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9 x( q+ t/ _" v) Q2 s9 b讓大家看看清朝最后一個狀元的答卷(馮學(xué)榮翻譯的)
* V6 c; A7 p5 W5 |8 ?: z! L臣回答皇上:
6 g8 t% q0 h1 [% q2 K
% O0 ]- h) b5 q6 J( m7 ]9 G我聽說啊,當(dāng)皇帝的人,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有錯,都會主動改正,所以呢,我們中國古代在盛世的時候,設(shè)有“直言”這么一科,專門考察和錄取敢于對皇帝直言的人才,我們讀書人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所以,真正的忠臣,滿腦子都是為皇上、為國家盡忠的想法,胸中只有一股蠻勁,為國為皇上效勞。% a& E6 w- p r+ n i8 M- l
7 I( Y, i) S! I1 z0 `/ x
漢文帝之前,國家立有嚴(yán)禁誹謗的法律,禁止大家亂說話,可是,漢文帝廢除了這個法律,然后呢,像賈山、賈誼這些忠臣們啊,對說話沒有了后顧之憂,所以,他們才敢爭先恐后,為國家的建設(shè),出謀劃策,極盡忠誠。' w: Q8 ~2 f R% H
! x% o( @ ] b" k; d
漢武帝呢,推崇儒家學(xué)說,頒布詔書,廣納人才,所以,他可以招攬到董仲舒、嚴(yán)安、徐樂這樣的能臣。- ]) `9 W& r$ J, k; G
1 ~3 ^, G9 H* y& J8 ^; p
4 h' P0 X. ^; q$ ~$ t宋仁宗時期呢,恢復(fù)了“制舉”等各科,以前禁止大家評論自己本職范圍之外的事情,但是在宋仁宗這代,解除了這個禁令,廣開言路,讓所有人,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所以,后來我們中國才出現(xiàn)蘇東坡、蘇轍這樣的好臣子,他們敢于針砭時弊、直言國家的毛病,改革求新。
3 o/ x: p1 W( @! |) n1 C: | W: |" t- Z1 _# A0 S( J
這些好臣子,在官吏任用、治理國防部隊、充裕國家財政、糾正社會風(fēng)氣……等各方面的建言,對同僚而言,可以直接指出國事的利弊,對皇帝而言,可以幫助皇帝開闊視野,對老百姓而言,可以讓天下和平穩(wěn)定,這些人的建言,并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真真正正的本事啊。8 x7 x4 N5 ` B t6 c, ^3 K
9 ^7 x0 S& r. o9 y) P A5 u8 s所以古人說啊,有憂患意識的人,凡事深思熟慮,謹(jǐn)慎謀劃,可以使人達(dá)到圣人的境界,而一個國家多災(zāi)多難,未必是壞事,因?yàn)樗炊梢源偈刮覀儑見^起、因而變得更加強(qiáng)大,這是一個客觀規(guī)律,道理擺在那,沒有不靈驗(yàn)的。" @6 P$ [% M3 y! x+ L1 U7 Z
" n# e9 K( x, W- y+ p& F
皇上您啊,自從登基以來,勤勤懇懇,治理國家,天天操碎了心,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然而,您治理國家的效果如何?坦率地說,收效不咋地??!
, \, s+ L- z/ z9 S* `0 }5 N" ]. p/ o' K+ Z6 H6 } ]
看我們今天的國家啊,列強(qiáng)都在虎視眈眈,為什么我們國家,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呢?我猜想啊,是不是因?yàn)槲覀儾欢靡驎r制宜?或者說雖然我們懂得,但是卻沒有貫徹到底呢?2 n& \8 ^7 e+ ~0 U- |3 E8 z+ I$ T+ r
, A" V, z! s5 @. `& f' n
|
|