命運。
: ~& u, y% S1 ^& j5 q* C) L1 F+ K9 y" X1 B# R3 o
當然一般來講,當一家公司發展到被離職員工詛咒倒閉的地步,即使不倒閉,存在的意義似乎也不那么大了。
+ Q" A4 C4 @+ w& w- l
+ X+ w5 D! Y8 d% t這種公司看似活著,其實早就死了。7 u9 T+ D u0 H6 g3 d' J! Q
【轉自網絡】. H7 |0 ~2 z$ H5 O' j( z,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